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繪本中學習耐挫力 鄭雁之

畢業於經濟系,卻成為教育工作者,其文章定期於藝術雜誌發表,現為澳門融合教育協會秘書長。

從兒童繪本中學習耐挫力

在漫長的成長路上,孩子們會面對不同的挑戰,每當站在一個新的關卡面前,他們或許未具備足夠的能力及勇氣闖過去。在跑道旁的家長應如何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中道而止,家長又可以怎樣幫助他們重拾動力呢?

本次介紹的繪本《愛唱歌的恐龍》,講述一群森林中的恐龍如何迎難而上,越戰越勇。故事中的恐龍米莉原本擁有美妙歌喉,但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這天籟之音。一班恐龍好友為了幫助米莉,儘管五音不全,但仍不斷練習,希望能幫助她實現音樂夢,最後在米莉帶領下一起在森林引吭高歌,開展一場震撼心靈的音樂會。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也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挑戰,例如學習綁鞋帶、苦思課業上的難題等,孩子多次嘗試後仍然不成功,難免會感到氣餒,當家長看見孩子因挫折而變得沮喪消極,或許會感到不滿和失望,此時家長可先收起這種情緒,想想孩子此刻所遇到的困難,可能不亞於成人所遇到的那些難以達成的任務。我們眼中的小挫折,對他們來說可能如山大,此時家長需給予的,是陪伴與鼓勵,在難關面前需保持耐性和勇於嘗試,就好像米莉的恐龍好友們一樣,即使五音不全,通過反複練習也能唱出悠揚悅耳的歌聲。在過程中,家長亦可藉此培養孩子的耐性和面對挫折的韌性,不失為鍛煉孩子的好時機。

在教育孩子積極面對挑戰時,倘若父母眼見他們屢戰屢敗,也難免會生出消極的念頭,這時父母亦應當審視自身:平時在子女面前是否做到一個好榜樣?身為父母,在遇到困難時,是積極應對,還是退縮逃避?父母言傳身教,才是最深刻的教育。

書中除了教導我們要保持耐性、平心靜氣地接受考驗外,還帶出另一個重要的訊息:要懂得靈活變通。故事中的米莉失去動聽歌喉後並沒有絆在失意的泥沼中,而是轉念想到教她的恐龍好友們唱歌,完成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正如書中所言“別把焦點放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而是放在你有能力做到的所有事情上。”在遇到問題時,若用同一方法失敗多次以後,應該要嘗試尋找新的方法,以靈活機動的思路迎難而上,總勝於固守原有的狀態。

透過米莉成長的故事,除了學習積極面對困難和挑戰,逆風而行,以及互相幫助的精神,同時亦帶出珍惜友誼、樂於助人的美好品德。這些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重要課題,值得家長和孩子再三品讀。

愛唱歌的恐龍(The Dinosaur Who Lost Her Voice)

▸ 愛唱歌的恐龍(The Dinosaur Who Lost Her Voice)

編著者:Julie Ballard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小宇宙文化

出版年份:2021

逆行的勇氣 幽子

詩人,曾為雜誌編輯。常年閱讀,對澳門歷史、現代詩歌、古典文學、哲學尤有興趣,曾出版詩集。

逆行的勇氣

詩歌可以共鳴起各種情感。在這個發生巨變的年代,面對各種挫折和艱辛,就需要堅強起來。而雪堇詩歌中所流露的珍惜生命,或許能激發起一些勇氣。

《逆行》收錄了雪堇近年來的28首現代詩。總體而言,整本詩集貫穿了詩人在生活中“逆行(Retrograde)”的精神。其開篇作品中就有這樣的表態:“聽說女生都用紅色/男生都用藍色/我卻選了個深綠色的書包/卸下這世界的荒謬”,顯然地,詩人堅持以自己的生活態度生存於世界之中。

乍看之下,讀者可能有感詩人只是在故作驕態,不甘於隨波逐流。但若細心讀去,詩人與大眾的生活無異,同樣地如常工作、生活,只是其借以詩歌,把日常積存於內心的看法與感受表達出來。這從〈河蚌〉一詩中即能感受:詩人將人比喻為在河川中的蚌,其兩片外殼的閉或合,會影響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若不小心“把逾矩靠得太近”,則有可能把他人割傷。而詩人表明自己只想張開外殼,任水流沖刷自己,並讓時間去細數將會留下多少“珍珠”。詩人非但對落入世俗沒有反感,反而非常願意留在“河流”之中,任歲月細數自身的經歷。只不過,她想在人潮裏緊握着自己的靈魂,並喜歡以詩將之表達出來而已。

