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色的彼岸》是一本談論死亡的小說,有別於說教的方式,它更像是一個小寓言故事,採用第一身的視覺去講述死後的所見所想。你會被主角的幽默詼諧逗笑,也會被溫馨的親情所感動,認識生命與死亡的關係。
小說的主角是一個12歲的男生小哈利,他騎車出門被卡車撞倒,意外離世,死後到達“異地”(天國)後卻因為心事未了無法前往“天藍色的彼岸”。這件心事正是他出門前和姐姐最後的吵架,“我要是哪天死了,你會後悔的”,而姐姐的回覆卻是“你放心吧,我不會,我高興還來不及呢”。一語成讖,哈利真的再也回不來,姐弟倆最後的見面時刻就止於一場氣話。
誰也無法預料自己會在甚麽時候死去,哈利在“異地”遇見排隊報到的幽靈,有的說自己已經活夠了,有的正在籌備度假、有的還在做家務,生命卻戛然而止,一切都令他們措手不及。如果哪天突然死去,你是否也會和故事中的幽靈一樣到“異地”才恍然大悟?死後才發現自己有哪些未完成的事而感到遺憾?“絕不要在你怨恨時,讓太陽下山”,哈利死後才真正認識當中意義,他為自己最後對姐姐說出的話感到懊惱,而他也深知在世的姐姐也同樣感到自責遺憾,可一切為時已晚。也許面對死亡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每一天當成是人生最後一天去活,去愛你身邊的人,不要說出違背自己心意、傷害到所愛的人的話。
幸運的是,哈利在“異地”遇見了至少有150年當幽靈資歷的小男孩亞瑟。亞瑟之所以留在“異地”是因為媽媽在生他的時候就死去,後來他在一場熱病中死去,死後的他便開始在“異地”尋找母親。在亞瑟的幫助下,幽靈哈利返回人間,試圖做點補救減少遺憾。
哈利回到學校後,看到原來屬於自己的座位已有新的同學使用,自己最好的朋友和自己最討厭的人成為朋友,老師和同學似乎沒有因他的死去而傷心,哈利無奈感嘆,“你不在了,但生活還在繼續”。這是事實,但同學和哈利相處的回憶也是事實。當哈利看到同學為死去的自己寫信、看到最討厭的人種下小樹紀念自己,他開始懂了,雖然自己已死去,無法再和同學一起玩耍一起學習,但卻以另一種方式存於大家的心坎,這都是他在這個世界活過的痕跡。
故事的尾聲,哈利回到自己的家,他想再抱抱媽媽、握爸爸的手,生前簡單做到的事,死後卻無能為力。哈利走到姐姐房前,過去那張拒絕哈利進入房間的警告早已撕下,姐姐把和哈利的合照貼滿書桌旁的牆上,還不時地摸着照片叫哈利的名字。此時,哈利花光力氣,集中意念抓起了鉛筆,為那段無心的氣話而道歉。姐弟二人在相互的道歉及表達真心感受中和好,哈利終於能放下心頭大石,平靜地回到“異地”,再無牽掛前往“天藍色的彼岸”。
作者用一個溫柔的方式道出“死亡”的話題,書中描述並非只有悲傷,更多的是對活着的熱愛。讓大家隨着小哈利死後的奇妙經歷,一起探索生死話題,一起成長。借用村上春樹的話作結語,死亡並非站在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只要我們記住逝者,TA將會和我們一直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