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長者facebook電子郵件

古籍

澳門公共圖書館現藏有古籍約四萬冊,收藏1950年以前的中西文古籍。中文及西文古籍分別藏於何東圖書館和議事亭藏書樓。何東圖書館的“何東藏書樓”現藏有二萬多冊中文古籍,其中以近代著名藏書家劉承幹“嘉業堂”舊藏的十六種善本最重要。而在這十六種善本古籍中,以《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最為珍貴。議事亭藏書樓現藏有二萬多冊西文古籍,收藏16世紀至20世紀葡萄牙在遠東的歷史文獻,前葡屬各海外領地的法令文獻等。

 

古籍推介

La pensée  Grecque : et les origines de l'esprit scientifique
第 127 期
書籍/報刊/視聽資料名稱:La pensée Grecque : et les origines de l'esprit scientifique
編著者:Léon Robin
出版社:Paris : La Renaissance du Livre, 1923
館藏地: 議事亭藏書樓
簡介:

貝山雅“梅花菴”藏書

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收藏了174本庇山耶的藏書,當中有些蓋有“Oferecido por Camilo Pessanha” (庇山耶送贈) 的藍印,有些則蓋有“貝山雅梅華菴藏書印”的硃砂紅印。根據書籍的內容,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為功能性書籍,這些書籍包括課本、字典和參考工具書;另一類則是他的“心靈雞湯”作品,可揭示他所處的文化歷史背景、他的信念價值和創作泉源。從本期“古籍推介”起,筆者試圖以他的藏書,去瞭解這位歷史名人,同時希望整理其藏書,為讀者提供更多研究資料。

庇山耶 (Camilo Pessanha, 1867 - 1926) ,又名貝山雅(見於藏書印中), 1867年生於科英布拉市。他是一名由法學院學生與女僕所生的私生子。庇山耶也像父親一樣修讀法律,並愛上他同學的妹妹 Ana de Castro Osório 。由於求婚不遂,在感情受挫及經濟需要下,剛擔任律師的庇山耶便在1894年以教師身份來到澳門官立中學任教。他先後獲委任為物業登記局局長、法官等要職。從此,他與澳門結下不解之緣,在澳門落地生根直至離世,並下葬澳門西洋墳場。

庇山耶的成就以文學為主,他在澳葡政府心目中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為此,澳葡政府1926年將爐石塘街命名為庇山耶街;1982年,澳門大西洋銀行發行的100圓澳門幣鈔票印有庇山耶正面頭像;1999年“藝園”豎立了其雕塑像;2017年,澳門郵電局印製一套兩枚由馬若龍設計的《卡梅洛•庇山耶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而葡萄牙領事館門前的草地上立了一塊庇山耶的石刻半身像。

1894年庇山耶來澳門官立中學任教哲學,他會向澳門葡童傳授甚麼樣的哲學?澳門是傳統謙誠的天主教地區,也是培養神職人員的基地,從葡萄牙來澳的庇山耶會帶著甚麼書籍去啟蒙他的澳門學生?筆者試從本古籍La pensée  Grecque : et les origines de l'esprit scientifique (書名意譯:希臘思想與科學精神之源)去看看庇山耶的西洋哲學觀。

本書第一、二章講述西方哲學起源於古希臘,最為久遠的是“米利都學派”(L’école de Milet),他們探索宇宙萬物如何形成。“米利都學派”的代表人物泰利斯(Thalès)提出了萬物由“水”構成的理論。他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e)則認為宇宙萬物的本源是一種沒有固定形態或性質的“無定形”(apeiron);還有阿那克西美尼(Anaximène)以無所不在的“氣”去解釋宇宙起源。而“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isme)認為萬物皆是“數”,而“數”的原則就是宇宙萬物永恆存在的變化規律。“阿克拉喀”城邦(Accura)的“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提出以土、水、火、氣四種元素解釋宇宙萬物。

“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認為萬物的本源是原子(atom),原子的結合或分離形成宇宙萬物。除了上述數個著名派別之外,還有其他不同形式內容的學說,比如克塞諾芬尼(Xenophane)、芝諾(Zénon)、伊壁鳩魯(Epicurus)等。總的來說,希臘人都是通過自然世界去解釋宇宙的起源,故他們的哲學初論不在於研究人的思想,而在於研究宇宙萬物,也即是“宇宙論”( cosmologie),也是“自然哲學”( philosophie naturelle)。

