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长者facebook电子邮件

从做中学习:何东藏书楼的古籍数码化工作

黄洁碧*

 

澳门公共图书馆近年开展了数项数码化工作,包括:馆藏珍贵中文古籍 (电子书) 、抗战时期澳门新闻剪报资料 (资料库) 、馆藏外文报刊 (资料库) 及馆藏海报 (资料库) 。其中“馆藏珍贵中文古籍 (电子书) ”是将何东藏书楼的十六套嘉业堂藏书及一套《香山县志》经外判扫描,再制作成古籍电子书。兹将其背景、过程及进展,概述如下:

 

背景

何东图书馆大楼建于1894年前,原为官也夫人大宅,经多次转让,何东爵士在1918年购入。至其1956年逝世,家人遵嘱将该物业赠予澳门政府,并捐款二万五千港元购置中文图书,建立一所收藏中文书籍的公共图书馆,命名为何东图书馆。1958年8月1日对外开放。作为澳门歷史城区的一部分,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新大楼投入服务,成了兼具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功能的人文阅读空间。

何东藏书楼位于何东图书馆旧大楼二楼,收藏中文书籍约二万册。何东藏书楼现藏有线装书及精、平装书各约一万册,其中1912年前的中文古籍约5,000多册。馆藏主要有以下七类型:嘉业堂藏书、西方传教士的宗教着作、传统蒙学着作及近代新式教科书、汉洋合璧汉语教科书、地方史料、洋务运动时期的线装军事教科书及重要赠书。


位于澳门岗顶前地3号的何东图书馆

 


何东藏书楼线装书室

 

何东藏书楼现藏的中文古籍,以近代着名藏书家刘承干“嘉业堂”旧藏的十六种善本最为珍贵。这十六套书为:《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篇》、《太平御览》、《桯史》、《三朝要典》、《雍大记》、《中兴纲目》、《皇明大政记》(明钞本)、《圣政记》、《皇明大政记》(明崇祯刊《皇明史概》本)、《皇明大训记》、《皇明大事记》、《罪惟录》、《江南野史》、《国朝典故》及《资治通鉴大事录》。

刘承干,浙江吴兴人,字翰怡,号贞一,晚年自称嘉业老人。刘家经营缫丝,富甲一方。刘承干喜爱收藏古籍图书,清光绪帝死后,捐款在崇陵植树,宣统帝颁赐九龙金匾“钦若嘉业”。1920-1924,刘承干在浙江南浔镇建成藏书楼,命名为嘉业堂。自1933年后,刘氏家道中落,不得不变卖藏书,辗转流传,其中十六种在1950年代由澳葡政府购得,成为当年何东藏书楼,也是现今的文化局澳门公共图书馆,最重要的馆藏。

在这十六种善本古籍中,以《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最为珍贵。翁方纲(1733-1818),歷任广东、江西、山东等地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翁氏勤于着述,尤以书法驰誉于世,位居清代四大家之首。翁方纲于干隆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参与修书,先后断续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近二十年。《四库提要稿》爲翁氏手书稿笺。此稿是翁氏在四库馆中担任“校办各省送到遗书纂修官”,负责校阅採进图书之时所撰的札记及提要稿,涉及经史子集四部和丛书,共着录经眼图书1,000余种,数量庞大。此稿是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四库全书》以及《四库全书总目》编纂原始记录,对于研究《四库全书》这部旷世鉅编,具有重大意义。鑑于《四库提要稿》是《四库全书》编纂史上的重要文献,又是着名学者、书法家翁方纲的亲笔真迹,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以及艺术价值,2010年被收录于中国文化部评定公佈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三批)之内。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

 


2010年《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明末清初人张星曜的《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篇》稿本也甚为珍贵,近年也成为了海峡两岸一些学者的研究对象。此稿内容主要从史事和义理两个方面来闢驳佛道二教,补正儒学,书后又附有《家学源流》。对于了解张星曜这位重要的中国天主教教徒的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除稿本外,“嘉业堂”旧藏十六种中还有数种重要的明清抄本,其中明抄本《太平御览》,今存99册,仅缺一册10卷。宋四大书,以《太平御览》最先,次为《太平广记》、《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御览》的宋刻本有数种,可惜国内皆已湮灭不存,今传世者皆为残本。因此,何东图书馆所藏此本甚为珍稀,而且上有近代着名学者、藏书家缪荃孙的校语,增添了它的学术价值。

《桯史》为《四库全书》文澜阁抄本的零种,由岳飞的孙儿岳珂所撰。“桯”是“床前几”的意思,此书为宋代着名笔记,载录北宋与南宋杂事共一百四十余条。《四库全书》先后共抄写七部,分别藏于文源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汇阁、文宗阁和文澜阁。文澜阁本在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二次攻入杭州时损失大半,散逸的《四库全书》中包括《桯史》一册,后为刘承干所得。文澜阁本《桯史》,卷一至卷三合为一册。钤有“古稀天子之宝”白文印及“干隆御览之宝”朱文印。