正因願意逗留在人群之中,雪堇的不少詩作其實充滿了對澳門的關懷與觀察,如其在〈途經三盞燈〉中流露出對水果攤販能夠維持經營的期望;在〈賭局〉、〈颱風十四行〉及〈過敏〉表達了在“天鴿”颱風時期及其後的感受,如:“樹蔭倒下之後/過敏症狀逢颱風休假復發/手機前的指頭頻繁抽蓄/風眼移近時小心失控”,詩中所說在“天鴿”以後對颱風的恐懼,不知讀者有否共鳴呢?

對於詩歌,讀者或許會覺得由於文字過於精煉,內容晦澀難懂,因而有所抗拒,一如〈詩人的自白〉中表明這是詩人天生的“蜿蜒”,會將健談“擱淺”。詩歌就像在河流中置上一塊塊礁石,讓語言變得如曲折緩慢的流水般彆扭。而詩人就這樣在洞穴中,一滴又一滴地累積起這些語言,向人們展現複雜的情感。儘管如此,筆者以為《逆行》的詩作風格仍然偏於淺白可讀,是適合普遍讀者的。在詩集中的大部分作品,詩句的連斷沒有使用過多技巧,表達較為直接。在通讀以後,筆者以為雪堇的詩歌就像一把美工刀,把其在生活中的觀察與感受,雕琢成自己的“棱角”,這些“棱角”展現出她雖一如普通人,卻於心中堅持故我,並以詩歌擁抱世界。在這當中,雖對看到的不公有所批評,對異常的潮流有所諷刺,但一切的緣起是出於對世界變得美好的憧憬,讓“無阻的聲音仍在穿梭/以倔強導航”。

在這個面臨艱鉅的時期,如心中迷茫時,不妨細讀一番詩歌,從細嚼文字之中沉澱下來,並借雪堇在“逆行”中展露的堅韌意志,重新喚起我們面對生活的勇氣吧!

逆行 : 雪堇詩選

▸ 逆行 : 雪堇詩選

編著者:雪堇

出版社:引文化

出版年份:2019

哲學的修辭家與現代性 雷徠

繪畫與影像藝術家、藝評人、策展人。澳門藝術雜誌專欄作家,並在內地藝術媒體撰稿。

哲學的修辭家與現代性

尼采的箴言式寫作讀者廣泛,在哲學家中被誤讀也最多。作為一個古典語文修辭學出身的思想者,他恰好實踐了馬克思所說的“哲學不僅要觀察總結世界,還要改造世界”這一信念。在他的時代語境裏,發揮特定作用的話術,換在我們的語境裏,非但不能為精神解毒、解魅,反倒容易附毒、賦魅。

實際上,《偶像的黃昏》和《敵基督》、《善惡的彼岸》等一脈相連,都是針對近代思想進程的史學著作。“偶像”與其說起基督教,不如說是滲透了世俗化(啟蒙)精神中的基督教/柏拉圖精神,如世俗的社會靈知運動一樣,非驢非馬的東西。尼采宣稱不反對耶穌,而是反對創造了基督教的保羅,他對此的見解實際上都照搬自圖賓根學派的鮑爾(如果不能說抄襲),鮑爾的研究,是關於早期門徒中,保羅學派和耶路撒冷學派的辯證張力問題。尼采只是實踐了修辭術,把原本內部研究的內容,賦予了“惡意”修辭。當他指責起,所謂“憎恨學派”,用否定性的心態做肯定性的思想建構時,他的口吻並不遮掩自己也有一樣的傾向;這,裏面就頗有“微言”的味道。

其實,只需理解一個大前提:現代性的世俗化運動,是基督教精神的各種內核變形轉移的產物——這一被尼采身後數代哲學史學家所普及的觀點,才能理解尼采真正要針對的是甚麼。當尼采讚許馬基雅維利的男子氣概的時候,他是在藉以反對馬基雅維利所代表的政治現實主義的對立面:簡單獨斷的理想主義;當他反平等主義時,他不是反對“人生而平等”,而是認為平庸價值對高尚價值的逆向淘汰。

