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館網絡

澳門中央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4:00, 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4:00 (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休館,正月初一、二及三休館,其他公眾假期照常開館)
公共圖書館消息: 響應“品讀灣區”9+2城市悅讀之旅 澳門公共圖書館推出美術設計館藏巡展
圖書館活動: 2017年 “圖書館e學堂”課程 [+更多]
地址:澳門荷蘭園大馬路89號A-B
電話:(853) 2856 7576, 2855 8049, 2837 1642
傳真:(853) 2831 8756
澳門中央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樓層 | 區域名稱 | 早上8:00至晚上8:00 | 晚上8:00至晚上12:00及公眾假期 |
一樓 | 出口處 |
|
|
接待處 |
|
|
|
中庭 |
|
|
|
澳門資料閱覽室 |
* 澳門資料閱覽室的服務時間為14:00-20:00 |
不對外開放 |
|
影音資料室 |
|
不對外開放 |
|
兒童閱覽室 |
|
開放時間為08:00-20:00 |
|
二樓 | 一般閱覽區 |
|
|
參考及主題圖書區 |
|
|
|
澳門資料外借區 |
|
|
|
外文圖書區 |
|
|
|
自修區 |
|
|
澳門中央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
---|---|---|---|
樓層 | 區域名稱 | ||
一樓 | 出口處 |
24小時自助還書機1部
|
|
接待處 | 6 |
自助取預約書櫃1組
自助借還書機2部
圖書滅菌機1部
儲物櫃1組
|
|
中庭 |
飲水機3部
|
||
澳門資料閱覽室 | 12 |
電腦1部(Webpac)
書本掃描器1部 影印機1部 縮微資料閱讀機2部 |
|
影音資料室 | 15 |
電腦13部(互聯網)
影印機1部
藍光播放機2部
|
|
兒童閱覽室 | 32 |
電腦1部(供兒童讀者瀏覽教育及益智性網頁)
|
|
二樓 | 閱覽區 | 117 |
電腦2部(Webpac)
自助借還書機1部 字體放大機1部
書本掃描器1部
視障閱讀機1部
影印機1部 |
參考及主題圖書區 | 31 |
--
|
|
澳門資料外借區 |
--
|
||
外文圖書區 | 15 |
--
|
|
自修區 | 48 |
--
|
前身為澳門國立圖書館,成立於1895年,初期附屬於利宵中學,館址設於聖奧古斯定修道院。該館發展歷程艱辛,於1917年至1929年間先後搬遷至聖約瑟修院、峰景酒店大樓、塔石殘疾人收容所及市政廳(市政署前身)大樓,然後經歷了一段較長時間。及至1983年,遷至荷蘭園大馬路一幢古典建築物內,遂後發展壯大至今。
現在澳門中央圖書館的服務已趨多元化,除了提供基本的服務如讀者證辦理、資料影印、查閱《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圖書資料借閱及報刊閱覽外,還增加了微縮資料查閱、澳門資料參考諮詢、逾期報刊閱覽、寬頻上網、電子化新聞資訊、電子資源數據庫等服務。
為滿足讀者的需求,該館於2007年初進行了內部改善工程,擴大使用空間及座位數量、重置傢具及增加閱覽設施等。兩層面積共1,371平方米,閱覽座位約275個,藏書約107,194冊(包括澳門資料館藏約42,848冊),縮微資料672卷,影音資料5,396件,各地報紙80種,各類雜誌355種。整體上,其館藏以澳門資料、英葡語書籍及葡萄牙在遠東的歷史文獻為主。
荷蘭園大馬路
(由連接西墳馬路之大樓至95號G一段)屬已評定之建築群。20世紀十至二十年代在此興建了一些住宅用途的樓宇,是澳門建築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樓宇,即今文化局總部新大樓、澳門中央圖書館、歷史檔案館、東方基金會葡萄牙語言中心等所在的八座建築物。
助學會大樓
位於塔石球場內,建於1925年,為本澳唯一以古典風格為基礎,混合不同風格的裝飾元素的建築物。
望德堂坊
昔日為華人天主教信徒聚居之所,所以稱為進教圍。
聖母望德堂
亦稱辣匝祿教堂,創建於1569年,為澳門華人最早的一座教堂。
盧廉若公園(盧九公園)
是澳門第一座蘇州園林建築。
得勝花園
內的石碑是葡軍擊退荷蘭軍隊的紀念物
中區

何賢公園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0: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0:00(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及公眾假期休館)
地址:澳門新口岸宋玉生廣場何賢公園
電話:(853) 2870 6940
傳真:(853) 2870 6939
何賢公園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樓層 | 區域名稱 | |
