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來,中西文化在澳門交融,這座昔日聞名世界的國際貿易大港,於2025年當選為“東亞文化之都”。在中國作家馮驥才的筆下,城市是擁有記憶的,而小城的記憶始終與國際緊密相連。第40期《城與書》將帶領讀者展開一段探索之旅,感受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蓬勃的文化活力。

文化瑰寶往往融入於生活當中。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是中西文化的縮影;而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上的70項遺產,則以多元的民風習俗訴說文化融合的故事。本期專題“文化澳門”將以書為媒,助力讀者認識澳門的“世遺”及“非遺”,並透過介紹本地的藝術活動,展現這座小城濃厚的文化氣息。

推廣閱讀是傳承文化的重要基石。今期“圖書館手冊”特別呈現“2025澳門全城共讀月”系列活動的盛況,重點活動之一的“澳門圖書館周”以“閱讀 × 運動”為主題,活動規模較往年倍增,從室內延伸到戶外空間,涵蓋閱讀講座、主題書展及文創市集等豐富內容。此外,深受市民歡迎的“以書易書”活動再度推出,而“韻味西湖──公共圖書館主題書展”則透過展出杭州圖書館的圖書,編織起雙城文化對話的紐帶。今期專欄亦特邀各位書評人,撰文介紹中日韓三個國家以及澳門地區的精品圖書,讓讀者更深入地認識“東亞文化之都”的文化底蘊。

最後,我們將讓書籍知識與小城景觀產生聯動。在本期“作者說”中,我們將化身為探險家,伴隨《小小探險家:小城大發現》一書的指引,漫步於大街小巷,重新認識這座城市。印度詩人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曾言:“古老的種子,它生命的胚芽蘊藏於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裡播種。”現在正是播種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