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的結局 吳家強(Chris Ng)

香港資深媒體人及電影編劇,電影雜誌《PATTERN》總編輯,過去曾擔任《Men’s Uno》雜誌主編,劇本作品包括《東京攻略》、《武俠梁祝》等。

未完的結局

因為冒出了美劇版本,引發我想要重溫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這本未完成遺作《最後的大亨》的興趣,慶幸台灣“野人文化”早有遠見地交出首次中譯本,讓我在英文原版以外多了更妥貼的選擇,全書嚴謹而富有感情的描述,配置充滿情懷的裝潢,為老故事還原本來氣氛。

相對受眾熟悉,行文流暢佳句處處的《The Great Gatsby》,這部只完成了不到六十巴仙的作品,我認為需要用閱讀一部“過程作品”的態度去進行,表面上是閱讀一個描寫知名電影製片家愛上酷似逝去妻子女子的故事,但我得承認自己更想透過這些章節片段,去瞭解作者本身在人生最後階段的種種。文句之中的各種落魄,卻又懷抱天真自信的執着,去理解他在創作過程的狀態和意圖,我感受到的是每一個段落的字裏行間充斥着快感與折磨,比他任何作品來得更為濃烈。

即使這様,費茲傑羅信手捏來的比喻,便是花開處處。較他的之前的作品,這些比喻往往不期而至,如同劈開雲霧的閃電,讓人眼前一亮之餘,也有莫名的心驚。是那種無法推測作者究竟是如何交出這般絕妙比喻所產生的微妙感受,他已經是一頭痛入心扉骨髓,步向黑暗的漂亮動物了。尋常事物在費茲傑羅筆下都被賦予全新的內涵。路燈,草地,一滴清晨從窗戶滑落的雨滴,桌上的紙,主角眼睛不經意掃過的路人,組成把讀者帶往上世紀三十年代阿美利堅合眾國的元素。殊不知原來那個年代的所謂真實性:每個人所嚮往的權力、金錢、色慾,放諸任何年代都是一樣的。

費茲傑羅終其一生都在進出各種經典與垃圾、名留青史與遺臭萬年、道德與罪惡、藝術與商業的殿堂之中。他知道所有愛情都帶着諷刺,他總是能發現那其中隱藏的交易,同時卻又浪漫至上地,在虛幻中找到了他實在的愛情信仰,如同他筆下的每個主角,等他想要尋回或終究尋回的時候,卻被抓到了地獄或天堂。 這一次的主角無疑不曾墮落,即使他在事業上遭受各種嚴苛的挑戰,還是舉止高雅,從容不逼,可是,在他種種人生挫折中,妻子的死亡與新戀人的離開,給他帶來的痛苦依然是最大的。

在現實世界,即便妻子賽爾妲(Zelda Sayre)已徹底精神崩潰,費茲傑羅依然相信愛情才是人生最大救贖的可能性。相信這和他在人生最後的三年,尋找到了另一段愛情有關, 電影及劇評人謝拉格拉姆(Sheillah Graham)陪伴費茲傑羅走過困頓的三年,她就像過去的賽爾妲,這正是小說裏新戀長得極像逝去妻子的原因。

如果費茲傑羅沒有那麼早去世,他和妻子賽爾妲及新戀人謝拉格拉姆的故事,又會有着怎樣的結局呢?會否改寫了這本未完成作品的結局?

最後的大亨

▸ 最後的大亨

編著者:F. Scott Fitzgerald

譯者:黃福海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年份:2014

SYSTEM:嚴肅時尚 愛米

大陸資深媒體人及策展人,開設公眾號MAGMANIA書寫雜誌評論,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

SYSTEM:嚴肅時尚

“服裝即政治”。服裝從最基本的遮身蔽體功能,逐漸演化成個體與族群的身體政治學,與性別議題、身份議題、環保議題等社會文化產生緊密聯繫。以“服裝”為切入點,可供討論的點非常多。然而,過去二十年,以各種時裝片來填滿頁面的讀物泛濫,時尚類雜誌長期缺乏營養,成了即閱即棄的代表。近年,終於出現一股清流,比如英國的《System》、《Vestoj》等雜誌,以深度的時尚文化訪談為主,從具有批判性和思辨性的角度,來探討時尚產業及其背後所緊密相關的社會、經濟、文化以及審美等方面,為長期被詬病為“膚淺”的時尚圈注入思考的力量。