反對“愛人如己”,因為太過沉重的愛不適合普及,而淺薄旗號下的“博愛”只會扼殺“真愛”的厚重。作為一個隱匿的思想學家,他恐懼着“無辜”的“自然人”對自然法的淘汰,既憎惡歷史目的論,又反感歷史實証主義指向的語境相對論。

歸根結蒂,他對抗着價值相對主義走向虛無主義的時候,既沒有客觀地擺脫對“虛無”的認知,也沒有完全擺脫情感上對“絕對”的偏愛,並且對自身內的矛盾並非不知,只是以高貴的謊言迴避真理,掙扎地自欺欺人。

偶像的“黃昏”是所有意識形態教條的“黃昏”,但理解到人趨向於絕對、趨向於教條的本能。最認真、最友善對待尼采的方式,無疑就是學會知黑守白的隱心,審慎而非挑毛病的修辭術,讓尼采看見黎明。

偶像的黃昏:或怎樣用錘子從事哲學(Götzen- Dämmerung)

▸ 偶像的黃昏:或怎樣用錘子從事哲學(Götzen- Dämmerung)

編著者:尼采

譯者:李超傑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

出版年份:2016

詩歌中的理性與感性 席地

作家、詩人、書法家。台灣、香港詩刊編委 。曾於台灣詩刊開設詩歌評論專欄。曾出版長篇小說。

詩歌中的理性與感性

中國藝文出版社出版的馮晏詩集《刺穿冰層抵達水(2015-2019)》收錄在姚風所主編的《點燈詩叢》之中。詩集共收錄馮晏從2015至2019年間所創作的65首作品,大多未在內地發表。我只見過馮晏一次,是在澳門文學獎頒獎晚宴上,我們並沒有交談,但感覺她是個很溫雅的詩人。她的詩歌包着理性的外殼,通過各種拆解、重組及置換,一個微小的切入口經過充滿物理性質感的思考跳躍成詩,她的感性藏在後面。她的詩歌中虛詞、長句很少,句子往往被切得很碎,詩歌的內在邏輯性很強。

翻開其中詩句,不難看見作品重視物理空間與事物的物理性、又充滿了哲學的思想,而背後卻是藏不住的感性,將這三者結合得微妙是很難的,看詩人在《住進森林》一詩中寫道:“住進森林,被不同畫風更迭,審美時高時低。一顆花椒樹,氣味古老,嗅覺時高時低。”馮晏的詩歌常有妙句,但也總因思考的嚴謹與被語言的推動,而出現了思考凌駕於美感的問題。如在“嗅覺時高時低”的後面,接的是“紅石地貌,高出曾經滄海,密碼層層覆蓋,白沙高出被時間覆蓋的巖漿、族群。”可見馮晏在此處的寫詩思維是從視覺切入、接着到嗅覺,如此豐富了個體的感知經驗後她便將鏡頭拉高,從高處往下看去,再轉到時間的問題。

然而,從詩歌的美感上來看,“密碼”一詞的出現是突兀的,筆者認為這三句被理性和語言推導出來的詩句可以不要,直接到了“我”的身上:“女主人半裸的青春肖像畫,掛在床頭,高出我的睡眠。”再遞進到物與時間:“幾幅手繪瓷片的青花與圖騰裏,驚現家族密碼及指尖。最後壁爐上,古老的手工枱燈也亮了。”而這裏的“家族密碼及指尖”中的密碼一詞也可刪去,變為“驚現出家族及指尖”。

可以說,馮晏的詩歌是通過精緻的思考而出來的,這一點尤為難得,她在語句上的雕刻技巧豐富,透過詩人的嗅覺,在現實視角中滲入微妙感悟或意象投射,透過天馬行空的想象描繪出當下指涉的本體,又以詩人自身獨有的沉穩理性,重新審視事物的本質,試圖消解詩歌流向濫情的趨勢,這是充滿勇氣的;然而,中間的空白與柔軟卻時有不足之處,當需用到些異質化的科技詞彙推導理性時,出現科技詞彙也難免偶有破壞美感之處。

但無論如何,馮晏的詩歌是具有打破常規、勇於嘗試的範本意義的,可以說通過閱讀她的詩歌,我們能看見一種嚴謹的哲學思維與複雜的修辭能力,在詩意中自帶着對日常、對内心、對經驗的探索,背後又隱隱透出女性的細緻感知能力,這在當代的中國詩壇別具一格,誠意推介讀者們通過此書,一探這位女詩人筆下獨特的意象空間。