一樓 | 圖書館外圍 |
|
接待處 |
|
|
報刊閱覽區 |
|
|
不外借及外文圖書區 |
|
|
影音資料室 |
|
|
兒童圖書區 |
|
|
二樓 | 閱覽區 |
|
何賢公園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
---|---|---|---|
樓層 | 區域名稱 | ||
一樓 | 圖書館外圍 |
自助還書箱1部
|
|
接待處 |
自助借還書機1部
儲物櫃1組
影印機1部
圖書滅菌機1部
|
||
報刊閱覽區 | 29 |
飲水機1部
|
|
不外借及外文圖書區 |
--
|
||
影音資料室 | 6 |
電腦6部
字體放大機1部
|
|
兒童圖書區 | 15 | -- | |
二樓 | 閱覽區 | 38 |
電腦1部(Webpac)
|
於1993年對外開放,2005年為了配合新口岸區的重整計劃暫停開放,重建後於2009年2月10日再次投入服務。
新館總面積為368平方米,同樣位於何賢公園內,共有兩層,第一層為閱報區及影音資料區,第二層為閱覽室。藏書13,661冊,影音資料763件,各地報紙55種,各類雜誌92種,閱覽座位88個。
南區

何東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0: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0:00(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及公眾假期休館)
公共圖書館消息: 響應“品讀灣區”9+2城市悅讀之旅 澳門公共圖書館推出美術設計館藏巡展
圖書館活動: 2025年“ 節慶齊齊樂—親子閱讀工作坊” (5-6月) [+更多]
地址:澳門崗頂前地3號
電話:(853) 2837 7117, 2893 0077, 2893 0966
傳真:(853) 2831 4456
附近之圖書館: 下環圖書館
何東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樓層 | 區域名稱 | ||
舊大樓 | |||
花園 | 露天閱覽區 |
閱覽
|
|
一樓 | 自修區 |
圖書資料借還服務
自修 / 展覽
|
|
儲物區 |
自助儲物服務
|
||
二樓 | 藏書樓 |
只供研究用途(不對外開放)
|
|
三樓 | 多功能室 |
展覽 / 講座 / 研討會
|
|
新大樓 | |||
一樓 | 戶外閱覽區 |
|
|
兒童閱覽室 |
|
||
二樓 | 服務台 |
|
|
圖書閱覽區 (中文圖書) |
|
||
ISBN中心 |
|
||
三樓 | 閱覽區 (澳門資料及外文圖書) |
|
|
戶外閱覽區 |
|
||
休憩區 |
|
||
四樓 | 團體討論室 |
|
|
服務台 |
|
||
影音資料區 |
|
||
外文圖書區 |
|
何東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
---|---|---|---|
樓層 | 區域名稱 | ||
舊大樓 | |||
花園 | 露天閱覽區 | 14 |
--
|
一樓 | 自修室 | 31 |
自助借還書機1部
|
儲物室 |
儲物櫃5組
|
||
二樓 | 藏書樓 | 34 |
--
|
三樓 | 多功能室 | 50 |
--
|
新大樓 | |||
一樓 | 戶外閱覽區 | 44 |
飲水機1部
|
兒童閱覽室 | 49 |
電腦1部 (Webpac)
|
|
二樓 | 服務台 |
圖書滅菌機1部
自助借還書機1部 影印機1部 |
|
圖書閱覽區 (中文圖書) |
30 |
電腦2部 (Webpac)
|
|
ISBN中心 |
|
||
三樓 | 閱覽區 (澳門資料及外文圖書) |
95 |
字體放大機1部 |
戶外閱覽區 | 6 |
|
|
休憩區 | 12 |
飲水機1部
|
|
四樓 | 團體討論室 | 8 |
|
服務台 | |||
影音資料區 | 25 |
自助借還書機1部 |
|
外文圖書區 | 9 |
|
何東圖書館大樓建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以前,原主人為官也夫人(Carolina Antónia da Cunha)。曾數易其主,最後輾轉由香港富紳何東爵士於1918年購入。何東爵士逝世後,其後人遵照遺囑把位於崗頂前地三號的故居贈與澳門政府,並捐贈25,000港元購置中文圖書,建立一所收藏中文書籍的公共圖書館。
1958年8月1日何東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藏書約三千冊,是當時澳門最具規模的中文公共圖書館,也是港澳地區唯一的園林式圖書館。
何東圖書館服務市民近半個世紀後,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從保存歷史建築物和發揮現代化公共圖館功能上考慮,斥資千萬澳門元,在何東圖書館後花園側興建了新大樓,新大樓於2006年11月13日投入服務。