《System》編委會的四位成員都有着一定的時尚媒體從業經驗。Alexia Niedzielski與Elizabeth von Guttman搭檔工作數年,他們將環保及注重社會責任感的主張,注入到其參與的時尚類雜誌之中,比如 《Above》、《Ever Manifesto》及《Industrie》,他們也為時尚品牌擔任顧問,合作項目。另外兩位編輯成員,Jonathan Wingfield是時尚雜誌《Numero》的前編輯,Thomas Lenthal是藝術情色刊《Paradis》的藝術總監。“時尚是一個有趣的媒介,可以通過它來傳播ideas,它所觸及的東西極為廣泛,並且擁有不錯的預算。這是促使我們創立《System》的原因。但是,我們並非僅是時尚人士,我們擁有更為完整的生活。”Alexia曾如此解釋到他們與時尚圈的關系。

從2013年創刊開始,編委會成員們頗為豐富的人脈資源,加上每期雜誌達10萬美元的製作預算(來自Alexia與Elizabeth為時尚品牌做項目顧問的收入),使得《System》雜誌能不斷邀請到全球時尚產業中的核心人物們,進行深度采訪和圓桌對話。雜誌不僅讓Miuccia Prada、川久保玲等老一輩設計師們直抒胸臆,還適時抓到備受矚目的設計師,比如彼時剛從Balenciaga卸任的Nicolas Ghesquiere、從Dior卸任的設計師Raf Simons等,反思時尚產業的規則。除此之外,針對時尚業的發展趨勢,雜誌也主動去促成業界交流,比如邀請知名精品買手店Colette的店主Sarah Andelman及Dover Street Market的掌門人Adrian Joffe,圍繞實體空間體驗及線上購物興起等話題進行對談⋯⋯不論是關注時尚還是當代文化的人,都可以從這些長篇幅的文章中,得到啟發與思考。在時尚產業持續僵化,時尚變成嘩眾取寵的娛樂,媒體及資訊亦成速食的今天,《System》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在短短幾年內,一期發行量達五萬,同時獲得了豐厚的廣告投放。2016年,《System》由知名文化人、出版人洪晃引進中國,出版了中文版。

大視野System

▸ 大視野System

編著者:出品人:洪晃

出版社:湖南人民

出版年份:2016

《奇蹟之屋》:一個關於故事的故事 陳力行

台灣大學歷史系及社會學系畢業,英國約克大學歷史碩士,專長是性別史和敍事研究。曾擔任記者,現為中學教師。

《奇蹟之屋》:一個關於故事的故事

賽茲尼克的新作《奇蹟之屋》,齊集了一部少兒文學(middle-grade,對象年齡為8-12歲)所能有的各種票房毒藥:厚達八百頁;前半部由灰沉鉛筆畫組成,談的是歷史;下半部則塞滿了文字,談的是哲學。然而此書出版時卻橫掃多個暢銷書排行榜,這都得歸功於作者說故事的獨特技巧。

賽茲尼克以圖文交替的手法呈現故事。他在談到自己的鉛筆素描時,曾說過自己喜歡畫光,因此善於畫影。於是,翻開《奇蹟之屋》的第一頁,裏面會湧出1766年某個晚上的茫茫夜色;在海中央的捕鯨船散發着柔和的微光,卻在數頁之後沉沒了。唯一生還的小男孩獲救後,流落到倫敦一家戲院打工,還收養了一個嬰兒,從而發展出一個延綿百年的戲劇世家。作者以傳統的編年式敍事串連這些繪圖,卻棄用教科書式的全知視角,反而故意突顯鉛筆紋理,讓圖畫看起來像某位目擊者在事發當下用鉛筆忽忽完成的草稿。因此,當插圖中止在大火包圍劇院的一刻時,讀者們會忍不住覺得,描述後事的圖畫肯定是存在的,只是被賽茲尼克收起來而已。

