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能有效促進人們在認知、身體和心理層面的全面發展,體育研究學者甯自衡更稱它是無副作用的治療方式。令人驚訝的是,閱讀與運動之間竟然也存在互動,兩者能夠相輔相成。接下來,甯自衡將為我們深入解釋這一現象。
1. 運動前閱讀:激發興趣與動力
閱讀與目標相關的書籍能將讀者的行為轉化率提高20%。甯自衡分享,這些書籍包括運動心理學、健身技巧或運動傳奇人物的傳記。它們有助於讀者建立相關認知,深入理解運動的益處,從而激發興趣和動力。
2. 運動時閱讀:緩解枯燥與疲勞
甯自衡以跑步為例,指出運動者在跑步時聆聽帶有情節的故事,可以透過趣味性分散注意力,緩解運動過程中的枯燥感和身體不適。跑步時聆聽有聲書的參與者相比僅聽音樂的人,平均能多跑十二分鐘。同時,讀者也能夠在運動中輕鬆吸收知識。
3. 運動後閱讀:增強學習記憶
運動後,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的濃度會隨之升高,大腦會處於高度活躍的狀態。甯自衡指出,在這段時間內進行十五分鐘或半小時的閱讀,可以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運動後的學習記憶保持率比久坐狀態高出20%,有助於增強資訊的吸收和記憶。

讀者小錦囊
最後,甯自衡貼心地為讀者提供了將閱讀與運動結合的策略,旨在幫助讀者將所閱讀的內容付諸實踐。
1. 設定雙重目標:每完成十次運動後,獎勵自己一本心儀的書籍。
2. 安排固定時間:每次鍛煉結束後,閱讀十至十五分鐘,形成習慣,鞏固知識並提高認知能力。
3. 同步閱讀清單與運動計劃:制定包含閱讀書籍和運動里程的清單,並記錄閱讀與運動的目標完成情況,以激勵自己。
4. 社交結合:參加線上或線下的讀書與運動俱樂部,分享進展與感受,增強社交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