目前,新舊大樓的建築面積合共3,195平方米,花園面積1,583平方米,閱覽座位約400個,藏書量可達十萬冊,集資訊、學習、人文、休憩於一身,是全澳最大的公共圖書館。設有藏書樓、多功能廳、室內和戶外閱覽區、兒童閱覽區、影音資料區、休憩區、自修室、平台花園、書庫、行政區、ISBN中心等不同的功能區,提供借還圖書和視聽資料、期刊閱覽、寬頻上網、音樂和電影欣賞、展覽、講座、辦理ISBN、代辦ISSN和ISRC等服務。
位於舊大樓二樓的何東藏書樓收藏中文古籍約五千冊,當中有明嘉靖年間的中國文史典籍。最為珍貴的是近代著名藏書家劉承幹“嘉業堂”舊藏典籍十六種,包括翁方綱的《四庫全書提要稿》、查繼佐的《罪惟錄》稿本、李昉等撰的《太平御覽》(明鈔本)、張星曜編的《通鑑紀事本末補後編》稿本、何景明的《雍大記》、李祖陶輯並評點的《資治通鑑大事錄》稿本等。
整體上,何東圖書館的館藏以古籍,文、史、哲、藝術、建築類書籍,及視聽資料為主,藏書樓圖書約18,000冊,其中1912年前的中文古籍約5000冊;一般書籍(藏書樓除外)約94,006冊、視聽資料約6,079件、各地報紙62種、雜誌250種、已裝訂逾期中文報紙49種。
崗頂前地
原稱磨盤山,由葡人舊城行人區開闢而來。
聖奧斯定教堂(龍嵩廟)
於1586年(明萬曆十四年) 由西班牙奧斯定修士創建,1591年(明萬曆十九年)遷至現時崗頂前地的位置。
聖若瑟修院
由耶穌會士於1728年(清雍正六年)創建,與聖保祿學院一樣是培訓進入中國傳教修士的耶穌會修院。
伯多祿五世劇院(崗頂劇院)
1860年(清咸豐十年)由澳門葡人集資興建,以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
聖老楞佐堂(風順堂)
約建於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至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間,是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

下環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4: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4:00 (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休館,正月初一、二及三休館,其他公眾假期照常開館)
公共圖書館消息: 響應“品讀灣區”9+2城市悅讀之旅 澳門公共圖書館推出美術設計館藏巡展
圖書館活動: 2025年“ 節慶齊齊樂—親子閱讀工作坊” (3-4月) [+更多]
地址:澳門李加祿街下環街市3樓
電話:(853) 8294 7931
傳真:(853) 8294 7944
附近之圖書館: 何東圖書館
下環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區域名稱 | 早上8:00至晚上8:00 | 晚上8:00至晚上12:00及公眾假期 |
圖書館正門旁 |
|
|
接待處 |
|
不對外開放 |
期刊閱覽區 |
|
|
閱覽區 |
|
|
不外借區 |
|
|
影音資料室 |
|
不對外開放 |
兒童室 |
|
開放時間為08:00-20:00 |
活動室 |
|
不對外開放 |
古籍特藏區 |
|
不對外開放 |
下環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
---|---|---|---|
區域名稱 | |||
圖書館正門旁 |
自助還書箱1部
|
||
接待處 | |||
期刊閱覽區 | 48 |
飲水機1部
儲物櫃2組
|
|
閱覽區 | 48 |
字體放大機1部
影印機1部
自助借還書機1部
圖書滅菌機1部
電腦1部(Webpac) 自助取預約書櫃1組
|
|
不外借區 |
--
|
||
影音資料室 | 12 |
電腦10部(互聯網)
藍光播放機2部
|
|
兒童室 | 35 |
--
|
|
活動室 | 40 | 投影機1部 小型音響1組 |
|
古籍區 |
--
|
是因應下環街市重建計劃而設立的圖書館,於2009年12月投入服務。
該館位於下環街市三樓,全層共面積1,245平方米,設有閱覽區、影音資料室、兒童閱覽室、活動室及報刊閱覽區,供市民休閒學習。館內藏書約為17,547冊,影音資料約1,856件,各地報紙54種,各類雜誌99種,提供閱覽座位143個,活動室則可容納40人。
西區

沙梨頭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4: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4:00 (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休館,正月初一、二及三休館,其他公眾假期照常開館)
公共圖書館消息: 文化局轄下澳門公共圖書館開辦“圖書館e學堂”課程 響應“品讀灣區”9+2城市悅讀之旅 澳門公共圖書館推出美術設計館藏巡展
圖書館活動: 聊聊電影中的成長與改變 [+更多]
地址:澳門沙梨頭海邊街69-81號
電話:(853) 2825 9220, 2825 9221
傳真:(853) 2825 0161
