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澳门全城共读日共读点招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把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文化局为响应“世界阅读日”,推广阅读文化,培养全民阅读习惯,举办多项精彩多元的阅读推广活动,邀请大家齐来参与。同时,文化局也鼓励不同的团体于4月13日至28日期间参与2024年“4‧23澳门全城共读日”的活动,自发组织阅读活动,成为“共读点”之一,在不同的场地和时间进行阅读,让书香弥漫全城。

共读点招募活动一直以来都获得社会各界热烈响应,引领全澳门市民一同回应阅读,一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回顾2023年,约有140个澳门本地单位报名成为共读点,涵盖政府部门、银行、公共事业机构、私人企业、综合度假休闲企业、社团、文化单位、教育单位,以及托儿所、青少年院舍、安老院舍等社服设施,录得超过四万人次参与共读活动,较2022年参与人数上升逾1.5倍。

今年,文化局将继续招募各单位组织报名成为2024年“4‧23澳门全城共读日”共读点,举办适合各个年龄层与不同群体的阅读活动,以加强全城共读的联动效应。共读的形式及场所没有任何限制,参与共读的团体可以自由发挥,如组织成员参观图书馆进行阅读及分享,或结合科学、茗茶、互动游戏、标本观察、身体律动、感官探索、共读绘本、讲故事、做手工等方式, 让阅读融入每一个生活时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与运动,助力澳门建设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

欢迎任何有兴趣成为2024年“4‧23澳门全城共读日”共读点的单位及人⼠参与,一起共襄盛举。

活动日期
2024.4.13 - 28(时间不限)
参与方式
参加单位可于招募期内按要求填妥并提交报名表。活动后以电邮形式向主办单位提交3至5张活动照片及实际参加人数。相关活动相片将发佈于“4‧23澳门全城共读日”专题网站、由文化局管理之网络及社交平台上,以供公众阅览。
招募时间
2024.3.11 - 4.26
交表方式
亲临交表:文化局辖下各公共图书馆(议事亭藏书楼除外)
星期一14:00 - 20:00/星期二至日08:00 - 20:00(公众假期除外)
电邮交表:将填妥报名表格发送至macaolib@icm.gov.mo ,电邮标题为:单位名称_活动名称,电邮档案上限为8MB。
古籍数码化 - 让珍贵古籍广泛流传
古籍记录了前人的思想智慧,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局公共图书馆近年持续将馆藏古籍数码化,促成更多前人智慧和文化广泛流传。2023年,文化局公共图书馆完成扫描第二批珍贵古籍,包括108种共204册古籍及超过25,000个电子影像。这批影像被制成古籍电子书,陆续于文化局公共图书馆古籍电子书平台发佈,供读者研究及查阅。
文化局公共图书馆古籍之所以能走出“深闺高阁”,除了有专业公司协助外,还得靠图书馆人员先进行细心修復处理。因为部分书籍为线装书,书叶较薄,就此扫描会容易透出下一版文字,不利阅读。因此,需要先由图书馆修復人员将特制的宣纸垫于筒子叶内,再进行扫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垫纸及抽回垫纸的动作也需要加倍小心,以免造成古籍损坏。经过扫描后的影像还需反覆核对,以避免出现缺页、异常光线、摺角、夹带纸条等问题。在此期间,更需要同时为一些古籍进行紧急加固及修復,令扫描有更理想效果。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努力,108种204册古籍的扫描工作终于完成。
第二批完成扫描的古籍,分别出自澳门中央图书馆、议事亭藏书楼和何东藏书楼的馆藏,当中包括上世纪初至90年代的《澳门年鑑》;最早的葡中和中葡字典:《洋汉合字汇》和《汉洋合字汇》;《澳门记略》(中译葡版本);教授土生葡人中文的用书;以广东话翻译的宗教书籍;澳门出版的灵修丛书及澳门中小学曾採用的中英葡教科书等,还有四册18世纪英国出版的药用植物学书籍。这批古籍中,更有一份来自我国西南纳西族特有的原始宗教东巴教的经书《东巴经》,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第二批古籍将分两次上线:第一次73种108册,于今年4月上线;第二次35种96册,预计今年7月上线。

古籍的纸张比较脆弱,工作人员在扫描时必须加倍小心,以免书页受损。

出版于18世纪英国伦敦的英文药用植物学古籍,不但详细描述了逾180种在药用及治疗上使用的植物,还配有手绘插图。

1927年的《澳门年鑑》,读者可以藉此了解当年澳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以上古籍将陆续上架到“馆藏珍贵中文古籍电子书平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随时查阅: www.library.gov.mo/zh-hant/chnoldbook
以书易书 共享阅读资源
文字:林春燕 图片:林春燕

为加强社区阅读推广,宣扬“阅读丰富生活”的理念,文化局公共图书馆于3月9日至10日举办“阅读之城”系列活动之“以书易书”活动,分别于筷子基绿杨花园休憩区以及祐汉街市公园设置摊位,希望增加阅读资源在社区流转,让全城居民一起共享阅读资源,助力建设“阅读之城”。
“以书易书”是于社区内举行的活动,主动把图书资源带入社区空间,令不同年龄、社群的居民在家门前都能接触到丰富的阅读资源。在“以书易书”活动中,市民可以“一书换一书”的方式交换图书,把符合换书规则的图书带到现场交予工作人员,即可于现场拣选及换取相等数量的心仪图书。活动不但能推广阅读风气,还能让读者们藉此分享阅读过的好书,减少浪费,让图书遇见更多知音。
为了这次活动,图书馆也事先准备了数百册不同种类的图书到场,如小说、儿童绘本、文学等,以开展图书交换活动。“以书易书”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交换图书,当中不乏住在附近的老友记、亲子组合把自己看过的好书带到现场交换,以书会友,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享受交换图书的乐趣。两场活动一共吸引近1,000人次入场,而交换图书超过1,000册次,有效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阅读。

筷子基绿杨花园休憩区“以书易书”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
活动其中一位参与者苏先生过去多年来都是“好书交换”活动的忠实粉丝,他从网上看到“以书易书”的宣传,特地前往参与活动,从家中精心选取了十多本不同类型的图书到现场交换。他表示首次参与活动,觉得方式新颖,“一书换一书”的换书方法也简单便捷。虽然“以书易书”的规模没有“好书交换”大,但其优点是设于社区内,方便居民参与。他还期望未来“以书易书”活动可以定期在不同的社区举办,这样能令图书在社区之间的流动性更高,也让图书的种类更广。

市民苏先生表示“以书易书”活动的参与方式简易,有助推广社区阅读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