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長者facebook電子郵件

三次難忘的接待:何東爵士後人來訪

黃潔碧

 

何東爵士的後人,每隔幾年便來訪一次。由於工作關係,我親身感受到他們對何東爵士的緬懷,對何東圖書館大樓近況及何東圖書館發展的關心,也接過他們的一些贈書,這成了何東圖書館,也是澳門公共圖書館的重要館藏。

以下是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其中三次接待:

 

1988年7月12日 何艾齡  ( Irene Cheng) 來訪

1988年夏天,還在唸大學的我,趁暑假在何東圖書館實習。

某天某位館員,提醒我翌日上班,要穿“正裝”,因為將有大人物來訪。為了迎接這位重要嘉賓,我緊張了一整晚,特意向姊借了一條粉色直身裙,還刻意配上一條藍色粗腰帶。當天,該館員再叮囑我雙手放在背後,肅靜站好,等候嘉賓來臨。還是一名黃毛丫頭的我,首次見到這樣盛大的場面……。我根本不知來賓是誰,只見是位女士,年紀較大,行動也不是很方便。而我的工作只是站立、站立及站立。

事後,我才知來訪嘉賓是何艾齡女士。

直至近日(2020年11月19日),總館澳門資料室同事提供了資料“1988年7月13日《華僑報》”,我進一步了解當年的情況:“著名教育家何艾齡和中美教育界人士一行二十餘人,昨日上午參觀何東文化中心。澳門文化學會主席彭慕治(Jorge Morbey Ferro Ramos Pereira)、知名人士崔樂其(Roque Choi)、澳門國立圖書館副館長羅道夫(Rodolfo Dias Azedo)、何東圖書館館長沈振輝等在何東文化中心大門口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文化學會主席彭慕治向客人介紹了何東文化中心的各項設施及何東圖書館。何艾齡興致勃勃地觀看了何東圖書館收藏的珍貴書籍和重要的歷史文獻,何東圖書館館長沈振輝還向客人展示了‘宋朝的書法拓本’和‘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等藏書。何艾齡對何東圖書館的藏書、閱覽室及管理工作十分讚賞。彭慕治主席代表文化學會向何艾齡贈送了文化學會出版發行的一批中葡文書刊、畫冊和紀念幣。參觀結束時,何艾齡在圖書館的紀念冊上題詞,並和彭慕治等在何東爵士的畫像前合影留念……她雖已有八十五高齡,仍致力教育事業。最近和一批教育界人士赴中國大陸考察特殊教育逾一月之久,並專程至澳門訪問,參觀文化教育設施”。註1

鄭何艾齡博士(1904-2007)為何東爵士的第五女兒,香港大學創校以來第一批入讀女生之一,更於1925年成為首位女畢業生。一生致力於教育,曾任職教育署,為該署第一位女高官。退休後於1963至1967年間擔任大成中學創校校長,以教育貧苦為抱負,奠下大成中學辦學理念,並為歷任校長之典範。其後旅居美國,在美期間亦開辦華文孔教學校,貫徹孔教儒家之教育精神。註2


左起:崔樂其、何艾齡、彭慕治、羅道夫、沈振輝

 


何艾齡興致勃勃地觀看何東圖書館收藏的珍貴書籍和重要的歷史文獻

 


何艾齡女士贈書

 

2011年11月30日 Elizabeth Gittins 來訪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歷史學助理教授何偉傑博士收到香港皇家亞洲學會G C Emerson先生的電郵,獲悉何東的孫女及曾孫等一行約15人將來何東圖書館訪問。何教授請澳門大學中文系鄧駿捷副教授協助聯絡本館,安排有關接待事宜。

當天,何東外孫女Elizabeth Gittins及曾孫等約15位外國人來訪。Elizabeth Gittins為何東女兒何文姿Jean Ho Tung之女兒,全名為Elizabeth Jean Gittins,因嫁與Stewart Edward Doery,故亦名Elizabeth Doery,生於1930年3月12日,來訪時已是81歲高齡。

我在何東藏書樓向Elizabeth介紹1988年8月何東女兒何艾齡Irene Ho來訪的照片,並展示當年Irene Ho送贈予本館的兩書《名山遊記》及《Clara Ho Tung:A Hong Kong Lady, Her Family and Her Times》,Elizabeth稱Irene Ho是她的“aunt”,並用英語向眾人介紹何東爵士的生平,稱他“has two brain” (很聰明),說他當年來澳不只為休閒,也是因為日本侵華,來澳避難。她說她的祖父很有成就,也是一個慈善家,對香港大學等均作了很多的捐獻。何東爵士有感於當年在澳門避難而保住性命,故將大宅捐給澳門政府興建圖書館,作為回饋。她很高興能重遊舊地,記憶中,年幼至少有兩個週末由雙親帶她坐船來澳,在此屋度假;接著,Elizabeth將她的著作《Golden Peaches, Long Life》取出,在書名頁簽名後贈予本館。時任組長鄧華超先生接受贈書,雙方拍照留念。


Elizabeth將她的著作《Golden Peaches, Long Life》取出,在書名頁簽名後贈予本館。

 