刺穿冰層抵達水(2015-2019)

▸ 刺穿冰層抵達水(2015-2019)

編著者:馮晏

出版社:中國藝文

出版年份:2019

生生不息的舞龍文化 鄭偉力

澳門大學及澳門城市大學兼職講師;文章刊登於本澳報章和雜誌。

生生不息的舞龍文化

中華民族與“龍”的關係密不可分,炎黃子孫自出生起便是“龍的傳人”。“龍文化”的發展、演變及傳承從未曾停止過,更結合各地特色不停壯大。本書在此前提下,於澳門大學成立了跨三代人的研究小組,立足當下,以民俗學的角度,通過調查、考察和分析澳門舞醉龍、香港薄扶林舞火龍、馬來西亞柔佛新山華人社會及其舞龍活動。案例量雖然不大,但其跨越灣區連海外,地方歷史背景突出,對了解今昔“龍文化”傳播極具參考價值。

談起“龍文化”,舞醉龍可謂是極具嶺南特色的特別案例。舞醉龍最早見於明嘉靖年間的《香山縣誌》,並因為地緣發展有所變遷,今天本澳的“醉龍文化”,可追溯至歷史上聚居中山一帶的同胞定居本澳,因而把“醉龍文化”帶到本澳,直到2019年,澳門舞醉龍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這項中華傳統文化更獲重視。本書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一層層地從人類學的人口遷移、歷史學的文化傳承、民俗學的解構現象,把本澳“醉龍文化”淋漓盡致地清楚說明,為保護及傳承本澳龍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與本澳有一水之隔的香港,在近代歷史背景下雖然有不同程度的落差,但只要有“龍”的地方,便能找到共性,甚至可以說有中國人的地方,肯定會有“龍”的存在。“薄扶林”之名最早見於《新安縣誌》,其開村約在清嘉慶年間,此地歷經多變,前後有清初海禁、英人到來、日軍佔領及近代城市化進程……使其形成多元的社群聚集,而薄扶林“舞火龍”的習俗起源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由於龍自古以來便有記載具驅疫功能,自此人們開始以禾草和香枝製作成“火龍”,巡遊街巷,祈求祥瑞平安,逐漸形成風俗影響至今。本書詳盡地介紹了相關脈絡,更以現代的角度去探視中秋舞火龍活動,定性其是把村內與外流人口連結的重要符號,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帶出中華民族重視“家”與“根”的概念。

最後,本書以馬來西亞柔佛新山華人社會的“舞龍”活動為最終案例,目的在於帶出“龍文化”影響及其傳播之深度和廣度,詳盡地介紹了華人移居東南亞的歷史背景和原因,以及華人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如何求取生存空間,透過“舞龍文化”團結海外同胞。

由書本三個案例可以看出,“龍文化”的傳播早已超越地理國界,進入人類精神的文明層面。而這些影響不單滲透至華人社群,更走到地球村多元文化共融下,我們相信其未來之影響力,將不亞於本書當中所探討的三個案例,或許“三三不盡、六六無窮”,“龍文化”的傳播案例相信定必與日俱增,獲得全球重視。

中國龍文化研究 : 以澳門舞醉龍及其他個案為中心

▸ 中國龍文化研究 : 以澳門舞醉龍及其他個案為中心

編著者:鄭德華

出版社:三聯

出版年份:2019

史學入門的指路明燈 廖潤賢

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近年參與市政署“澳門古樹名木⸺一樹一故事”專欄的文章寫作,協助推廣本地古樹文化。

史學入門的指路明燈

由於學科性質和研究方法不同,與嚴謹務實、應用性較強的自然科學相比,人文學科向來予人寬泛抽象、空洞無物之感。的確,提起學習科學技術,人們往往與腳踏實地、探求真理等相提並論;而論及培養人文素質,不少人卻認為只是崇尚清談、不切實際。鑑於上述論調曾一度甚囂塵上,北京大學出版社於本世紀之初推出了“人文社會科學是甚麽”叢書,旨在以正視聽,推廣和普及人文學科的知識基礎和價值意義。