附近之圖書館: 紅街市圖書館 、 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沙梨頭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樓層 | 區域名稱 | 早上08:00至晚上08:00 | 晚上08:00至晚上12:00及公眾假期 |
一樓 | 服務台 |
|
不對外開放 |
兒童區 |
|
開放時間為08:00-20:00 (晚上08:00至晚上12:00不對外開放) |
|
儲物區 |
|
|
|
報刊區 |
|
|
|
自助服務區 |
|
|
|
夾層 | 自修室 |
|
不對外開放 |
多媒體區 |
|
不對外開放 | |
自修區 |
|
|
|
母乳餵哺室 |
|
|
|
二樓 | 閱覽區 |
|
|
影音資料區 |
|
|
|
圖書區 |
|
|
|
側門出口 |
|
|
沙梨頭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 座位 |
設施數量 | |
---|---|---|---|
樓層 | 區域名稱 | ||
一樓 | 服務台 | -- | |
兒童區 | 30 |
|
|
儲物區 |
|
||
報刊區 | 40 |
|
|
自助服務區 |
|
||
夾層 | 自修室 | 10 | -- |
多媒體區 | 8 |
|
|
自修區 | 18 |
|
|
母乳餵哺室 | 3 | -- | |
二樓 | 閱覽區 | 32 | -- |
影音資料區 | 24 |
|
|
圖書區 |
|
||
側門出口 |
|
沙梨頭圖書館於2016年12月9日開幕,原建築由七幢舊建築群組成,建於三十年代,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建築風格富有澳門昔日內港沿海的建築物特色,採用“騎樓式”的建築設計,騎樓建築是歐陸與東南亞地域建築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類似的建築物在澳門已為數不多。文化局把上述建築物活化成圖書館,除了旨在讓本澳市民有更多閱讀空間外,更希望在本澳社會急速發展的同時,亦能保留及維護城市發展中具有特別價值及意義的建築物,使下一代能認識澳門珍貴的歷史建築。透過活化計劃,除了更好地優化內港區環境,也使其成為傳播文化和知識的良好場所。
沙梨頭圖書館佔地約1,130平方米,樓高三層,將提供約165個讀者座位。除設有報章雜誌閲覽服務外,也設兒童閱覽和一般圖書閱覽等基本服務,該館以電影及音樂為主題,設有影音資料區,可定期舉辦放映會及音樂會等活動。館藏約有24,648冊藏書、5,107件影音資料、42種報章和182種雜誌等,以滿足沙梨頭區及鄰近社區讀者的閱讀需求,冀望透過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凝聚社區居民的閱讀氣氛。
紅街市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 07:00 – 02:00
圖書館活動: “主題圖書館”之“每一口都是滿足” [+更多]
地址:澳門雅廉訪大馬路147號地下
電話:(853) 2821 7348
傳真:(853) 2821 7099
附近之圖書館: 沙梨頭圖書館 、 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紅街市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區域名稱 | 早上08:00至晚上08:00 | 早上07:00至早上08:00, 晚上08:00至早上02:00及公眾假期 |
接待處 |
|
|
圖書區 |
|
|
閱覽區 |
|
|
報刊閱覽區 |
|
|
影音資料室 |
|
不對外開放 |
圖書館正門旁 |
|
|
紅街市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 座位 |
設施數量 |
---|---|---|
區域名稱 | ||
接待處 |
|
|
圖書區 | 24 |
|
閱覽區 | 20 | -- |
報刊閱覽區 | 27 |
|
影音資料室 | 6 |
|
圖書館正門旁 |
|
於2012年7月24日開幕,館址前身為郵政分局。館內保留了建築物的郵政元素,並且展示通訊博物館借出的舊郵筒。文化局藉着保留原址的建築特色,來體現地方歷史和文化價值。
該館面積為260平方米,閱覽座位77個,可供上網的電腦6台。館藏以家政類書籍為主,切合區內居民的需要。藏書約5,770冊,各地報紙36種,各類雜誌82種。提供讀者證辦理、圖書借閱、報刊雜誌閱覽、資料影印、免費寬頻上網及檢索電子數據庫等服務。

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0: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0:00(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及公眾假期休館)
圖書館活動: 童一枝筆故事會 (5月27日) [+更多]
地址:澳門白鴿巢前地白鴿巢公園
電話:(853) 2895 3079
傳真:(853) 2895 3305
