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圖書館

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也是思想自由的基石。
在太平盛世的日子,我們未必懂得圖書館的真正意義,但如果我們以史為鑑,就明白圖書館是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焚書坑儒,燒毀秦國以外的列國史記和針砭時弊的書籍。凱撒大帝征服埃及阿歷山大時,焚燒當時世上最大的圖書館──阿歷山大圖書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入侵比利時的大學城魯汶,也焚毀魯汶大學的圖書館。
自古以來,太多珍貴藏書葬身戰火之中,因此我們更應守護圖書館,讓知識和智慧永遠流傳。

禮敬守護者

//蔡元培曾拯救國立北平圖書館。

歷來在戰亂中守護圖書館的人,有鼎鼎大名的文化鉅子,也有寂寂無名的小人物,但大家心意相通,只為自己心愛的地方保留一個文化基石。

蔡元培
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不單將北大圖書館打理得井井有條,又於1929年擔任國立北平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分館)的館長,該館是當年遠東最現代化的圖書館。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東北三省,當地書籍全部淪於敵軍之手,因此中華圖書館協會呈請國民政府教育部,指示各地圖書館準備應變,必要時秘密移送珍貴書籍,因此蔡元培於1934年將國立北平圖書館的重要藏書秘密運送到上海的英國和法國租界。
七七事變後,日本入侵北平(今北京),蔡元培移居香港,於1940年病逝。後來日本真的接管國立北平圖書館,幸好蔡元培一早把重要藏書運送到上海,再由時任代理館長袁同禮將當中特別珍貴的古籍秘密運往美國,寄存於美國國會圖書館。1965年,這批書籍交還予在台灣的國民黨。

伊斯康德
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館長薩德.伊斯康德本來留學英國,2003年底薩達姆政權倒台後,被伊拉克臨時政府聘請回國擔任館長,重建在兩伊戰爭和英、美入侵時被戰火損毀的圖書館。伊斯康德接管圖書館時,館內60%的文件、25%的書籍及90%的地圖與攝影藏品遭洗劫,家具不是被搶走就是被燒毀。他率領400位館員在槍林彈雨、動輒停電的情況下重建圖書館,默默耕耘數年。
2006年11月開始,伊斯康德以博客方式紀錄重建工作的日記,先後在英國檔案管理員協會和大英圖書館的網站刊登。這九個月的日記引起外界關注,紛紛向他的圖書館伸出援手,例如大英圖書館贈送外交部有關伊拉克由1914年至1924年間的檔案縮影複本,英國各大學圖書館贈送300冊教科書,英國、意大利和荷蘭等國家也紛紛捐贈圖書館儀器。

貝克
伊拉克南方大城市巴斯拉的中央圖書館館長艾莉亞.穆罕默德.貝克,於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前,已要求當地政府移送藏書,卻屢遭拒絕,故她開始偷偷帶走書籍。
最初她每天下班時把幾本書籍藏在衣服下,瞞着圖書館職員把書帶回家,圖書館旁邊是一家餐廳,隔着一道七呎的磚牆。她從圖書館這邊不斷把書籍遞過去,由另一邊的餐廳東主接過,晚上她用車把書籍送回家。
最後巴斯拉被英國佔領,圖書館遭焚毀,但貝克已運走圖書館七成的藏書,一共拯救了三萬本藏書,包括於13世紀出版的回教先知穆罕默德傳記。她的故事被改編成兩本童書,包括一本繪本和一本漫畫。2004年圖書館重建,貝克繼續擔任館長,而兩本童書的部分利潤用以捐贈予圖書館。

//貝克在戰火中守護了巴斯拉中央圖書館七成的藏書。

烽火守書人: 伊拉克國家圖書館館長日記

▸ 烽火守書人: 伊拉克國家圖書館館長日記

編著者:薩德.伊斯康德 (Saad Eskander)