在該系列叢書之中,由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及其博士生周筱贇所著的《歷史學是甚麼》,是一本較為系統全面地呈現歷史學基本面貌的通俗讀物。在人文學科的眾多領域之中,不少人對歷史學的印象往往是老師在沉悶的課堂上照本宣科,與“死記硬背”劃上等號。誠然,鑑於中學階段歷史科的學習內容以知識性為主,加上課時有限,教師授課往往點到即止,學生在課上亦是走馬觀花,未能看清歷史學的完整面貌。

而作為一本面向青少年和文史愛好者的歷史入門書籍,《歷史學是甚麼》一書非常適合作為課外參考書目供學生閱讀,有助於青少年了解歷史學的基本輪廓。本書內容結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回答了“歷史和歷史學是甚麼”(What)、“為甚麼要了解歷史”(Why)、“怎樣學習和研究歷史”(How)的三大命題,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生動地解釋了不少枯燥難懂的學科專業詞彙,所引用和舉例的人物典故亦大都耳熟能詳,切合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程度。

雖然本書是一本通俗讀物,但並不代表作者因此而忽視了書本內容的專業性。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兼顧“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行文除了解釋概念和介紹術語以外,還圍繞章節主題加入了不少個人看法並穿插討論,尤其重視對史料真偽的分析批判,注意論從史出,引導和啟發讀者思考一些歷史問題的本質。

例如對於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作者在肯定其千古不朽地位的同時,亦提出合理的批判,指出其歷史的文學化傾向,會在一定程度上令客觀的歷史紀錄失真。對於名垂青史的唐太宗李世民,作者運用翔實的史料作考證,還原了其在“玄武門之變”前後弑兄逼父的事實,指出客觀的歷史研究要實事求是,不能為賢者諱。而論及在歷史上聲名狼藉、篡漢自立的王莽,作者亦指出傳統史學中“成者為王敗者寇”的書寫特點,一定程度上會令歷史人物的真實形象有偏差,在閱讀史料時應注意區分甄別。

總的來說,本書內容深入淺出,行文簡明精練,較好地兼顧了科普閱讀的趣味性和歷史著作的專業性。通讀一遍下來,使人感覺猶如醍醐灌頂,不僅可以供中學生升大選科時作參考閱讀之用,對於培育大學生人文素質而言,亦有所禆益。

歷史學是甚麼

▸ 歷史學是甚麼

編著者:葛劍雄、周筱贇

出版社:北京大學

出版年份:2015

兒童啟蒙 李澄

澳門大學文學專業碩士、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在讀研究生。於澳門報刊發表散文、小說、社評及與育兒相關的文章。

兒童啟蒙

本書作者莎賓娜.拉蒂瓦(Sabina Radeva),早年從事分子生物研究,後來學習插畫,目的是希望透過藝術將科學知識傳播給大眾。這本書是透過募資平台籌集資金,出版後獲得全球迴響,並且於多個圖書大奬中屢獲殊榮。

達爾文,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是演化生物學的奠基之作,他提出的“進化論”引起巨大爭議,為當時人們根深柢固的“神創論”帶來莫大衝擊。然而,在160多年後的今天,他的理論已普遍被科學界所接受,成為現當代人們對於生物演變的一個普遍觀點。《物種起源》是科學界的重要巨著,達爾文的“進化論”說明了物種如何隨着漫長的時間逐漸演變,然後進化成新的物種。儘管他未有解開人類生命起源的謎題,但我們透過他的理論,可以知道人類和猴子等靈長類動物都是從一個遠古的共同祖先開始,各自經歷不同的演化過程所發展出來的物種。

談及“進化論”,相信不少父母都會被孩子問過:“我是從哪裏來的?”、“生命是從哪裏來的?”等等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事實上,兒童對世界的好奇心就像火車上的蒸氣爐,為探索帶來動力,對於如何解答小孩子的疑惑,有人輕輕帶過、有人說笑話、有人胡謅亂道,亦有人想嘗試以科學的角度向孩子說明生物的演變。然而,如何對孩子說明“變異”、“天擇”、“適應”、“本能”等專業名詞與內涵,及其在生物演變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一系列的問題都讓父母頗為“頭痛”。其實,牛頓從蘋果跌落發現地心引力、達爾文從生物的差異提出“進化論”的經歷,都是源於他們對大自然的好奇,透過細心觀察,從而在平凡的事情中發現不可思議的事物。達爾文為了證實他的想法,在未有先進科技幫助下完成許多研究,前後花十多年時間證明他的理論,其不畏艱辛的氣魄與毅力都值得小朋友學習。