然而作者決絕地在作品的中段,把我們全推入純文字的世界裏。於是在1990年的倫敦雪夜裏,我們和逃學的小若瑟一起撞進了亞伯特舅舅的家。現在我們必須倚靠想像力才能在字裏行間重組那夜的漆黑、屋內的爐火、以及維多利亞時代的客廳陳設了。然而文字留下的空白卻更能製造劇情的懸疑感:舅舅為何發瘋似的要讓全家的擺設乃至吃剩的食物,全都保持原封不動?而當我們讀到若瑟從大屋裏翻出各式各樣塵封多年的古老畫像、信件和劇場目錄時,一種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我們不是早就在那些鉛筆插圖裏看過這些舊遺物了嗎?不是早就像約瑟那樣翻閱着那些充滿質感的史料,努力重組段段已逝往事嗎?這裏,作者先以圖文交替的方式,打破以圖輔文的童書傳統,再在故事的某個點上把它們重疊起來,使讀者感受到不同的敍事手法如何剝開同一客體的不同面向,以及自己在當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然而作者的野心不限於此,他向小讀者提出一個世紀大哉問:故事到底有甚麼用?當若瑟發現自己重組出來的“家族史”不只和自身的家庭毫無關係,而且全是舅舅和他已過世的同性情人虛構出來時,我們也忍不住和他一起感到失望。可是,喂,等等,我們正捧在手裏的這本磚頭書不也“只是”個故事而已嗎?它所產生的巨大真實感,到底來自何處?這問題對作者自身同樣意義非凡:就像亞伯特舅舅用故事串連那些自己撿回來的爛銅爛鐵撿那樣,賽茲尼克不也是用各種敍事手法,把大家原以為沉悶無比的元素砌成一個個充滿歷史感和哲學意涵的故事嗎?故事和事實同樣都是真實的。當舅舅這樣告訴約瑟時,幾乎可以肯定,這是賽茲尼克為自己的作品所下的註解。

奇蹟之屋

▸ 奇蹟之屋

編著者:布萊恩‧賽茲尼克 (Brian Selznick)

譯者:周惠玲

出版社:小天下

出版年份:2016

一腳妙傳現在進行式:讀《足球帝國:一窺英格蘭社會的華麗與蒼涼》 陳玠安

生於1984年,台灣花蓮人。著有《那男孩攔下飛機》等散文集。曾獲台積電青年書評獎首獎。曾任《gigs搖滾誌》與《BARK音癡路》音樂雜誌主編,“金音創作獎”評審。現為專職作者/編劇/策展人。

一腳妙傳現在進行式:讀《足球帝國:一窺英格蘭社會的華麗與蒼涼》

若你是鐵桿足球迷,一定明白這種感覺:不管自己的球隊落後多少,一定把一場比賽完整看完。哪怕這會嚴重影響接下來日子裏的情緒,真球迷,就是不離不棄。電影《猜火車》的標語“選擇人生”(Choose life),你得先選擇球隊,才選擇人生。每一次的比賽,都是人生的延續。

這樣的情感,在尼克洪比(Nick Hornby)的《足球熱》(Fever Pitch)中,一清二楚。當年中譯本出版時,叫人憂喜參半。喜的是居然能夠在台灣這足球沙漠,讀到洪比的字字珠璣,憂的是,因為所描繪的時空情境有點兒遠,雖為佳作,共鳴難尋。

運動與文學的連理,理應是跟“推理“、“歷史”、“傳記”等類型文學一樣被看待。“我不懂運動,所以我讀不懂。”不——當《魔球》這樣的書籍能跨越籓籬,甚至被拍成電影,不會有人說他只是一本“運動書”。本來就不該如此。

