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何東藏書樓館藏 ─《新式國文教科書》
胡淑華 *
何東藏書樓館藏《新式國文教科書》共8冊,石印本線裝書,由上海中華書局在民國5年發行,算起來已是一百多年前的小學課本。全書為文言文,唯每冊附課使用白話文。這8冊課本供4年學制採用,每學年2冊。書頁標明 “春季始業用” ,學年沿襲清朝慣例,從春季開始,大約農曆新年後開課。
中華書局創辦人之一,陸費逵,亦是這套書的編著者。曾先後任職多間書局和商務印書館,1912年於上海創立中華書局。數年間在各城市設立分部,成為商務印書館之外,民初國內執牛耳的書局。
20世紀初中國廢除科舉,頒布學堂章程,隨著新式學堂的興起,教科書的需求意味巨大商機,因此各地書局紛紛推出不同科目的教科書。晚清的教科書採用外國圖書,由傳教士口述,中國人筆錄而成;後來國人留學歐美日本等地的人數增多,有識之士將適合的外國課本翻譯成中文,並開始編寫本國教材,《新式國文教科書》屬於此類。
第1冊第1版概述出版這套教科書的方向。 “根據小學教則,確定本書之宗旨:1. 修練兒童之語言;2. 授與切於實用之文字文章,養成發表思想之能力;3. 培養國民之德性; 4. 啟發智識”。 課文內容包括道德教育、普通知識和美育。
全套書有序講述作為中國人須知的本國歷史、地理、民族、國情、時令、動植物、礦產等知識、應用文的寫作。同時介紹當時新奇的事物:望遠鏡、顯微鏡、隧道;地球上其他的國家,各國的情況和外交,讓學生拓闊視野,認識中國之外的世界。書中並解釋自然現象,教導學生破除迷信。而具有深遠影響的是闡述當時中國被列強佔據的局勢,喚醒民族自強意識。
如今一百年遠去,世界歷經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疫情過後,教育模式更是前所未有的轉變;昔日新穎的事物、知識成為這個世代的平常,通過網絡世界已是唾手可得。縱然如此,先輩在教科書中倡議的理念、蘊含的價值觀仍然是值得珍視和銘記。
上述8冊《新式國文教科書》於2024年製成電子書,並放在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的平台,供讀者查閱。
詳情請點擊以下連結:https://www.library.gov.mo/chnoldbook/#/list/elyuxsh7nnrnzsb
* 胡淑華,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高級技術員
-----------------------------------------------------------------------------------------------
参考書目:
- 來新夏等著《中國近代圖書事業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 吳小鷗著《中國近代教科書的啟蒙價值》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1
- 劉智聰著《我們的舊課本》香港非凡出版 2016
- 鍾燕齊著《課本物語:穿梭百年時空的課堂》香港中華書局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