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_白庆之 图片_白庆之 插画_陈可晴
阅读之城,以书为伴。如朱熹所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年度,文化局公共图书馆以建设“阅读之城”为目标,推出适合不同年龄层、多元化的计划,包括“婴幼儿阅读有礼计划”、“悦读家FUN亲子活动”、“‘悦’读学生奖励计划”及‘悦’读校园嘉许计划”,激发婴幼儿及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同时增设“宝宝书吧——婴幼儿亲子阅读空间”,为亲子打造温馨、舒适的共读环境,藉此以不同方式让市民与阅读连结在一起,营造更浓厚的读书氛围。
文字_白庆之 图片_白庆之 插画_陈可晴
阅读之城,以书为伴。如朱熹所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年度,文化局公共图书馆以建设“阅读之城”为目标,推出适合不同年龄层、多元化的计划,包括“婴幼儿阅读有礼计划”、“悦读家FUN亲子活动”、“‘悦’读学生奖励计划”及‘悦’读校园嘉许计划”,激发婴幼儿及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同时增设“宝宝书吧——婴幼儿亲子阅读空间”,为亲子打造温馨、舒适的共读环境,藉此以不同方式让市民与阅读连结在一起,营造更浓厚的读书氛围。
终身阅读,始于儿时。文化局公共图书馆于今年推出“婴幼儿阅读有礼计划”,向未满24个月且合资格的本澳婴幼儿派发阅读包,为亲子进行共读时提供阅读资源,自计划推出以来获家庭欢迎。作为家长的张凯仪,亦于早前带同儿子前往文化局公共图书馆一探“阅读包”的知识宝库,为亲子时光添加趣味。
张凯仪认为共读有助培养孩子探索新事物。
张凯仪表示,闲暇时间喜爱带同儿子到图书馆,寻找适合他的书籍,然而儿童读物包罗万有,有时难以作出筛选。是次收到的“阅读包”,不但为孩子的各个年龄阶段量身提供合适的书籍,且读物内容贴近儿子的认知能力,是亲子共读的“好帮手”。对于如何与孩子共读,张凯仪分享道,事前她会先自行阅读和消化内容,然后才与儿子分享,过程中会构思如何增加不同的趣味元素,例如打开“阅读包”时,会营造一种“打开礼物”的感觉,大家一同探索内藏的“宝藏”,勾起孩子的兴趣。
张凯仪透过与儿子“寻宝”的方式,为打开“阅读包”添加趣味。
共读成为亲子之间的独特时光,也为张凯仪和孩子创造了甜蜜的成长回忆。“例如阅读包中有一本书是关于生活用品,每当他看到书中的不同物品时,都雀跃地牙牙学语,十分有趣。或是看见书中的某样食物时,我们也会跟他说:‘我们刚刚一起吃过了’,藉此与他分享彼此一起经歷过的琐碎事,并大大提升孩子对事物的认知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氹仔图书馆自2015年运营至今,不仅提供了全年龄层的阅读体验,亦特意为婴幼儿孩童和家长设置专为儿童而设的洗手间、育婴室、婴儿车停泊区等,致力为亲子共读提供安全又美观的阅读空间。为持续优化亲子阅读体验,今年氹仔图书馆增设适合0至18个月亲子使用的“宝宝书吧──婴幼儿亲子阅读空间”,从空间佈局到软硬件设施,均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各位小读者,陪伴大家成长。今天,就请各位读者跟随本篇文章的脚步,看看空间内有哪些具吸引力的亲子互动元素!
氹仔图书馆于本年增设“宝宝书吧──婴幼儿亲子阅读空间”。
婴幼儿在“宝宝书吧”内尽情爬行,十分兴奋。
踏入氹仔图书馆的“宝宝书吧”,记者已被脚下软糯质感的地垫所吸引。因应婴幼儿的生长发展需要,“宝宝书吧”地板均以软垫包覆,符合孩童会随处坐、躺、爬的特性,除适合举办亲子互动活动,也让正在趴趴走时期的宝宝们,能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大显身手”。
看着得意有趣的早教益智装置,宝宝们无不蠢蠢欲动!
“宝宝书吧”不仅是孩子游玩的小天地,也设有多款早教益智装置辅助他们成长,尤其是婴幼儿阶段,孩子们喜欢以手、眼、耳和足认知周遭的环境与事物,附在墙壁上的触感及认知触摸装置,能吸引他们到处走动和触摸,启发对万物的认识。
空间内亦设有不同类型的婴幼儿书籍,包括布书、游戏书、绘本等,内容轻松有趣,引导孩子学习,有助培养亲子共读,以及藉此建立起对图书馆的亲近感,自小与书本为伍。如此丰富多彩的婴幼儿亲子空间,就趁着这个周末,赶紧带你的小朋友一起来体验吧!
