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澳門全城共讀日共讀點招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1995年起,把4月23日定為“世界閱讀日”,文化局為響應“世界閱讀日”,推廣閱讀文化,培養全民閱讀習慣,舉辦多項精彩多元的閱讀推廣活動,邀請大家齊來參與。同時,文化局也鼓勵不同的團體於4月13日至28日期間參與2024年“4‧23澳門全城共讀日”的活動,自發組織閱讀活動,成為“共讀點”之一,在不同的場地和時間進行閱讀,讓書香彌漫全城。

共讀點招募活動一直以來都獲得社會各界熱烈響應,引領全澳門市民一同回應閱讀,一同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回顧2023年,約有140個澳門本地單位報名成為共讀點,涵蓋政府部門、銀行、公共事業機構、私人企業、綜合度假休閒企業、社團、文化單位、教育單位,以及托兒所、青少年院舍、安老院舍等社服設施,錄得超過四萬人次參與共讀活動,較2022年參與人數上升逾1.5倍。

今年,文化局將繼續招募各單位組織報名成為2024年“4‧23澳門全城共讀日”共讀點,舉辦適合各個年齡層與不同群體的閱讀活動,以加強全城共讀的聯動效應。共讀的形式及場所沒有任何限制,參與共讀的團體可以自由發揮,如組織成員參觀圖書館進行閱讀及分享,或結合科學、茗茶、互動遊戲、標本觀察、身體律動、感官探索、共讀繪本、講故事、做手工等方式, 讓閱讀融入每一個生活時刻,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與運動,助力澳門建設全民閱讀的社會氛圍。

歡迎任何有興趣成為2024年“4‧23澳門全城共讀日”共讀點的單位及人⼠參與,一起共襄盛舉。

活動日期
2024.4.13 - 28(時間不限)
參與方式
參加單位可於招募期內按要求填妥並提交報名表。活動後以電郵形式向主辦單位提交3至5張活動照片及實際參加人數。相關活動相片將發佈於“4‧23澳門全城共讀日”專題網站、由文化局管理之網絡及社交平台上,以供公眾閱覽。
招募時間
2024.3.11 - 4.26
交表方式
親臨交表:文化局轄下各公共圖書館(議事亭藏書樓除外)
星期一14:00 - 20:00/星期二至日08:00 - 20:00(公眾假期除外)
電郵交表:將填妥報名表格發送至macaolib@icm.gov.mo ,電郵標題為:單位名稱_活動名稱,電郵檔案上限為8MB。
古籍數碼化 - 讓珍貴古籍廣泛流傳
古籍記錄了前人的思想智慧,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文化局公共圖書館近年持續將館藏古籍數碼化,促成更多前人智慧和文化廣泛流傳。2023年,文化局公共圖書館完成掃描第二批珍貴古籍,包括108種共204冊古籍及超過25,000個電子影像。這批影像被製成古籍電子書,陸續於文化局公共圖書館古籍電子書平台發佈,供讀者研究及查閱。
文化局公共圖書館古籍之所以能走出“深閨高閣”,除了有專業公司協助外,還得靠圖書館人員先進行細心修復處理。因為部分書籍為線裝書,書葉較薄,就此掃描會容易透出下一版文字,不利閱讀。因此,需要先由圖書館修復人員將特製的宣紙墊於筒子葉內,再進行掃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墊紙及抽回墊紙的動作也需要加倍小心,以免造成古籍損壞。經過掃描後的影像還需反覆核對,以避免出現缺頁、異常光線、摺角、夾帶紙條等問題。在此期間,更需要同時為一些古籍進行緊急加固及修復,令掃描有更理想效果。經過大半年時間的努力,108種204冊古籍的掃描工作終於完成。
第二批完成掃描的古籍,分別出自澳門中央圖書館、議事亭藏書樓和何東藏書樓的館藏,當中包括上世紀初至90年代的《澳門年鑑》;最早的葡中和中葡字典:《洋漢合字彙》和《漢洋合字彙》;《澳門記略》(中譯葡版本);教授土生葡人中文的用書;以廣東話翻譯的宗教書籍;澳門出版的靈修叢書及澳門中小學曾採用的中英葡教科書等,還有四冊18世紀英國出版的藥用植物學書籍。這批古籍中,更有一份來自我國西南納西族特有的原始宗教東巴教的經書《東巴經》,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
第二批古籍將分兩次上線:第一次73種108冊,於今年4月上線;第二次35種96冊,預計今年7月上線。

古籍的紙張比較脆弱,工作人員在掃描時必須加倍小心,以免書頁受損。

出版於18世紀英國倫敦的英文藥用植物學古籍,不但詳細描述了逾180種在藥用及治療上使用的植物,還配有手繪插圖。

1927年的《澳門年鑑》,讀者可以藉此了解當年澳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情況。
以上古籍將陸續上架到“館藏珍貴中文古籍電子書平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隨時查閱: www.library.gov.mo/zh-hant/chnoldbook
以書易書 共享閱讀資源
文字:林春燕 圖片:林春燕

為加強社區閱讀推廣,宣揚“閱讀豐富生活”的理念,文化局公共圖書館於3月9日至10日舉辦“閱讀之城”系列活動之“以書易書”活動,分別於筷子基綠楊花園休憩區以及祐漢街市公園設置攤位,希望增加閱讀資源在社區流轉,讓全城居民一起共享閱讀資源,助力建設“閱讀之城”。
“以書易書”是於社區內舉行的活動,主動把圖書資源帶入社區空間,令不同年齡、社群的居民在家門前都能接觸到豐富的閱讀資源。在“以書易書”活動中,市民可以“一書換一書”的方式交換圖書,把符合換書規則的圖書帶到現場交予工作人員,即可於現場揀選及換取相等數量的心儀圖書。活動不但能推廣閱讀風氣,還能讓讀者們藉此分享閱讀過的好書,減少浪費,讓圖書遇見更多知音。
為了這次活動,圖書館也事先準備了數百冊不同種類的圖書到場,如小說、兒童繪本、文學等,以開展圖書交換活動。“以書易書”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交換圖書,當中不乏住在附近的老友記、親子組合把自己看過的好書帶到現場交換,以書會友,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享受交換圖書的樂趣。兩場活動一共吸引近1,000人次入場,而交換圖書超過1,000冊次,有效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閱讀。

筷子基綠楊花園休憩區“以書易書”活動吸引眾多居民參與
活動其中一位參與者蘇先生過去多年來都是“好書交換”活動的忠實粉絲,他從網上看到“以書易書”的宣傳,特地前往參與活動,從家中精心選取了十多本不同類型的圖書到現場交換。他表示首次參與活動,覺得方式新穎,“一書換一書”的換書方法也簡單便捷。雖然“以書易書”的規模沒有“好書交換”大,但其優點是設於社區內,方便居民參與。他還期望未來“以書易書”活動可以定期在不同的社區舉辦,這樣能令圖書在社區之間的流動性更高,也讓圖書的種類更廣。

市民蘇先生表示“以書易書”活動的參與方式簡易,有助推廣社區閱讀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