Elizabeth指著她的著作,說封面照是她在香港唸書時拍的,穿的是校服 (何偉傑博士說她唸的是拔萃中學)。

 


Elizabeth在《Golden Peaches, Long Life》書名頁上的題字。

 


鄧華超先生接受贈書,與何東外孫女Elizabeth Gittins及曾孫拍照留念。

 


Elizabeth翻開書本的一幅圖片,指出當天是何東爵士九十大壽,整個家族聚集一堂與他慶祝。與何東爵士同排的是她的各位長輩。最後第二排中間的是她,旁邊站著的是她的丈夫,現已離世。

 

可能由於太難忘,Elizabeth再次表示她年幼時,至少有兩個週末由雙親帶來,曾在此過夜,在三樓睡覺;她對此大樓印象已模糊,只記得有很可口的魚吃。整座大樓印象最深刻的是樓梯,她記得很清楚,年幼時曾在樓梯走上走落。

接著,我們帶她來到舊大樓及新大樓之間的位置,我向她介紹2006年何東後花園建成的新大樓,並向她指出地下是兒童室,二樓是中文書區,三樓是外文書區,而四樓是多媒體視聽室。我代表圖書館感謝何東爵士當年對本澳的饋贈,並說何東圖書館環境幽美,讀者眾多,是本澳著名的圖書館,平日亦有很多遊客來此參觀。Elizabeth問我是否這裏的工作人員?我答是,是這裏的圖書館員。她又問我是否天天在此上班?我答是,並說這是第一份工,已做了20年。她感到高興。最後,眾人一起在中庭樓梯前拍照留念,我們送她返回旅遊車,整個接待過程在愉快的氣氛下結束。

事隔9年,今日回想,我仍感受到Elizabeth 的高雅、和藹可親。

 

2017年9月12日Alison Doery 來訪

Alison Doery為Elizabeth Gittins之女,即何東女兒何文姿Jean Ho Tung之外孫女。當日12時40分,我接到新大樓二樓流通櫃枱通知,有讀者想拍攝幾頁本館藏書“Golden Peaches”,並說該書由她的母親贈送給圖書館。

來訪者Alison Doery是首次來館,也是首次來澳。她從澳洲,經香港來澳,當天回港,然後再返澳洲。我在何東藏書樓向Alison Doery展示何東家族及相關人員的來訪記錄,包括:1988年8月何東女兒何艾齡Irene Ho、2011年11月30日Elizabeth Gittins、2012年11月7日何鴻毅家族基金會、2014年6月9日何東長孫何鴻章及其兒子何彪;2015年8月12日何東爵士的孫女何勉君女士及長女關悅文、何東爵士玄孫女關嘉倫的來訪記錄;Alison Doery對所有來訪記錄均很感興趣,並說知悉她母親Elizabeth Gittins於2011年來訪及向圖書館送贈了《Golden Peaches, Long Life》一書。她的兒子數天前曾到訪何東圖書館,可能來得晚了(已過了開館時間),被看更拒諸門外。

我將《Golden Peaches, Long Life》取出,並讓Alison Doery在藏書樓翻閱;她對此書很感興趣,非常懷念書中的照片。她向我指出幾張她兒時的照片、她的家族樹,又向我說明她的直系家族成員及展示她的家族大合照,並表示她的家族成員中也有寫書人。


Alison Doery對《Golden Peaches, Long Life》很感興趣,非常懷念書中的照片。

 


我與Alison Doery在何東爵士像前合照留念。

 


Alison Doery向我指出《Golden Peaches, Long Life》書中,有她少年時候的照片。

 


Alison Doery向我指出《Golden Peaches, Long Life》書中,亦有她成年後的照片。

 

我向Alison Doery表示,自1988年開始,均有參與何東家族成員的來訪接待工作。Alison Doery迅速指出我在1988年接待何艾齡Irene Ho時的老照片,並說我一定十分清楚他們的家族史及情況……。隨後我陪同Alison Doery參觀其他地方,她對何東圖書館舊大樓的外觀及中庭水井尤感興趣,拍了很多照片;她對何東圖書館新大樓也很欣賞,特別喜歡新大樓三樓的平台設計。

我給她一張名片,然後再給她多幾張,歡迎她發給家族成員,也歡迎其他家族成員來訪,希望他們可以事前跟圖書館聯絡,以便作更好的接待安排。

我向Alison Doery感謝何東爵士當年對本澳的饋贈,並說因何東爵士的捐贈,令澳門有了這麼美好的圖書館,讓澳門人可以去圖書館閱讀(也跟Alison Doery開玩笑地說,因何東爵士,我有份很好的終身職業)Alison Doery聽了很是高興。

Alison Doery非常感謝館方的接待,並說希望有機會再來參觀,也希望下次再來時見到我(我笑說那要請她在未來8年一定要再來,否則我可能已退休了) 。

Alison Doery道別後,繼續參觀何東圖書館旁邊的明愛機構。

雖然這次突如其來的訪問,令我的午餐告吹了,不過內心仍是滿滿的……。

 

<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來源:

註1: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09222335/http://www.chkpcc.edu.hk/memorial/index.htm

註2:《華僑報》1988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