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
澳門公共圖書館現藏有古籍約四萬冊,收藏1950年以前的中西文古籍。中文及西文古籍分別藏於何東圖書館和議事亭藏書樓。何東圖書館的“何東藏書樓”現藏有二萬多冊中文古籍,其中以近代著名藏書家劉承幹“嘉業堂”舊藏的十六種善本最重要。而在這十六種善本古籍中,以《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最為珍貴。議事亭藏書樓現藏有二萬多冊西文古籍,收藏16世紀至20世紀葡萄牙在遠東的歷史文獻,前葡屬各海外領地的法令文獻等。
古籍推介

本古籍的作者小士丹頓 Sir George Thomas Staunton, 2nd Baronet (1781 - 1859)在12 歲時(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便跟隨父親參加英國「馬戛爾尼訪華使團」。 使團的英皇室代表 喬治•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1737—1806)和其副使喬治•丹頓 (George Leonard Staunton,1737-1801) 不惜航行萬里,到達中國,要求大清皇帝開放中國口岸,批准英國工業產品銷售到中國。在覲見乾隆皇帝時,英國人不肯行「三跪九叩」之禮,只行了「單膝下跪」。而乾隆皇也以「天朝上國,無所不有」的理由,拒絕開放中國口岸與英國通商。
小士丹頓回英後,開始專修「漢學」,成長後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做了大量的中英翻譯工作。他以嘉慶十年 (1806) 新鐫的《大清律例重訂輯註通纂》為藍本,作英文翻譯。全書分為7部份:普通、民、刑、禮、軍、公、宗 (general, civil, fiscal, ritual, military, criminal and public works),後附有〈比引條例及督捕則例〉兩表,為英商提供詳細的大清法律觀念。1810年,他的譯作Ta Tsing Leu Lee : being the fundamental laws, and a selection from the supplementary statutes of the penal code of China正式發行。
《大清律例》是以明朝的《大明律》為藍本,再加以修改,經過順治、康熙和雍正三朝君臣修訂,最後獲得乾隆皇鑑定,正式成為「刊佈中外,永遠遵行」的清朝基本法典。1842年,香港被割讓成為英國殖民地後,中英雙邊簽署的條約中規定,香港華人仍按當地習慣的《大清律例》治理。在上世紀70年代,香港政府開始着手將所有參照《大清律例》的案例重新編寫成文法。與此同時,也利用合適的法例來取代過時的舊法,直到1971年後才完全廢止《大清律例》。至於澳門也是一樣,葡萄牙於1887年12 月1日與大清國簽訂《大清國大西洋國和好通商條約》。本人查閱議事亭藏書樓所藏1888年出版的《大清國大西洋國和好通商條約》內容,找到有些條例註明澳門華人犯法,是按特定的《大清律例》懲處。香港完全廢止《大清律例》後,澳葡政府也隨之廢除相關的清律例。
議事亭藏書樓藏有兩本Ta Tsing Leu Lee :一本蓋有 “Biblioteca da Repartição do Expediente Sinico”(華政衙門圖書館)、Pedro Nolasco da Silva oferecido pela famila Nolasco (由伯多祿家族送贈)2個印章及由伯多祿署名P. Nolasco;另一本則有Eduardo Marques 署名,蓋有 “Repartição do Expediente Sinico. Macau澳門繙譯官房” 、 “Biblioteca da Repartição do Expediente Sinico” 及“Biblioteca Central - BLS * Macau*”3個印章。根據 Directorio de Macau para o anno de 1890 一書所示:伯多祿為「澳門繙譯官房」的主管,官階是「一等漢語繙譯員」interprete sinologo de 1a classe;而Eduardo Marques 官階也是一等漢語繙譯員,但不屬管理階層。兩人所用的書都留有手寫漢字的筆跡,因為原書Ta Tsing Leu Lee是沒有英漢對照,所以,估計為了繙譯所需,他們各自都加上對應的中文字。
議事亭藏書樓所藏的1888年出版的《大清國大西洋國和好通商條約》是中葡英三語版,當中的中文版除了印有全部條約之外還附有〈會議專約〉和雙方政府在1888 年4 月28 日簽署的〈互換條約的文憑〉。這三份文獻都印有伯多祿 在同年 5月14日的葡文確認字句:
Está conforme. – Shanghae, 14 de Maio de 1888.
Pedro Nolasco Da Silva.
Interprete - sinilogo da Missão Especial na China.
簽約當年,大西洋國委派了伯多祿 (1842-1912) 當駐華中文繙譯特使,負責確認條約中的中文繙譯是否到位。這就證明了他的專業地位。他也擁有一部Ta Tsing Leu Lee作為他的重要工具書,看來這部工具書對擬定《大清國大西洋國和好通商條約》也具有一定的啟發和參考性。
對於有興趣研究澳門法律歷史淵源的讀者,這是一本值得研究的重要書籍。
參考網址及書籍:
〈Ta Tsing Leu Lee: being the fundamental laws, and a selection from the supplementary statutes of the penal code of China〉. Google books.下載自〈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utdCAAAAcAAJ&pg=PP7&hl=zh-TW&source=gbs_selected_pages&cad=3#v=onepage&q&f=false〉
〈大清律例〉.文學100,下載自〈http://www.wenxue100.com/book_LiShi/268.thtml〉
〈大清律例香港竟然沿用到了1972年〉.東方資訊,下載自
〈http://mini.eastday.com/a/180908225300504.html 〉
Tratado de amizade e commércio entre Portugal e a China: celebrado em Pekim em 1 de Dezembro de 1887《大清國大西洋國和好通商條約》. Shanghae : Noronha e Filhos,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