如果一項運動的延伸可以成就歷史、文化與私人情感的關照,足球,是一個題材,一扇門,而不該是門檻。

讀着《足球帝國:一窺英格蘭社會的華麗與蒼涼》,我對“門檻”更有了新想法。這本書的地位,應跟《槍炮、病菌與鋼鐵》、《製造音樂》、《誰控制了總開關?》、《娛樂至死》等書放在一起。理所當然的,這些著作都可各自被分到印象中的區塊,但更適合陳列在並不算新穎的概念,即是“當代”與“跨界”(聽起來非常討喜,不是嗎?)當閱讀因為題材而壁壘分明,生在當代文明裏的人們,便缺少了多元,從而更難培養自己的視角。

《足球帝國》中,汗牛充棟,旁徵博引,親訪球場,爬梳球隊與城市的歷史,功力無需贅言,最棒的是,原著完成於2014年,據書中內容,中譯本看似又有跟上新的增修。這是“我們的年代”,我們熟悉的故事。對所有英超球迷而言,最粗淺的年代辨識,是英格蘭足球聯賽改制為超級聯賽。這本書對於英超發生後所帶來的正反效應,凡這二十年內方才開始投入的球迷,一定能夠取得/投射自己的情感。當英超成為世界最具經濟規模的聯賽,作者透過寫實論述,分析其中的幻滅與升起,類似“足球不是一門生意”這樣醍醐灌頂的字眼,敲擊了我這英超迷的想像。

一如足球的攻守流動,作者與讀者的關係進階累進。有千百種讀法,讓自己找到角度,攻入記憶球門。這本書的到來,對於「想太多」的足球迷來說,真是福音。文化輻射出的影響力千百種,作者針砭之餘,平衡報導極好,始終將鏡頭拉高於整個英倫浮世繪,談新世紀人性與聚落的啟示錄。筆觸裏的文學造詣,風格化的拉抬了閱讀性,一如足球賽傷停補時的進球,在閱讀結束的瞬間,格外的致命而美好。你知道,一個好的進球絕非偶然;一本這樣的書籍,亦如是。因為知道了故事的真實面向,更慶幸於自己生為球迷。

足球帝國:一窺英格蘭社會的華麗與蒼涼

▸ 足球帝國:一窺英格蘭社會的華麗與蒼涼

編著者:大衛.哥德布拉特(David Goldblatt)

譯者:韓絜光

出版社:商周

出版年份:2017

這就是爵士樂……嗎? 小樹

現為《The Big Issue》(大誌)專欄樂評、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見證大團誕生系列總策劃。

這就是爵士樂……嗎?

我們並不總是知道事物如何成形,比方愛情。又是如何以及何時產生歧異,導致分手。

爵士樂亦然。

儘管它的起源與族譜大抵都已整理得很清楚了,可它與搖滾樂一樣,在時代裏給人不只看衰,有時還判了死刑。散落在各處的這類提問,通常帶着八成的認定,發話者根據各種在當代環境裏撿拾的線索,比方風格的轉變,流傳度與談論的方式,做出瀕死或滅亡的價值判斷。可愈是有人如此認定,愈是有人要揭竿而起改變之,革新之,變形之,再生之,同時基本教義派勢必也會站出來,厭惡之,反駁之,捍衛之,正名之的力道也愈強。

從戲子到爵士樂,從練家子到改革者,美學的異議與觀眾的位移,只要是有個龐大祖產可考掘甚至是吃豆腐的行業,派系之爭從來沒有少過。

帶着這樣的準備心情,讀起馬沙利斯的這就是爵士樂,迎面而來還是一拳。

爵士樂迷鮮少有不知道他對前衛爵士之深惡痛絕,書中直接稱之難以理解,可又忍不住想看他怎麼說。老實說,聽他講小時候的故事還挺有趣,透過幾段故事往復鋪陳他的愛情是如何成形,但長輩的人生自述,目的多半沒有這麼簡單,在他偶爾穿插的教訓底下(比方第四章演奏的要件與感受,他直接挑明大多數人聆聽的音樂都是由業餘程度甚至對音樂一無所知的人演奏的,並表示這不是批評,只是陳述事實),似是要取得一個資格,一個他因為有此經歷所以能蓋棺論定(又是死亡意象)的資格,關於他認為愛情,喔不,爵士樂是甚麼。

