館藏珍貴中文古籍電子書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將轄下何東藏書樓館藏中最珍貴的十六套清劉承幹嘉業堂藏書及清乾隆版《香山縣志》,合共654冊古籍,製作成電子書(逾35,000個電子影像),發佈於電子書閱讀平台上,供學者研究鑒賞。
其中以《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最為珍貴,此稿是現存內容最豐富的《四庫全書》及《四庫全書總目》編纂的原始記錄,對於研究《四庫全書》這部曠世巨編,具有重大意義。鑒於提要稿是《四庫全書》編纂史上的重要文獻,又是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翁方綱的親筆真跡,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學術價值以及藝術價值,2010年被收錄於我國文化部評定公佈的《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之內。
明抄本《太平御覽》,館藏今存99冊,僅缺1冊。《太平御覽》的宋刻本有數種,可惜國內皆已湮滅不存,今傳世者皆為殘本。館藏此本屬較完整的一套,加上有近代著名學者、藏書家繆荃孫的校語,增添其學術價值。除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外,明末清初張星曜的《通鑒紀事本末補後篇》稿本也是彌足珍貴,對研究明清中國儒家天主教徒的思想及天主教傳華史,相當重要。因屬傳世孤本,近年也成了海峽兩岸學者的重要研究資料。至於刻本,顧秉謙、徐紹言等纂修的《三朝要典》為明天啟六年的內府本。開本闊大,字大行疏,墨色潤澤,與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藏本不同,是難得一見的明代皇家刻印之書。
明清時期,澳門隸屬香山縣管轄,所以《香山縣志》中有不少關於澳門的史料。何東藏書樓所藏《香山縣志》十卷,乃清乾隆間刻本,卷八為濠鏡[澳],介紹澳門史地、社會、政治及風俗,具重要史料價值。
序號 |
書名 |
版本 |
冊數 |
內容 |
1 |
稿本 |
150 |
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 不分卷 / ( 清 ) 翁方綱撰.--稿本150冊.--藏印:文淵閣校理印,張叔平,朱嘉賓。 按甲子歲上海博古齋景印本之蘇齋叢書,劉承幹序中有言:“……秘府提要一書多其手,全稿都一千餘種,每條皆區分篇目,撮錄要旨,賅洽殆駕劉略班志而上。此又在自著書之外,世所不易得見者,余於癸丑夏竟購得之……”。而據周子美先生之嘉業堂鈔校本目錄所言:“……修四庫全書時翁方綱撰寫的四庫提要原稿一百五十冊 (內中有提要近千篇)……”。 ( 經折裝 ) 此稿是翁方綱在清乾隆年間編纂《四庫全書》校閱各地採進圖書時所寫的札記與案語。 |
|
2 |
稿本 |
40 |
通鑑紀事本末補後編 五十卷 / ( 清 ) 張星曜編.--稿本.--40冊.--藏印:張星曜印,紫臣氏,多情客,吳山越水間人,實獲,我心,何,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 線裝 ) 此書專紀歷代崇信釋 ( 佛教 )、老 ( 道教 ) 而亂國亡家者之故實。 |
|
3 |
稿本 |
48 |
資治通鑑大事錄 一百四十四卷 / ( 清 ) 李祖陶輯並評點.--稿本.--48冊;28公分.--藏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 ( 線裝 ) 此書對《資治通鑑》進行提要鈎玄,擇其大事加以圈點評論。 |
|
4 |
稿本 |
100 |
罪惟錄 九十卷 / ( 明 ) 查繼佐撰.--稿本.--100冊;29公分.--藏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劉承幹字貞一號翰怡,張叔平,朱嘉賓。 ( 金鑲玉裝 ) 此稿為又一部私家所纂明史,書中多清代忌諱之語,而能逃脫禁毀保存至今,實屬幸運。此本即《四部叢刊》所據底本。繆荃孫、張宗祥都審為稿本。張氏云:“志叙兩篇伊璜先生手寫,即書中諸稿凡行書者皆手筆也”。 |
|
5 |
明鈔本 |
32 |
國朝典故 六十二種一百一十卷 / ( 明 ) 朱當㴐編.--明鈔本.--32冊;28公分 ( 匡19x13公分 ) .--藍格,半葉10行,行20字,雙欄,白口,雙魚尾,版心上鎸“國朝典故”四字。藏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張叔平,嘉賓藏書。 ( 線裝 ) 此書纂輯明代初年至嘉靖止共六十二種雜史、筆記,多為有根據的掌故史料,可資修史之補充,極便讀者取閱。 |
|
6 |
明鈔本 |
10 |
聖政記 十卷.--明鈔本.--10冊;27公分 ( 匡20x14公分 ) .--藍格,半葉10行,行23字,雙欄,白口,雙魚尾,版心上“日紀”二字。藏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張叔平。卷一起首數頁稍有破損。 ( 線裝 ) 此書仿《資治通鑑》編年體例,紀錄明代洪武一朝之事。據《嘉業堂藏書誌》,此本與明宋濂所撰《洪武聖政記》非同一種書。 |
|
7 |
明鈔本 |
18 |
皇明大政記 三十六卷 / ( 明 ) 雷禮輯.--明鈔本.--18冊;33公分 ( 匡25x18公分 ) .--藍格,半葉11行,字數不等,單欄,白口,無魚尾。藏印:胡江之印,筠圃藏書,秋水園圖書,三十五峯園主人所藏,清河,韓邨古雅堂書籍之章,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張叔平。 ( 線裝 ) 此書成書在朱國禎《皇明大政記》之前,體例相仿,內容不一。傳世有明萬曆三十年博古堂刻二十五卷本,此三十六卷本抄寫流傳當早於刻本。 |