譯者:李靜瑤、張桂越

出版社:網路與書

出版年份:2008

名人與圖書館

▸ 名人與圖書館

編著者:徐鐵猊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

出版年份:2008

圖書館的故事:人與書,千百年來不曾平靜的歷史

▸ 圖書館的故事:人與書,千百年來不曾平靜的歷史

編著者:Matthew Battles

譯者:尤傳莉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份:2005

巴斯拉圖書館員

▸ 巴斯拉圖書館員

編著者:貞娜.溫特

譯者:郝廣才

出版社:格林文化

出版年份:2005

Alia’s Mission: Saving the books of Iraq

▸ Alia’s Mission: Saving the books of Iraq

編著者:Mark Alan Stamaty

出版社:Alfred A. Knopf

出版年份:2004

駱駝移動圖書館

▸ 駱駝移動圖書館

編著者:瑪夏.漢彌頓

譯者:嚴立楷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份:2009

驢子圖書館:一個哥倫比亞的真實故事

▸ 驢子圖書館:一個哥倫比亞的真實故事

編著者:貞娜.溫特

譯者:馬筱鳳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年份:2012

沒有學校的魚:「閱讀之家」讓每個孩子都能讀書的夢想計畫

▸ 沒有學校的魚:「閱讀之家」讓每個孩子都能讀書的夢想計畫

編著者:約翰.伍德

譯者:李芸玫

出版社:網絡與書

出版年份:2013

讓書香飄散

守護圖書館的人不一定要衝鋒陷陣,而是讓書本傳送得更遠更廣,歷來總有愛書人將圖書館的概念以不同的方法在落後偏遠的地方落地生根。


//肯亞的駱駝圖書館為人津津樂道,甚至演變成小說和紀錄片。(肯亞中央圖書館提供)

駱駝圖書館
在非洲國家肯亞近索馬里邊境的沙漠住了很多遊牧民族,他們隨處漂泊,居無定所,朝思暮想三頭單峰駱駝會在沙漠出現,牠們載着許多書籍深入不毛,這是非洲著名的駱駝圖書館。
國際書籍援助自1965年支援肯亞國家圖書館,由駱駝御夫和圖書館管理員帶着三頭單峰駱駝,行裝包括200本書籍、一個帳幕、一張草蓆、一張桌子和四把椅子,到達偏遠荒蕪的村落提供借書服務。待下次駱駝再來時,村民還書之後可借新書。要是有人借書不還,駱駝圖書館就不會再來。
美國記者Masha Hamilton以這件事為藍本,創作了《駱駝移動圖書館》這本小說。故事講述紐約一位圖書館管理員越洋來到肯亞米迪迪亞部落,滿懷期待要讓知識改變人們的生活,卻在傳統部落的保守文化中不斷碰壁,最後因為兩本借出去的書神秘失蹤,更感受到夢想與現實的衝突。

驢子圖書館
南美國家哥倫比亞北部的山上村落,小孩興高采烈等待一頭驢子經過,因為驢子的主人蘇里亞盧會帶着書籍來跟他們說故事。
蘇里亞盧是一位小學教師,自幼喜愛閱讀。他認為說故事是對亂世孩子的最好治療。他把自己兩隻驢子命名「阿花」和「比圖」,讓牠們背着家裡70本藏書出發,又在白板上寫上「驢子圖書館」去尋訪山上孩童。
蘇里亞盧試過借出去的書一去不回頭,又試過在途上遭山賊打劫,卻發現他一身家當只有書籍一堆。他的故事流傳出去後,許多人從世界各地給他捐贈書籍,令這個驢子圖書館的藏書量更加豐富。蘇里亞盧的傳奇故事後來創作成繪本。


//驢子圖書館主人翁蘇里亞盧成為兒童繪本的主角。

閱讀之家
前微軟大中華區發展總監約翰.伍德於1998年到尼泊爾旅行,目睹山區學校的眾多學生要擠在一起看書,學校的圖書館空空如也。旅程結束前,他在首都加德滿都的網吧向親朋戚友招募舊書,一年後帶着3,000本書籍回到那間學校。
不久,他放棄微軟的高薪厚職,回到尼泊爾推行普及閱讀。2001年,他成立非牟利組織閱讀之家,不單用募捐來的書籍填滿當地學校的圖書館,甚至自己成立出版社,出版以英語和當地語言撰寫的兒童書籍。
至今,閱讀之家在亞洲和非洲共十個發展中國家成立了超過一萬間圖書館,出版了超過一千本以當地語言撰寫的兒童書籍。
去年,約翰.伍德著書寫下閱讀之家的故事,所得利潤都捐贈予閱讀之家。


//「閱讀之家」在南非也有支部,受小孩歡迎。(攝影:Wilfredo Pascual)


//閱讀之家在柬埔寨也有基地。(攝影:Susie Cush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