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樓層 | 區域名稱 | |
一樓 | 接待處 |
|
自助服務區 |
|
|
閱覽區 |
|
|
不外借區 |
|
|
圖書區 |
|
|
二樓 | 閱覽區 |
|
兒童區 |
|
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 座位 |
設施數量 | |
---|---|---|---|
樓層 | 區域名稱 | ||
一樓 | 接待處 |
-- |
|
自助服務區 | 9 |
|
|
閱覽區 | 48 |
|
|
不外借區 | -- | ||
圖書區 | -- | ||
二樓 | 閱覽區 | 24 | -- |
兒童區 | 50 | -- |
位於白鴿巢公園內,由秘魯華僑黃營均先生捐資設立,於1999年開放。該館總面積為675平方米,分為兩層,包括上層的兒童閱覽室、兒童休憩區和下層的閱覽區,而閱覽區則分為書籍閱覽區和期刊閱覽區。藏書約21,435冊,各地報紙28種,雜誌98種,閱覽座位131個。
北區

青洲坊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0: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0:00 (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及公眾假期休館)
公共圖書館消息: 原青洲圖書館9月30日起停運 新館青洲坊圖書館同日啟用 青洲坊圖書館啟用 擴大社區閱讀空間 助力閱讀之城建設 新一期圖書館e學堂可報名
地址:澳門李寶椿街122號青洲坊大廈第二座1樓B
電話:(853) 2882 7101
傳真:(853) 2882 7102
附近之圖書館: 望廈圖書館 、 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
青洲坊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區域名稱 | ||
出入口旁 |
|
|
接待處 |
|
|
報刊閱覽區 |
|
|
閱覽區 |
|
|
兒童閱覽區 |
|
|
多功能室 |
|
|
團體討論室 |
|
|
母乳餵哺室 |
|
|
多媒體區 |
|
青洲坊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
---|---|---|---|
區域名稱 | |||
出入口旁 | 9 |
自助還書機2部
儲物櫃1組
|
|
接待處 | 4 |
影印機1部
自助借還書機1部 圖書滅菌機1部
自助取預約書櫃1組 |
|
報刊閱覽區 | 66 |
字體放大機1部
視障閱讀機1部
飲水機1部
電腦1部(Webpac)
|
|
閱覽區 | 41 |
電腦1部(Webpac)
|
|
兒童閱覽區 |
44 |
電腦1部(Webpac)
|
|
多功能室 | 30 |
|
|
團體討論室 | 8 |
|
|
母乳餵哺室 | 1 | ||
多媒體區 | 9 |
電腦8部(互聯網)
藍光播放機1部
影印機1部
|
位於青洲坊大廈第二座一樓,於2024年9月30日起正式投入服務。全館面積1,060平方米,較原址位於美居廣場的青洲圖書館面積增加逾一倍,青洲坊圖書館設計風格以昔日青洲海島的地域特徵、漁村文化作為設計元素,並合理規劃館內的公共空間,是青洲區內集共享學習、休閒和社交功能於一身的綜合型公共圖書館。
青洲坊圖書館閱覽座位約212個,現有館藏書量約28,000冊,影音資料約2,000件,提供各地報紙53種、期刊187種。除一般圖書館功能及區域包括圖書閱覽區、報刊閱覽區、自修區、兒童閱覽區及影音資料區外,館內亦設置多功能室、團體討論室、育嬰室及自助設備服務站等,提供優質且便民的閱讀體驗與空間。
望廈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0: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0:00(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及公眾假期休館)
圖書館活動: 兒童閱讀推廣計劃之「走進繪本之旅」故事工作坊 (5-6月) [+更多]
地址:澳門慕拉士大馬路178-182號望廈社屋望善樓3樓 B3
電話:(853) 2831 7288
傳真:(853) 2848 1963
附近之圖書館: 青洲坊圖書館 、 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
望廈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區域名稱 | ||
接待處 |
|
|
兒童閱覽區 |
|
|
報刊閱覽區 |
|
|
閱覽區 |
|
|
影音資料室 |
|
望廈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
---|---|---|---|
區域名稱 | |||
接待處 |
自助借還書機1部
圖書滅菌機1部
影印機1部
飲水機1部
儲物櫃1組
|
||
兒童閱覽區 | 33 |
|
|
報刊閱覽區 | 25 |
字體放大機1部
|
|
