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法定收藏制度知多少?

文字_木寺 圖片_余梓峰

 

各個國家或地區每年會出版各類出版品,究竟它們是如何收集和統計當地出版的作品?當中“法定收藏 (Legal Deposit)制度”(又名法定呈繳制度或法定送存制度等)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法定收藏制度確保系統性收集和保存所有本地出版品,形成完整的地區文獻資源庫。這些資源成為後世研究歷史、文化、社會變遷的重要依據。對作者或出版者而言,法定收藏制度不僅是法定義務,更是作品永續流傳的保障,同時為社會累積無形文化資本。長期保存的作品既能維護個人創作遺產,也能推動知識的連續性,最終形成作者與社會的雙贏。您對於澳門的法定收藏制度知道多少?以下有六條問題,快來挑戰吧。

 

澳門的法定收藏制度

法定收藏機構: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

為了完整保存屬於公共文化財產的所有本地出版資料,澳門的作品在出版後的五日內,需送交兩份予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作法定收藏,即完成送交法定收藏手續。

 注意:由於上述制度是保存本地文化遺產的重要措施,為確保法令的執行,法令設有罰則,若出版者對履行法令有任何困難,可聯絡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提供協助。

遵照第26/2024號法律重新公佈十月三十一日第72/89/M號法令授權執行《法定收藏制度》

備註: 凡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出版的作品,用於銷售或免費派發,不論其形式、出版類別或複製方式,均為法定收藏的對象。

 

問答題

 

1. 如作品出版了印刷版和電子版兩個版本,我只需提交印刷版作法定收藏嗎?

答:不能,需要同時提交所有已出版的版本。因為凡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出版的作品,不論其形式、出版類別、複製方式(印刷形式或電子形式),用於銷售或免費派發,均為法定收藏的對象,如圖書、期刊、地圖資料、節目表、展覽會場刊、明信片、郵品、海報、多媒體資料及縮微資料等。

 

2. 我不是送交出版作品的作者,我可以送交作品嗎?

答:可以。只要是住所或總辦事處設於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人、自然人或出版社,都可以作為寄送人。

 

3. 法定收藏的送交方式只限親臨提交嗎?

答:不是,還可以選擇郵寄的方式。郵寄前,寄送人需要前往澳門國際標準書號中心網頁下載並填寫“出版物送存清單”清單,填妥清單後需連同2份作品一併提交。如經澳門特別行政區郵政服務郵遞的作品可獲豁免郵費,但必須標明送交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法定收藏本”字樣。

 

*親臨提交時,包裝袋亦需要標示“法定收藏本”及聯絡電話。另外,電子書則需以光碟形式適當儲存。

 

法定收藏的送交地點(任選其一)及服務時間

 

澳門國際標準書號中心

星期一至四 9:00 - 17:45

星期五 9:00 - 17:30

(公眾假期除外)

 

澳門中央圖書館

星期一 14:00 - 20:00

星期二至日  8:00 - 20:00

(公眾假期除外)

 

氹仔圖書館

星期一 14:00 - 20:00

星期二至日  8:00 - 20:00

(公眾假期除外)

 

選擇題

 

1. 所有出版作品的版權頁上應該要有?

A. 出版機構名稱、出版地點和日期

B. 印製廠或印刷工場或錄製工場的名稱、印刷或錄製的地點和日期

C. 以上皆是

答:C。所有出版作品的版權頁上應該要有出版機構名稱、出版地點和日期、印製機構名稱、印製的地點和日期,以便整理和統計出版資訊。

*注意:由於上述制度是保存本地文化遺產的重要措施,為確保法令的執行,法令設有罰則,若出版者對履行法令有任何困難,可聯絡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提供協助。

 

2. 出版作品的法定的收藏寄送最低數量?

A. 一本

B. 兩本

C. 三十本

答:B。法定的收藏作品寄送最低數量為兩本,第一本是不能外借的永久典藏本,第二本是存放在澳門資料室的館內閱覽本,倘出版者希望額外贈予更多數量的作品給圖書館,用以提供館內閱讀或外借,一般建議贈送數量上限為八本,它們將按照圖書館館藏發展目的、轄下各分館的館藏空間、館藏特色及主要服務對象來分配上架。

 

3. 以下哪項資訊有誤?

A .《法定收藏制度》有助我們完整收集和組織本地文獻

B. 《法定收藏制度》只能短暫保存出版人的作品

C. 《法定收藏制度》有助製作及宣傳常用書刊的目錄

答:B。法定收藏作品將會得到完整及有系統的永久保存,成為澳門重要的文化財產的一部分。

 

結語

恭喜您成功回答了以上六個問題!2024年,澳門各類出版的作品約一千八百種,這些寄送後的作品,將獲得整理、流通和傳播,與澳門的讀者建立聯繫。最後,歡迎您把這些問題分享給朋友一同挑戰。

 

歡迎瀏覽澳門國際標準書號中心網站,獲取更多資訊:

https://isbn.library.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