|
8 |
明鈔本 |
99 |
太平御覽 一千卷 / ( 宋 )李昉等撰;費念慈跋;繆荃孫校.--明鈔本.--100冊;27公分 ( 匡21x15公分 ) .--館藏:缺第 741 至750卷,合一冊。黒格,半葉13行,行22至23字不等,雙欄,黑口,雙魚尾。藏印:朱蒨士家藏,小琅嬛清閟張氏收藏,蕘友張燮,雙芙閣,蓉鏡珍藏,虞山張蓉鏡夫川信印,姚畹真氏,芙初女史,方氏若衡曾觀,舊山樓劫餘,舊山樓藏秘翫,荃孫,味經書屋,曾經藝風勘讀,費念慈印,屺懷,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嘉賓藏書。 ( 線裝 ) 此為宋代著名類書,採摭當時群籍,按部類分編,以便人們檢索。其中保存了許多今已失傳的古籍。 |
|
9 |
明崇禎刊 |
33 |
皇明大政記 三十六卷 / ( 明 ) 朱國禎輯.--明崇禎刊《皇明史概》本.--33冊;27公分 ( 匡21x14公分 ) .--半葉10行,行21字,左右雙欄,白口,單魚尾。藏印:劉承幹字貞一號翰怡,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張叔平。清代禁書。 ( 線裝 ) |
|
10 |
明崇禎刊 |
16 |
皇明大訓記 十六卷 / ( 明 ) 朱國禎輯; ( 明 ) 錢謙益批校.--明崇禎刊《皇明史概》本.--16冊;27公分 ( 匡21x14公分 ) .--半葉10行,行21字,左右雙欄,白口,單魚尾.--藏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劉承幹字貞一號翰怡。清代禁書。 ( 線裝 ) |
|
11 |
明崇禎刊 |
47 |
皇明大事記 五十卷 / ( 明 ) 朱國禎輯;( 明 )錢謙益批校.--明崇禎刊《皇明史概》本 .--47冊;27公分 ( 匡22x14公分 ) .--原書卷43、45、48三卷標明未刻。半葉10行,行21字,左右雙欄,白口,單魚尾。藏印:錢謙益印,汲古閣,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劉承幹字貞一號翰怡,張叔平。清代禁書。 ( 線裝 ) 明人編纂明史,有刊行者,有密纂未行者,多遭清朝禁毀。此書備述明代重大事件,與《皇明大政記》( 述明代統治政績 )、《皇明大訓記》( 述明代帝王訓言 )均以編年體纂輯朝野史料而成。此本與《皇明大訓記》傳世雖不鮮見,但因有錢謙益批校,則價值在他本之上。 |
|
12 |
明嘉靖刊本 |
20 |
雍大記 三十六卷 / ( 明 )何景明撰;( 清 ) 楊自牧跋.--明嘉靖本.--20冊;26公分(匡 20x14公分 ) .--半葉10行,行21字,單欄,白口,單魚尾。藏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劉承幹字貞一號翰怡。( 線裝 ) 此為古代雍州 ( 今陝西、甘肅及青海額濟納之地 ) 地方志。此本傳世僅三、四部,雖屬後印,猶可寶貴。 |
|
13 |
明天啟六年 |
22 |
三朝要典 二十四卷原始一卷 / (明) 顧秉謙等編.--明天啟六年內府刊本.--22冊 ; 31公分 ( 匡 27x17公分 ) .--半葉8行,行18字,雙欄,大黑口,雙魚尾。此本行款與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藏本不同。藏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劉承幹字貞一號翰怡。清代禁書。 ( 線裝 ) 此書用編年之體纂輯明萬曆、泰昌、天啟三朝司法斷案實例,以供後來借鑒。 |
|
14 |
四庫全書本 |
1 |
桯史 十五卷 / ( 宋 ) 岳珂撰;( 清 ) 紀昀等纂.--四庫全書本.--17葉;28公分 ( 匡 21x14公分 ) .--館藏:存卷一至三卷,合一冊。紅格,半葉8行,行21字,雙欄,白口,單魚尾。藏印:古稀天子之寶,乾隆御覽之寶,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劉承幹字貞一號翰怡,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嘉賓藏書。據周子美先生嘉業堂鈔校本目錄所記載:“桯史存三卷,宋岳珂著,四庫本,一冊。”由此知劉氏當年所收之桯史冊數與館藏相符。 ( 線裝 ) 此為宋代著名筆記,載錄北宋與南宋雜事共一百四十餘條。 |
|
15 |
清鈔本 |
4 |
江南野史 十卷 / ( 宋 ) 龍袞撰;( 清 ) 趙輯寧跋.--清乾隆間鈔本.--4冊.--藏印:趙輯寧印,素門,典承,古歡書屋,茂苑香生蔣鳯藻秦漢十印齋秘匧圖書,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張叔平。 ( 線裝 ) 此書載錄五代南唐諸君臣史傳,可補正史未備。 |
|
16 |
清鈔本 |
10 |
中興綱目 十卷 / ( 清 ) 徐樹丕輯.--清初抄本.--10冊;27公分.--藏印:柯溪藏書,嘉業堂,翰怡汲古,人間孤本,張叔平。( 線裝 ) 此書詳述夏商周三代至宋高宗止歷代中興史實,以警示後人。其史料多依據正史,亦或有採擇野史者。 |
|
17 |
清乾隆年間刻本 |
4 |
香山縣志 十卷 / ( 清 ) 暴煜修.--清乾隆間刻本.--4冊:冠圖;24公分 ( 匡19x15公分 ) .--卷八為濠鏡〔澳〕,介紹澳門史地、社會、政治及風俗。半葉10行,行22字,雙欄,白口,單魚尾。( 線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