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的澳門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經歷八年抗戰,香港淪陷三年零八個月,澳門因為葡萄牙的中立地位而避過炮彈轟炸。但澳門人仍然感受戰爭之苦--無數難民的湧入、日本的禁運政策、糧價不斷攀升,人們每天都要與饑荒和死亡搏鬥。

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所長林發欽花一年時間訪問50位親歷這段歲 月的澳門人,出版成新書《平民聲音—澳門與抗日戰爭口述歷史》。

這些年過八十的老年人,還記得當年窮人要在糞便中挑玉米粒,有錢人卻 上賭場的煙室抽鴉片。氹仔舊澳大圖書館下面的海灘是埋葬餓莩的「萬人坑」, 政府的黑箱車每天來撿屍體。接受訪問的老年人今天大多兒孫滿堂,回憶當年 的淒慘景象時淡然自若,林發欽說:「倒是一眾口述歷史工作者,流着眼淚聽 完那些故事,回研究所整理資料又再哭一次。」

林發欽跟同事翻遍數萬份舊報章,為書中的口述故事佐證,試圖還原當年 的社會生活細節,希望在喧囂塵上的政治口號中加入一點真實的血肉故事。

// 林發欽訪問了50位經歷戰 爭的澳門人。

平民聲音: 澳門與抗日戰爭口述歷史

▸ 平民聲音: 澳門與抗日戰爭口述歷史

編著者:林發欽、江淳

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