再翻到本書的第六章,大師的教誨,更像是他對歷來大師的一一點評,通過這個方式,給自己的發言找到一個位置,更重要的,是再次確認愛的範圍。愛是有範圍有標準有其不可動搖的本質,這點顯然他是堅信不疑的,也唯有如此堅信才能繼續護衛着他的愛情他的家。

在這範圍之外的呢?顯然不能問他。

的確不少後進實驗之作離開了藍調離開了那個時代隨之舞動的身體,一如當代對家的定義,爵士樂亦在產生巨變。價值觀碎裂重組的時代怎樣生活才算正確的人生觀,這惱人的提問大概與這書給人的霸氣感相符。

在某個點上我們會感謝他的教導與貢獻,然後與他分手。

這就是爵士樂:溫頓・馬沙利斯的音樂與人生自述

▸ 這就是爵士樂:溫頓・馬沙利斯的音樂與人生自述

編著者:溫頓‧馬沙利斯、傑佛瑞‧沃德(Wynton Marsalis、Geoffrey Ward)

譯者:Chris

出版社:大家

出版年份:2016

笑不出的快樂 林格

八十後,澳門土生土長。初哥插畫師,抽屜內有一堆鉛筆,也有一設計學士學位及一文化產業管理碩士學位。長年對生活過敏,偶爾文藝、偶爾毒舌,寫文字,亦畫插圖,作品散見於本澳報章雜誌。www.facebook.com/boxlam1989/

笑不出的快樂

我說,凡是創作都是快樂的。好友聽後傳來一萬種反對的理據,我把目光轉向另一好友,好友抬頭望天,說創作根本不存在快樂與否;可我依舊固執,反覆念着創作不苦,創作不苦……才發現自己的聲音細碎得連耳語也算不上。

“在山間迴響的煙火聲蓋過了我的聲音,我對渺小的自己很失望,但我之所以沒有被逼到絕望,只因為我對大自然與煙火抱有最崇高的敬意。”

《火花》的故事始於熱海的煙火大會,夜空中,火樹銀花完全蓋過了搞笑藝人德永的表演,前輩神谷用自己的方式替德永向冷漠的觀眾出了一口氣,自此德永入了神谷師門,條件是要替師傅神谷撰寫自傳。獲第153回芥川龍之介獎的《火花》不乏文學性的表述,但說實在,早段的故事節奏真的很……慢……,不斷在兩人耍廢的日常生活裏,穿插大量對表演的反思,試圖扣問創作的本意,有一瞬間,我忘了自己讀的是本小說,都快要拿起筆劃重點了。

“就算是最堅持自我的發明家或藝術家,當面對的對象是小嬰兒時,又有幾人能夠完全不改變自己的作品。”

面對哭鬧不停的嬰兒,神谷選擇用自創的打油詩逗嬰兒笑,德永卻選擇了一般人會裝的鬼臉,這恰好點出了二人創作觀上的差別,故事亦隨之進入主軸,德永順應時代的需求,改變外在形象後嶄露頭角,而神谷繼續堅持貫徹自己,在算不上是女友的真樹小姐的接濟下度日。原本影像重疊的兩人,不知不覺間走出了兩條不同的軌跡。

“你一直在逗人笑對吧?那等於是培養出一種很厲害的特殊能力,就跟拳擊手的拳頭一樣。”

日子一長,好像只要一個小岔就能把人分散到很遠的地方,極其迷戀神谷的真樹終於遇到真愛,神谷和德永師徒二人再會面時,一向不屑模仿別人的神谷,穿起跟德永一樣的上衣,頭上頂着跟德永一樣的白髪,神谷當日反對德永做的,如今自己全都做了。《火花》有一種越讀越痛,越讀越真實的魔力,真可惡,而更可惡的是越往下讀,越會發現早段所出現關於創作的探討極為重要,要不是有了那段時光,往後發生的事根本不值一提,那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亦只會淪為譁眾取寵,正因為那段載浮載沉的歲月存在過,被結局所擊中的痛才如此令人信服。