閱覽區 | 30 |
電腦1部 ( Webpac )
|
|
影音資料室 | 6 |
電腦6部 ( 互聯網 )
|
開設於1988年,是一幢三層建築物,座落於望廈新邨內。2011年4月,因應望廈社會房屋重建計劃的清拆工程而暫停服務;同年12月,遷至望廈社屋望善樓三樓重新開放。
新館全層面積為360平方米,分為四個區域,包括閱覽區、兒童閱覽區、報刊閱覽區及影音資料室等。全館有閱覽座位90個,6台寬頻上網、影音資料服務的電腦及1台字體放大機。
為配合望廈社區的發展,以及考慮到讀者的需求,館藏以兒童書刊、親子教育類及長者護理書籍為主,方便附近學校的中小學生、家長及長者借閱。藏書量約29,232冊,各地報紙51種,各類雜誌93種。
該館主要提供讀者證辦理、圖書借閱、資料影印、報刊雜誌閱覽、寬頻上網及檢索電子數據庫等服務。
位於通往望廈坊之石階旁刻有盾徽之石塊
置於1847年(清道光廿七年),為當年葡萄牙人進佔望廈,開闢馬路時所置。
望廈山
原名蓮峰山,因形狀似蓮花,又稱蓮花山,明末時曾有另一名叫蓮葉嶺。山南有望廈村,所以又名望廈山。
蓮峰廟、蓮峰廟旁刻有葡國盾徽之石塊
曾為林則徐駐節之處,約建於明萬曆廿年(1592年),為澳門三大古剎之一。
蓮峰廟旁刻有葡國盾徽之石塊
為1848年葡萄牙人進佔關閘,開闢馬路時所置。
望廈觀音古廟(觀音仔廟)
是比觀音堂歷史更長的古廟。據說在明朝中葉已建成,期間數度重修,清同治六年(1866年)重修擴建時立有碑誌為據。
望廈炮台
始建於1849年,80年代始改建成澳門旅遊學院。
普濟禪院(觀音堂)
起源可追溯至明天啟七年(1627年),內有一張石桌、四條石凳,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的《中美望廈條約》即在此處簽訂。

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0: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0:00(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及公眾假期休館)
公共圖書館消息: 響應“品讀灣區”9+2城市悅讀之旅 澳門公共圖書館推出美術設計館藏巡展
圖書館活動: 童一枝筆故事會(5月7日) [+更多]
地址:澳門何賢紳士大馬路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電話:(853) 2855 9020
傳真:(853) 2855 9021
附近之圖書館: 青洲坊圖書館 、 望廈圖書館 、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
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區域名稱 | ||
圖書館外圍 |
|
|
接待處 |
|
|
報刊閱覽區 |
|
|
閱覽區 |
|
|
不外借區 |
|
|
兒童閱覽區 |
|
|
影音資料室 |
|
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
---|---|---|---|
區域名稱 | |||
圖書館外圍 |
自助還書機1部
|
||
接待處 | 8 |
飲水機1部 電腦1部(Webpac) 自助借還書機1部 影印機1部 圖書滅菌機1部
儲物櫃1組
|
|
報刊閱覽區 | 19 |
字體放大機1部
|
|
閱覽區 | 20 |
--
|
|
不外借區 |
--
|
||
兒童閱覽區 | 13 |
--
|
|
影音資料室 | 8 |
電腦6部(互聯網)
藍光播放機1部
|
位於紀念孫中山公園(鴨涌河公園)內,於1996年正式開放,是由黃營均先生籌設的圖書館,2014年1月24日遷往該館附近的新館。
新館是由園內的一所餐廳改建而成,旨在為市民提供更舒適的閱讀環境。新館面積為459平方米,提供閱覽座位68個,設有閱覽區、影音資料室、兒童閱覽區及報刊閱覽區。館內藏書約12,875冊,影音資料1,185件、各地報紙32種,各類雜誌88種。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4: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4:00 (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休館,正月初一、二及三休館,其他公眾假期照常開館)
圖書館活動: “閱讀小書蟲”兒童閲讀推廣活動 (10月16日) [+更多]
地址:澳門黑沙環勞動節大馬路黑沙環公園(南)
電話:(853) 2845 1830
傳真:(853) 2845 0353
附近之圖書館: 青洲坊圖書館 、 望廈圖書館 、 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區域名稱 |
早上8:00至晚上8:00 |
晚上8:00至晚上12:00及公眾假期 |
|
圖書館外圍 |
|
|
|
接待處 |
|
|
|
影音資料室 |
|
不對外開放 | |
不外借區 |
|
|
|
閱覽區 |
|
|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