至于刻本,顾秉谦、徐绍言等纂修的《三朝要典》为明天启六年的内府本。开本阔大,字大行疏,墨色润泽,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本不同,是难得一见的明代皇家刻印之书。明嘉靖本《雍大记》是古代雍州(今陕西、甘肃及青海额济纳地区)的地方志,此书传世仅三、四部,何东藏本虽属后印,亦为少有之物。

此外,明朝天启年间首辅朱国祯《皇明史概》六种中的《皇明大政记》、《皇明大训记》、《皇明大事记》,是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的刻本,记载了明朝掌故、朝章典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风俗、中外交通、倭祸边患、人物传记以及农民起义、市民暴动等内容 。因曾被清朝列为禁书,所以流传不多,于今颇为可贵。

何东图书馆古籍藏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澳门地方文献。明清时期,澳门隶属香山县管辖,所以《香山县志》中有不少关于澳门的史料。中国古代有续修方志的传统,由明代至民国,《香山县志》先后至少纂修了九次,其中明代三次、清代五次、民国一次。何东图书馆所藏《香山县志》计有三种,分别是清干隆年间知县暴煜修、李卓揆辑《香山县志》十卷,干隆年间刻本;清道光年间知县祝淮修、黄培芳等辑《香山县志》八卷,道光七年(1827)刻本;民国年间知事厉式金修、汪文炳等纂《香山县志续编》十六卷,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其中以清干隆年间刻本最为珍贵。

2015年4月本馆对馆藏较为珍贵的文献古籍作评估,按照其歷史文化价值订定处理的优先次序,甄选出何东藏书楼最珍贵的十六套清刘承干嘉业堂藏书及清干隆版《香山县志》,共17种,654册,共计35,000叶。

序号

书名

版本

册数

约每册叶数

约总叶数

半叶版面
(厘米)

长x宽

半叶版框
(厘米)
长x宽

1

皇明大事记

明崇祯刊

《皇明史概》本

47

70

3,290

26.5x15.0

21.9x14.6

2

资治通鉴大事录

稿本

48

85

4,080

27.6x13.6

---

3

国朝典故

明钞本

32

85

2,720

27.9x14.6

19.3x12.7

4

皇明大政记

明崇祯刊

《皇明史概》本

33

40

1,320

26.6x15.4

21.6x14.8

5

三朝要典

明天启六年

内府刊本

22

45

990

31.2x18.1

26.8x18.1

6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

稿本

150

---

1,600

31.2x19.0

20.7x14.0

7

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

稿本

40

40

1,600

24.0x13.0

---

8

圣政记

明钞本

10

65

650

26.5x15.0

20.5x14.2

9

皇明大政记

明钞本

18

100

1,800

32.1x19.7

25.2x19.1

10

皇明大训记

明崇祯刊

《皇明史概》本

16

40

640

26.5x15.5

21.4x15.2

11

太平御览

明钞本

99

100

9,900

26.6x15.6

22.1x15.3

12

桯史

四库全书本

1

50

50

27.4x15.3

20.5x13.8

13

雍大记

明嘉靖刊本

20

30

600

25.7x15.2

20.0x15.0

14

江南野史

清钞本

4

25

100

29.0x16.0

---

15

中兴纲目

清钞本

10

42

420

26.1x15.0

---

16

罪惟录

清钞本

100

43

4,300

29.2x15.7

---

17

香山县志

清干隆年间刻本

4

---

700

23.7x14.5

19.3x14.5

本馆邀请专业公司进行扫描外判工作。格式分三个等级:400 dpi,24bit彩色TIFF输出 (供储存及出版); 400 dpi,24bit彩色PDF输出 (供馆内阅览); 150 dpi,24bit彩色JPEG输出 (供网路利用), 并于影像的右下方加设识别防伪浮水印。


TIFF档加了24校色版(ColorChecker),方便印刷时核对调色。

 


JPEG档的右下方加设识别防伪浮水印

 

在工作开展前,为避免对古籍造成伤害,本馆修復人员为数位化工作人员,包括外判人员及兼职人员,举办了一场工作坊,讲解注意事项,包括:

工作的注意事项:

  1. 进入库房前要用清洁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与干爽; 建议配带口罩;
  2. 手部及身上不可配戴饰物,以避免勾住或直接、间接伤害文物,包括:戒指、手表、手链等;
  3. 适当修整手指甲,不涂指甲油或指甲饰物;
  4. 配戴干净手套,不可用手直接碰触文物;
  5. 手套最佳每天下班前用清洁剂清洗,凉干后翌日使用;假若使用到一定残破时,更换新的手套;
  6. 衣服穿着简洁,或可穿着工作服;冬季注意厚衣造成的不便 (特别注意容易产生静电 的毛衣) ;
  7. 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净空与通道顺畅,不可将饮料食物携入工作区;
  8. 工作期间应避免古籍受阳光直接照射;
  9. 工作期间不可用手机,有需要时,即暂停工作,并离开工作区间。


