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後的何駿韜(下稱Enoch)是澳門“博派藝術空間”的主理人,除了做日常辦公室租賃本職工作外,遵循辦公空間的Slogan:This is not an office(這並不是一個辦公室),Enoch立志把他的本職工作拓展得更為多元,從行政管理跨界到藝術策展,樣樣在行。
可是誰又能想到,工作出色的Enoch曾是個不愛唸書的“逃學天王”?“得從三個具有轉折性的階段說起,每個階段都有一本書影響我至深。最開始是讀中四時,自己對學業並不上心,經常逃課到圖書館看小說,偶然讀到一本書,那就是石田裕輔的《不去會死》,這是第一本改變我人生的書”。和書本作者一樣,Enoch曾是單車運動員,喜歡以騎行方式看世界,讀完此書後便毅然退學,用整整三個月從雲南踩單車到西藏,過起了任性的Gap year。
在大理流浪的日子,他遇到了第二本書—經典哲學小說《蘇菲的世界》,看完發出驚呼,“我還記得放空躺在草地上看書的舒暢,有種無法言喻的充實”。這本書像是打開了一扇有磁吸力的哲學大門,14歲小女孩蘇菲的學習過程令Enoch突然意識到和曾經眼中混沌的世界接軌了。於是,他決定繼續學業,前往澳大利亞修讀自己喜歡的科目:影視製作,並專注於擅長的故事創作。
第三本影響Enoch人生的書是詩選《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作者是知名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和之前《蘇菲的世界》一樣,也是在旅途中偶然拾獲的驚喜,現在更成為Enoch的枕邊書。他說自己喜歡在微醺時翻閱,隨便一頁就可收穫靈感,一些獨立電影劇本創作也是從書中詩歌衍化而來,非常有啟發意義。
環環相扣,在一本書的影響下作出第一個人生決定,在執行決定的過程中,他又看到了另一本書……就是這樣,書本在潛移默化中推動着Enoch的人生,“你不覺得這本身就很有哲學意味嗎?”他給自己的悅讀之旅做了個總結。

中學到大理和西藏流浪的Enoch躺在草地上看書,並且改變了人生志向(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