---|---|---|---|
區域名稱 | |||
圖書館外圍 |
自助還書機1部
|
||
接待處 |
自助取預約書櫃1組
圖書滅菌機1部
自助借還書機1部
影印機1部 飲水機1部
儲物櫃1組
|
||
影音資料室 | 17 |
電腦7部(互聯網)
字體放大機1部 藍光播放機1部
|
|
不外借區 | |||
閱覽區 | 44 |
電腦1部 (Webpac) |
由黃營均先生捐款設立,於2004年開放。該館座落於黑沙環公園內,面積為220平方米,設有閱覽區、影音資料室、報刊閱覽區,供市民休閒學習之用。
館內藏書約為7,236冊,影音資料1,171件,各地報紙53種,雜誌71種,閱覽座位61個。(由2011年7月2日起,兒童閱覽區遷往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0: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0:00(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及公眾假期休館)
圖書館活動: “閱讀小書蟲”兒童閲讀推廣活動 (12月11日) [+更多]
地址:澳門黑沙環勞動節大馬路黑沙環公園(北)
電話:(853) 2843 7077
傳真:(853) 2845 0353
附近之圖書館: 青洲坊圖書館 、 望廈圖書館 、 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區域名稱 | ||
圖書館外圍 |
|
|
接待處 |
|
|
閱覽區 |
|
|
不外借區 |
|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
---|---|---|---|
區域名稱 | |||
圖書館外圍 |
自助還書機1部
|
||
接待處 |
自助借還書機1部
圖書滅菌機1部 電腦1部(Webpac) 飲水機1部 |
||
閱覽區 | 65 |
投影機1部
儲物櫃1組 |
|
不外借區 |
--
|
是澳門首間兒童圖書館,座落於黑沙環公園北面,與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南北相對。該館前身為北區綜合市民服務中心,後改建為兒童圖書館。2011年7月2日以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為圖書館的佈置主題正式對外開放,及後於2012年12月1日以卡通人物喜羊羊與灰太狼重新包裝。
全館面積210平方米,設有一圓形兒童遊戲空間,用作兒童遊玩及舉辦活動。藏書約8,203冊,影音資料1,003件,各類雜誌45種,閱覽座位65個。
離島區
氹仔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4: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4:00 (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休館,正月初一、二及三休館,其他公眾假期照常開館)
公共圖書館消息: 響應“品讀灣區”9+2城市悅讀之旅 澳門公共圖書館推出美術設計館藏巡展
圖書館活動: 2021年“圖書館e學堂”課程 (10-11月)-移動通訊設備應用課程 [+更多]
地址:氹仔成都街中央公園地庫1層
電話:(853) 2884 3105, 2884 3172
傳真:(853) 2884 3607
氹仔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
區域名稱 |
早上8:00至晚上8:00 |
晚上8:00至晚上12:00及公共期假 |
|
接待處 |
|
|
|
影音資料室 |
|
不對外開放 |
|
報刊閱覽區 |
|
|
|
閱覽區 |
|
|
|
兒童閱覽區 |
|
開放時間為08:00-20:00 |
|
24小時還書箱 (公園外圍) |
|
|
氹仔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
---|---|---|---|
區域名稱 | |||
接待處 |
自助借還書機3部
圖書滅菌機2部
飲水機1部 |
||
影音資料室 | 36 |
電腦12部(互聯網)
藍光播放機3部
影印機2部
自助打印機1部 視障閱讀機1部
|
|
報刊閱覽區 | 48 |
電腦2部(Webpac)
|
|
閱覽區 | 179 |
電腦2部(Webpac)
字體放大機2部 圖書掃描器1部
|
|
兒童閱覽區 | 134 |
電腦6部(互聯網)
|
|
24小時還書機 (公園外圍) |
24小時還書機1部
|
位於氹仔中央公園地庫,於2015年4月15日起以試運行形式對外開放,並於同年9月1日正式開幕。全層面積為2,200平方米,是目前可供讀者使用空間最大的公共圖書館。館內採用大量的透光玻璃門窗作為分隔設計,大大提高了館內的自然採光度。
該館設置了四個主要區域,包括閱覽區、兒童圖書館、報刊閱覽區及影音資料室,當中設置了兒童劇場、戶外花園、多功能室、育嬰室,以及設於公園層的自助還書服務站等。館內提供閱覽座位約417個,藏書約83,179冊(包括兒童圖書約28,491冊)及5,431件的影音資料,預計氹仔圖書館的最大館藏量可達150,000冊(件),提供各地報紙72種、期刊319種。