开展前,本馆举办了一场工作坊,向所有工作人员讲解注意事项。

 


兼职人员听完讲解后,进行练习。

 

持拿古籍注意事项:

  1. 持拿文物时注意平衡,持拿中心点,手掌心向上;
  2. 古籍最好双手持拿;
  3. 交收古籍时,最好以托盘下垫不织布形式来承运;
  4. 移动古籍时,应把古籍放在桌上,然后另一人在桌上拿走;
  5. 移动原件时,尽量以整套为原则,原件的附属物应随原件移动,以免 散失;
  6. 文物古籍不可放于电脑主机、屏幕等热源旁边。

由于馆藏中文古籍的部分纸张,属于纸质较脆和较薄的竹纸,因此,在扫描过程中,纸张另一面的文字内容容易映到影像上。

为改善影像效果,本馆採用垫纸的方法并取得满意的扫描效果,具体操作简述如下:

  1. 用稀浆煳把单宣托为夹宣,并上墙绷干;
  2. 夹宣下墙,双面涂蜡再砑光;
  3. 用水笔把夹宣「裁切」成适当的大小及毛边;
  4. 打开古籍检查以瞭解古籍的保存状况,若发现有脏物,用长锋羊毛排扫轻力扫走;
  5. 用铁氟龙骨刀穿过纸叶之间,测试有否黏连;


用水笔把夹宣「裁切」成适当大小及毛边

 


用铁氟龙骨刀穿过纸叶之间,测试有否黏连。

 

  1. 用厚无纺布穿入纸叶之间,使其留有距离,让涂蜡砑光后的夹宣更易垫入;
  2. 因垫纸太厚,影响操作,所以每次只能垫纸十 多叶,扫描完毕,将原垫纸抽出,再往后垫十多叶,如此动作重复数次,直至一本古籍完成 扫描为止;
  3. 在垫纸及抽回垫纸的过程中,要极度小心谨慎,动作不能太快,否则很易破坏古籍。


工作人员细心地为每页古籍进行垫纸

 


极度小心地抽回垫纸

 


垫纸后,可避免纸张另一面的文字内容映到影像上。

 

扫描后的校对过程,也遇到颇多问题,如:影像缺漏、模煳、有不正常彩光、左右倒转、文字错位、缺字、纸屑盖字、书叶粘连、折角、夹有纸条等。虽然扫描只花三个月时间,但影像反覆校对和古籍修復等,则花了两年时间 ......。


本馆的嘉业堂藏书

点算古籍

核对古籍

讲解问题及注意事项

古籍扫描

核对已扫描的古籍影像

 

图像修正的前后对比,举例如下:

 

1.文字错位

《大平御览》明钞本  第三十九册063 (第63张放大)

修正前 修正后
修正前 修正后

 

2. 不正常彩光

《大平御览》明钞本  第六十一册015 (第15张放大)

修正前 修正后
修正前 修正后

 

3. 纸条盖字

《三朝要典》明天启六年内府刊本   第一册011 (第11张)

修正前 修正后
修正前 修正后

 

4.纸条盖字

《罪惟录》清钞本   第十九册(志) 006 (第6张)

修正前 修正后
修正前 修正后

 

5.补回部首的小纸张

《中兴纲目》清钞本   第八册018 (第18张)

修正前 修正后
修正前 修正后

 

6.补回缺字

《圣政记》明钞本   第五册019 (第19张)

修正前 修正后
修正前 修正后

 

7.修復摺角

《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稿本   第十九册011 (第11张放大)

修正前 修正后
修正前 修正后

 

2017年,本馆已完成所有扫描档的反覆核对及修正工作。

2019年,将这批古籍的部分影像进行了古籍电子书制作的测试 :


测试画面一


测试画面二


测试画面三

 

公共图书馆管理厅计划于2021年开展《馆藏珍贵中、西文古籍数码化计划》,包括将上述已扫描的十六套清刘承干嘉业堂藏书及清干隆版《香山县志》,合共17套654册中文古籍的扫描档,制作成电子书并建设古籍电子书平台。

预计2022年,读者可透过网上平台免费查阅本馆珍贵的古籍馆藏。

 

<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澳门古籍藏书 / 邓骏捷  . – 香港:三联书店, 2012, 页21-33。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辗转澳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07月26日, 第08 版

“书藏濠江 翰墨飘香:何东藏书楼古藉珍藏与数码化”. 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2016

 

*黄洁碧,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管理厅高级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