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来,中西文化在澳门交融,这座昔日闻名世界的国际贸易大港,于2025年当选为“东亚文化之都”。在中国作家冯骥才的笔下,城市是拥有记忆的,而小城的记忆始终与国际紧密相连。第40期《城与书》将带领读者展开一段探索之旅,感受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底蕴与蓬勃的文化活力。
文化瑰宝往往融入于生活当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澳门歷史城区”是中西文化的缩影;而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上的70项遗产,则以多元的民风习俗诉说文化融合的故事。本期专题“文化澳门”将以书为媒,助力读者认识澳门的“世遗”及“非遗”,并透过介绍本地的艺术活动,展现这座小城浓厚的文化气息。
推广阅读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基石。今期“图书馆手册”特别呈现“2025澳门全城共读月”系列活动的盛况,重点活动之一的“澳门图书馆周”以“阅读 × 运动”为主题,活动规模较往年倍增,从室内延伸到户外空间,涵盖阅读讲座、主题书展及文创市集等丰富内容。此外,深受市民欢迎的“以书易书”活动再度推出,而“韵味西湖──公共图书馆主题书展”则透过展出杭州图书馆的图书,编织起双城文化对话的纽带。今期专栏亦特邀各位书评人,撰文介绍中日韩三个国家以及澳门地区的精品图书,让读者更深入地认识“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底蕴。
最后,我们将让书籍知识与小城景观产生联动。在本期“作者说”中,我们将化身为探险家,伴随《小小探险家:小城大发现》一书的指引,漫步于大街小巷,重新认识这座城市。印度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曾言:“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现在正是播种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