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澳门中央图书馆藏书 ─ 弗朗西斯哥•特•加瓦留•莱果的着作
位于荷兰园大马路的澳门中央图书馆收藏了许多本地的出版品,当中一部分是葡萄牙语,年份最早的可追溯自19世纪。其中有数种图书属于弗朗西斯哥•特•加瓦留•莱果(Francisco de Carvalho e Rêgo)的着作,包括:Os macaenses(意译:土生葡人)、Mui fá : versos chineses(意译:梅花:中国诗)、O caso do tesouro do templo de "A-Má" : novela(意译:妈阁庙宝藏事件:小说)、Da virtude da mulher chinesa(意译:中国妇女的美德)、Dialecto macaense (意译:土生土语)、Lendas e contos da velha China(意译:古老中国的传说和故事)、Momentos musicais(意译:音乐时刻)。
莱果1898年出生于葡国大学城科英布拉,由于父亲获委派担任澳门公职,因此1908年他随同家人来到这个充满欧洲色彩的东方蕞尔之地,并在此地完成小学和中学课程。在利宵中学就读时,莱果曾受教于葡国诗人庇山耶,想必这对他的影响也不少。其后回到葡国继续进修,但因父亲离世及对这个地方的思念,遂返回澳门居住。
从上世纪20至60年代莱果在这个城市生活了40年,大部分时间从事教学工作,致力成立和促进电台广播的发展;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推动音乐,多次在岗顶伯多禄五世剧院演出。他的身份可是多重的,是教师、作家;同时也是音乐家和演讲者。莱果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可是这并未动摇他在20世纪上半叶在澳门文坛的地位。1960年他在葡国里斯本逝世,终年62岁。
这里是莱果其中两册着作的简介:
Lendas e contos da velha China ─
全书共有19篇中国古老的传说和故事,以下是其中2篇的介绍,第二篇:〈寻找替身的魂魄〉,描述一位王生遇鬼的故事,应是参考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最后一篇:〈杜十娘〉,叙述一位歌姬的爱情故事,应是按明朝冯梦龙的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撰写。
序号29
Momentos musicais ─
莱果将 Academia de Amadores de Teatro e Música 曾在澳门市政厅(现市政署大楼)举办的数场音乐讲座内容结集成书,该学会由一群艺术爱好者组织,音乐讲座的钢琴伴奏由莱果的妻子担任。书中并辑录市民对讲座的反馈意见。
序号32
上述两册图书于今年(2024)制成电子书,并已放在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的平台供市民大众查阅。
莱果生平参考以下网路资料:
https://macauantigo.blogspot.com/2010/02/francisco-de-carvalho-e-rego.html
* 胡淑华,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管理厅高级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