回到繪本本身,由於市面大多數與《物種起源》有關的書,都是以成人或青少年為閱讀對象來撰寫,為孩童寫的可謂少之又少。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都與“進化論”息息相關,如何啟蒙孩子科學知識,相信是作者力求達到的目的之一。在繪本裏,作者不但將原書中的重要觀點,以簡明扼要方式,改寫成小朋友可以理解明白的內容,更配以全書生動別緻的插圖,讓孩子透過閱讀繪本,從而概念上認識形成“進化論”的背景。隨着科技發展,或許達爾文的一些想法已經不完全正確,作者亦在繪本中適當附錄了現時的知識點作為補充,例如DNA與基因等。總括而言,這本繪本適合6歲以上的孩子在父母陪同下共讀,倘識字量達到小三或小四程度,父母甚至可以交由小朋友自行閱讀學習。

生物變變變:達爾文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 生物變變變:達爾文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編著者:莎賓娜.拉蒂瓦(Sabina Radeva)

譯者:林惠嘉

出版社:林惠嘉

出版年份:2020

如詩歌般浪漫的一生 蘇兆偉

前“戀愛電影院”特約影評人,現為藝術雜誌專欄作家。曾投稿港澳報刊、網絡媒體。現時於澳門從事影視相關工作。

如詩歌般浪漫的一生

筆者對於樹木希林的最初印象是在電影《比海還深》。她在裏頭悠然自得的演出,完全演活角色之餘甚至令人不覺得她在演戲,而是單純做回自己──一位渴望身邊至親都能得到幸福,但凡事都不予強求的母親;雖默默承受着“後期高齡者”獨有的寂寞,但仍能心如止水,享受生命餘下的歲月,相信世間一切自有定數。

基於偏愛是枝裕和導演,筆者經常在電影中看到樹木希林的身影,從《橫山家之味》到《小偷家族》,他們一共合作了六部作品,雖然這幾部戲筆者都看過不止一次,但對她的認識還是僅限於其演員的身分。直到2018年的夏天在網上看到關於這位國寶級演員離世的消息,才想要更深入了解她的傳奇人生。

樹木希林生前接受過眾多訪問,話題不外乎生老病死,尤其在證實罹患乳癌之後,彷彿每個人都好奇她對人生的看法。《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從她的所有訪談之中,提煉出120則精選語錄,根據不同的階段分為8個章節,涵蓋了工作、生活、家庭、生死等嚴肅議題。

書中這位歐巴桑與平常人的價值觀可說是截然不同:“你應該這樣,不可以那樣,這樣做是錯的……在這些規定之中,人就無法長大了。”與丈夫結婚一起同住兩年後,他們便一直分居數十年,並不是說感情不好,而是為了保留各自的獨特性,所以互不干涉各自的生活;對於子女,她保持一段適當距離,不干預對方,自己亦保持我行我素的生活方式。在演藝上,她全靠一台電話答錄機來接洽工作,自己處理工作的所有瑣事,覺得處理不來就拒絕,隨心所想。對於疾病,她竟然把癌症看作是一種幸運,認為這比起突如其來的驚嚇要好得多,可以緩緩地安頓一切,甚至還覺得身體能與疾病共存是一件趣事。快樂是客觀的,唯有全心投入,事情才會變得有趣。“有趣”比快樂更重要。

閱讀樹木希林的人生箴言,使筆者腦洞大開,仿似重獲新生,她的一生就如詩歌一般浪漫。“人生在世,若不覺得有趣,就很難走下去。”人生當然苦,正如她在電影裏飾演的角色,大多都是悲慘人物,而她的真實生活亦是處處不順遂,若能學習到半點她的豁達樂觀,人生可就簡單得多了。《比海還深》裏的一句對白令人印象難忘:“我的人生就算怎麼糟糕,都是我的人生。”我們能夠選擇的實在太少,執着無法控制的事,煩惱就會變得千絲萬縷。希望讀者們每當遇到挫折時都能想起這本書,提醒自己,其實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

此書的每一頁字數均不算多,若是加快閱讀速度,一小時絕對能夠看畢。可是只要細嚐字裏行間的意思,當中的睿智、從容和堅強,顯然是經歷過人生百態而悟得的結果。對想要了解樹木希林的讀者和觀眾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途徑。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編著者:樹木希林

譯者:藍與析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份: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