“他存在,心臟在跳,在呼吸,在此處。神谷先生吵吵鬧鬧地以全身全靈活着。只要還活着,就不算是悲劇。我們尚在途中,今後仍要繼續。”

原以為《火花》只是治癒系日劇《你只想住在吉祥寺嗎》的小廣告,但多得劇中的置入,好讓我讀到一個敲動內心的故事。回頭看看被自己惹怒的好友,忽然明白,我就是偏激到所有人說你痛苦我也要說你快樂,那些任性,狂傲,自以為是……我通通都認了,作為同路人,我就是要把你當成快樂的創作人,繼續沉迷這種笑不出的快樂。

火花

▸ 火花

編著者:又吉直樹

譯者:劉子倩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年份:2016

你的西瓜從遠處看又連着誰的根 鄭奮

職業選書人,業餘寫作者。

你的西瓜從遠處看又連着誰的根

愛讀小說的人,大概有幾種情緒,一口氣讀完一個完整的故事,看男人女人如何降生,一方母或父早亡而一方同床異夢平淡如水,其間夾雜兩代情感投射,於青梅竹馬之際離別,重逢於海水火焰之間,讀的人完全沉浸其間,幻想若是自己會做如何抉擇,執念點的怕是會把情境延續到夢裏,甚至短短的午睡。無疑,我愛看這樣的小說。雙雪濤《平原上的摩西》第一篇就帶來足夠多的閱讀驚喜,多聲部的敘述被一種更強大的暗示推行,一顆火花點燃陌生人的情愫,更遠背後那不動聲色的默許來自歷史,年少的人們牢記簡單的承諾,要把兒時的火苗做一場焰火,燒的高高的,火做的聖誕樹也繞進成人世界,人們都在做着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只有摩西是被選中的,“我不把湖水分開,我把這裏變成平原,讓你走過來”。

還有一種也很典型,讀着讀着就開始自由聯想不受控制,比如“你媽走的時候連家都沒有收拾……早上吃過的飯碗還擺在桌子,菜都凝了……無論甚麼時候,用過的東西不能扔在那,尿完尿要把褲門拉上”,此類聯想未必直指真實經驗,它連接着一種更深遠的記憶。但文本還是被你的經驗私自拉長,它開始自我複製,“我和父親都有一顆痦子長在眉毛尾處,上面還有一根黑毛。我們二人都得了黑毛的綽號……十五歲的我也有了自己喜歡的女孩,頭髮短短,屁股有點翹,笑起來嘴裏好像咬着一線陽光……沒有人把我當孩子,城裏的棋手提到黑毛,說的是我,傻掉的父親很少有人再提”,我們也都有一個朋友安德列,他一個人圍着牆角就能造出一個世界,拿簡易的自製反光鏡洞悉一切成人的秘密。他們有着相同的樣子,穿初中時候的校服,幾乎沒怎麼長個兒。在我痛哭的時候,被人圍着一個也不認識,和尚讓我叫來父親,欺負孩子你不對,輸了你就多叫一個爸,輸了一輩子就有人和你下,父親走後,你的棋平庸了,安德列從精神病院出來,大字報的透明膠還在他身上,別哭,我在這兒呢。

父親和安德列讓一整個下午都恍恍惚惚,你不確定剛才讀的還算不算小說,他們的結束也沒有出現平原。據說生活與小說中間總有一層膜,只是材質不同,有些堅硬如鐵,有些過於透明,你夾在中間被相互呈現的暈暈乎乎,直到有只冰涼的小手捂住眼,讓你猜猜我是誰。有句話叫後腦勺沒長眼,是好事兒,長了眼就沒法走道,但你我知道,有這樣的兩個人,我們以後所有的偏離都顯得不那麼沒心沒肺。

雙雪濤在最後的跋中寫過,“外公去世前,給我買一個大西瓜,翠綠非常,我看見他從遠處懷抱西瓜走來,面帶微笑,似乎西瓜的根蒂就長在他身上。”我十分喜歡這句話,一個大西瓜,翠綠非常,這一定是個好小說,但從遠處看,我更愛它的根蒂連着一個老人。