路環圖書館
是一幢建於1911年的古樸優雅的葡式建築物,座落於路環十月初五馬路。前身為路環公局市立學校,是當時離島三間小學之一。後來幾易用途,直至1983年被改建為圖書館。
該館面積為170平方米,提供22個閱覽座位,館藏書籍以兒童讀物及通俗小說為主。藏書約7,897冊,各地報紙44種,各類雜誌31種。
三聖宮廟 (路環)
聖方濟各教堂
觀音廟 (路環)
天后古廟 (路環)
譚公廟

石排灣圖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 14:00 – 24:00,星期二至星期日 08:00 – 24:00 (農曆年除夕下午二時後休館,正月初一、二及三休館,其他公眾假期照常開館)
公共圖書館消息: 石排灣圖書館正式啟用 集學習與休閒綜合功能 提供優質閱讀體驗 響應“品讀灣區”9+2城市悅讀之旅 澳門公共圖書館推出美術設計館藏巡展
圖書館活動: 過去•現在•未來——公共圖書館館藏狄更斯的圖書推介 [+更多]
地址:路環蝴蝶谷大馬路石排灣社區綜合大樓6樓
電話:2826 1631, 2826 1633
傳真:2826 1635
石排灣圖書館 ﹣ 服務
位置 |
服務 / 功能 / 用途 |
|
區域名稱 |
早上8:00至晚上8:00 |
晚上8:00至晚上12:00及公共期假 |
接待處 |
|
|
報刊閱覽區 |
|
|
一般閱覽區 |
|
|
兒童圖書館 |
|
開放時間為08:00-20:00 (晚上8:00至晚上12:00不對外開放) |
影音資料區 |
|
不對外開放 |
團體討論室 |
|
不對外開放 |
出口處 |
|
|
石排灣圖書館 ﹣ 設施
位置 |
閱覽座位 |
設施數量 |
區域名稱 |
||
接待處 |
|
儲物櫃1組 自助借還書機2部 圖書滅菌機1部 |
報刊閱覽區 |
126 |
字體放大機2部 電腦2部(Webpac) |
一般閱覽區 |
122 |
電腦1部(Webpac) 飲水機2部 自助借還書機1部 圖書滅菌機1部 自助影印機1部 |
兒童圖書館 |
52 |
|
影音資料區 |
13 |
電腦13部(互聯網) 藍光播放機2部 |
團體討論室 |
16 (需預約) |
|
出口處 |
|
自助還書機1部 |
位於路環蝴蝶谷大馬路石排灣社區綜合大樓6樓的石排灣圖書館,於2019年9月24日起正式投入服務。全館總面積為2,074平方米,閱覽座位超過300個,是區內集共享學習、休閒和社交功能於一身的綜合型公共圖書館。現有館藏量圖書約為59,692冊及6,659件影音資料,預計最高館藏量可達約75,000冊(件)。在空間設計上,該館著重空間環境的塑造,除個人閱覽空間外,還設置了多功能室、團體討論室、親子互動區等人與人之間進行互動的區域,讓圖書館成為區內的重要公共場所。除一般圖書館功能及區域包括報刊閱覽區、閱覽區、自修區、兒童閱覽區及影音資料區外,館內亦設置育嬰室、自助設備服務站等,提供優質且便民的閱讀體驗與空間。
議事亭藏書樓
位於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新馬路)市政署大樓內,以葡國瑪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 (Biblioteca do Convento de Mafra)為設計藍本,裝潢和傢具陳設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澳門新聞》(Notícias de Macau)先後在1949年及1951年轉載《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和發表評論文章,讚揚這間圖書館的設計,並認為該館是當時東方最豪華的圖書館之一。
該館在1929年啟用,是澳門中央圖書館的前身,也是服務時間最長和館藏價值較高的圖書館之一。目前專門收藏17世紀至20世紀中葉的外文古籍,特別是葡萄牙在非洲及遠東的歷史文獻,其中不乏珍品。此外,還有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期葡文報紙,包括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創辦的第一份報紙,也是澳門有史以來第一份報紙,即1822年創刊的葡文《蜜蜂華報》(A Abelha da China)。
市政署大樓(舊市政廳)
前身是中國的議事亭,回歸前稱為市政廳。議事亭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年),為中國官員來澳會見葡人頭目,處理在澳葡人具體事務、傳達朝廷政令之地。
議事亭前地
因議事亭(即今市政署大樓)而得名。圍繞前地一帶的樓宇都是在19世紀末興建的。
郵政局大廈
1929年落成。由當年的工務局華人建築師陳焜培設計。
仁慈堂大樓
始建於18世紀,但整幢建築物在19世紀被改建,目前所見的大樓改建於1905年。
聖母玫瑰堂(板樟堂)
1587年(明萬曆十五年)由多明我會教士始建,是澳門最古老的教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