本書的第三章從“自然哲學”到“人類文明期”的人的哲學,亦介紹古希臘“三哲”的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阿里士多德等經典哲學思想。蘇格拉底(Socrates, c. 470 B.C. - 399 B.C. ) 將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社會和人,所關注的是人類的道德。他提倡通過問答的形式,引發深入思考而找到真理,這也是西方哲學史上辯證法的起源。

柏拉圖(Plato, c. 427 B.C.- 347 B.C.),不僅傳承了蘇格拉底的辯證思想,更同時把諸多哲學流派結合一起。在哲學教育及闡述方面,都有所記錄及整理,結集成多冊對話錄,流傳至今,影響深遠。柏拉圖的基本哲學觀是“理型論”(Théorie des Formes),人類同時存在於兩個世界:一個是“感官世界”,而另一個是“思想世界”。“感官世界”所感知的一切事物都不停變動,是不確定和不真實的;“思想世界”是獨立存在於自身的“理型”永恆不變的世界,比“感官世界”更高級更有價值。他提出的“靈魂三分說”,即人的靈魂包含著理智、激情和慾望,所以理想的國家和社會必須是由理性主導慾望和激情。

阿里士多德(Aristote, c. 384 B.C. - 322 B.C.)所提出的“善的初始”(“德性”即是“內在善”,“外在善”則指錢財、外貌以及友誼等等人生際遇。把自己的潛在功能發揮出來就是“善”。);“德福一致和中庸之道”(“至福”要透過“至德”和“外在善”配合才能獲得。他認為“德性”就是中庸之道(juste milieu),“至德”就是終生努力實行的中庸之道);“城邦和公民政治”(公民是構成城邦的主要群體,在城邦生活的人應該恪守自己的職責;城邦的位置是高於個人)及“政治體制三分”(君主制、貴族制和共和制)。阿里士多德不僅繼承了老師柏拉圖的思想傳統和師公蘇格拉底的智者精神,他把對現實的細緻觀察以及“理型”觀念相結合,革新了形而上學、邏輯學以及倫理學,不僅在哲學史上流芳百世,更影響了日後的現代科學分類。

本古籍著者Léon Robin (1866 - 1947) 是法國著名哲學家,在1924 -1936任教於法國索邦 (Sorbonne) 大學“古哲學”學科。他著作等身,同時也帶領一隊翻譯專才將柏拉圖的希臘文主要著作翻譯成法文,成為當時哲學界必備的參考書,出版這套書也奠定了Léon Robin的學界地位,為他贏得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以他的名字命名一研究單位 le Centre Léon-Robin的榮耀。

Léon Robin將每位西方哲學家作了精闢的簡介,同時對他們的哲學概念作進一步梳理,抽出精要的引文,以加深讀者對相關理論的認識。為此,至今La pensée  Grecque : et les origines de l'esprit scientifique仍見其最新的2014年修訂版面世。2014的新書推介寫道:一如既往,這本書曾為很多學生提供實用的哲學知識,至今它仍然是“哲學初哥最佳指南”!

庇山耶為澳門學生挑選這本哲學書可謂眼光專業,他所教授的哲學與天主教的創世理念有異。他強調理性主義、科學精神,對自然秩序有興趣,同時又希望於自然中找到人與人共同相處之道,而他所選的三位希臘哲學家的思想理論也是當時歐洲古哲學的經典代表。

我們可以看到葡萄牙和法國一樣,哲學被納入中學教育體制內的一門學科;學生通過哲學可以學會思考、辯論、推論等方法,同時也對倫理學有所認識,為日後做人及做學問打下基礎。斯時的澳門官立葡文學校也跟隨宗主國葡萄牙的教育體制,所以利宵中學的課程也設有哲學科。

參考網址:

" Léon Robin " . Wikipedia. 7 Jan 2019 〈https://fr.wikipedia.org/wiki/L%C3%A9on_Robin〉

〈古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阿里士多德〉.香港01. 2019.1.7 下載自 〈https://www.hk01.com/search?q=%E5%8F%A4%E5%B8%8C%E8%87%98%E4%B8%89%E5%93%B2%EF%BC%9A%E8%98%87%E6%A0%BC%E6%8B%89%E5%BA%95%E3%80%81%E6%9F%8F%E6%8B%89%E5%9C%96%E3%80%81%E9%98%BF%E9%87%8C%E5%A3%AB%E5%A4%9A%E5%BE%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