平原上的摩西

▸ 平原上的摩西

編著者:雙雪濤

出版社:百花文藝

出版年份:2016

在荒謬中取暖 黃詠思

曾在報館擔任記者和編輯,現為自由文字人,閒時做刺繡,在繪本書店打工。

在荒謬中取暖

荒謬,有時是另一種天馬行空。日本已故童書作家寺村輝夫及繪本大師長新太的作品大概讓大人覺得荒謬可笑,二人共同操刀的繪本《來!煎一鍋大象蛋》正是如此,不按理出牌的古怪情節卻讓不少人為之着迷,1984年初次出版便深受大人小孩喜愛,30多年來依然是一部經典之作,而中譯版亦於今年推出。

有“無厘頭大神”之稱的長新太生於1927年,2005年逝世,多產的他曾繪畫超過400本童書,畫風不難辨認——用色簡單,大片的色塊鮮明大膽;童趣的筆觸、簡潔的構圖也貼近小孩的感官和視角,如《橡皮頭蹦太郎》裏蹦太郎在粉紅色的天空裏衝撞、《高麗菜弟弟的星期天》裏的巨型貓咪無不令人佩服其想像力。若你喜歡怪人,那必定會愛上長新太。

《來!煎一鍋大象蛋》以藍、綠、黃三色作主調,躺在芸芸繪本堆裏不算突出,不過總是看得小孩哈哈大笑。書名乍看之下沒甚麼可疑之處,一邊翻書一邊才猶豫起來:“大象⋯⋯好像不會生蛋?”是的,故事講述國王喜獲麟兒,愛吃蛋的他決定廣邀全國上下一同吃煎蛋卷慶祝,可是國家卻沒那麼多雞蛋供應給全國人民啊!國王忽發奇想,既然雞蛋很小,那麼,大象蛋該很大吧?找來大象蛋烹製出全國最大的煎卷蛋不就行了嗎?任性的他下令大臣和士兵四出尋找大象蛋,還要建造一個比大象大兩倍的平底鍋、比一座小山大兩倍的爐灶。大臣帶領着一隊士兵翻山越嶺,途經一間村中小屋時,向小孩詢問到底哪裏有正在孵蛋的大象。小孩偷笑,但沒說出真相,反而指出大象的棲身處。一行人按照指示繼續走,但只看到小象一隻,最後只好把小象運送回去。在漫長的過程中,大臣才猛然驚醒,大象不生蛋!

跳躍式的表現手法、抓不着頭腦的脈絡是寺村輝夫的拿手好戲,別樹一幟的風格前衛大膽,被奉為日本兒童幻想故事作家的代表。他比長新太年輕一歲,二人在同年分別去世,大概冥冥中就有着微妙的默契,因而共同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之作,如“國王系列”裏另一部作品《愛說話的荷包蛋》,國王不小心放走籠裏雞卻賊喊捉賊,以為講大話沒人知,原來荷包蛋默默洞悉一切。最後,秘密沒被拆穿,與其指摘說謊是不對的,作者選擇給予國王下台階,一笑置之。

《來!煎一鍋大象蛋》同出一轍,寺村輝夫沒打算講一個寓言故事,也無意教育小孩大象是胎生還是卵生。大象不會生蛋,明明是常識,可就是沒人發現這件事或揭穿事實。我們有時也會依循錯誤的方向不斷走啊走,固執地把“真理”抱實不放,這是如此荒謬卻又如此貼近現實。作者認為,為甚麼不可以輕鬆的方式面對?去到故事結尾,他也沒有責怪誰是誰非,反而以小象與小王子開開心心地生活下去作圓滿結局,再一次說明錯誤是可以被包容的,溫暖而有力量。

來!煎一鍋大象蛋

▸ 來!煎一鍋大象蛋

編著者:長新太

譯者:游珮芸

插圖:寺村輝夫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年份: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