在不断优化图书馆空间佈局的理念下,全新打造的“婴幼儿亲子阅读空间”不定期举办不同种类的阅读活动,以多元方式打开阅读之门。其中,2023年婴幼儿亲子阅读推广活动“婴幼绘本氹氹转”工作坊导师便围绕绘本内容,以不同的物件,例如水、丝带、布、球等来呈现现绘本中的山、树、水等场景,透过触摸、聆听带领婴幼儿踏上一场充满想象力的体验之旅。
工作坊透过互动形式,让绘本“动起来”成为亲子间玩乐的媒介。
导师梁金燕指出,婴幼儿的阅读习惯和喜好,与他们年龄段的身心发展和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系列活动中细分了6至18个月、18至24个月、24至36个月的不同场次,期望启发家长因应孩子的年龄特性,创造更多寓教于绘本的机会。“6至18个月的孩子刚会坐或走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故此我们会选择色彩艷丽,情节简单的绘本。18至24个月的孩子对故事的角色和经歷充满好奇,且较喜欢‘跳跳扎扎’,与孩子进行互动时适宜选语句重覆较多及生活有关的绘本。24至36个月的小孩语言发展开始成熟,他们也到了‘每事一问’的阶段,因此在活动中,我们给孩子带来‘问题’,让他们透过解答进入剧情,透过推敲情节建立自信。”
导师周倩君认为,绘本共读是亲子建立语言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图书馆是知识流动的场所,置身其中参与活动,有助他们从小认识图书馆是一个能寻找答案,带领他们看见更广阔世界的窗口。
活动参加者黄女士认为,活动中加入多种感官触觉的元素,有助丰富婴幼儿对事物的体验。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本年度文化局与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合作推出“悦读家FUN亲子活动”,向本澳幼一至小三学生以实践亲子阅读任务的方式,鼓励家长与子女走进文化局辖下公共图书馆,藉累计阅读里程参与抽奖活动,将阅读融入家庭生活,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杨彩霞与女儿透过阅读积分活动兑换礼品。
这一天,杨彩霞带着女儿踏进图书馆,挑选心仪的书籍并累计积分,为阅读过程带来更丰富的体验。杨彩霞表示,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闲时便会陪同她前往图书馆,在书香中渡过舒适的时光,是次通过馆内的宣传海报得知相关活动后,认为通过积分参与抽奖活动,不但提高她们对阅读的热情和动力,同时在积分期间也慢慢养成了阅读习惯。
杨彩霞认为活动鼓励女儿培养阅读习惯。
知识宝库的构建,是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习惯中建立起来的,累计阅读里程兑换奖品的本意在于吸引更多市民享受阅读体验,共同构建“阅读之城”。杨彩霞和女儿藉完成阅读任务所得的阅读里程,换取了“体验骏菁活动中心保龄球场”门票。她认为,奖品非常实用,能够在阅读之余,与女儿有更多机会一起运动和相处,增进亲子关系。“整体而言,是次活动能够以有益身心的阅读作为媒介,藉以储积分参加抽奖后换领奖品的方式带来满满的趣味性,我们都积极参与其中,之后如有同类型活动,我们也愿意了解更多。”
学校图书馆是向学生推广阅读的桥头堡,也是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理念的孵化中心。文化局与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推出2023/2024学年“‘悦’读学生奖励计划”和“‘悦’读校园嘉许计划”,于本年9月起学校及学生们可透过此计划推动校园阅读风气并获得奬励。当中,‘悦’读学生奖励计划”,藉由学校自行设立阅读奖励方案、由学校提交最佳阅读生名单,以及透过文化局读者证记录进出公共图书馆时数和借阅量以获取阅读点数的方式,换取相应奖励,旨在鼓励学生校内与校外阅读,吸收知识养分,积极参与的学校将获发奬座。另一方面,主办单位透过“‘悦’读校园嘉许计划”,为举办和执行阅读活动的学校作出鼓励,向符合资格的学校颁发“悦”读校园认证,让校园散发浓浓书香。
“自助取预约书柜”集合“取借阅”功能
为便利学生在校预约借阅及归还文化局公共图书馆馆藏,文化局公共图书馆首阶段于澳门6所非高等教育学校,包括陈瑞祺永援中学、濠江中学、东南学校-中学部、培华中学、圣罗撒女子中学中文部及石排湾公立学校设置自助取预约书柜,让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到校园之中。
“自助取预约书柜”集借书、还书功能于一身,学生在进行馆藏预约时,只需选择于自身学校的“自助取预约书柜”取书,待收到短讯通知后,便可于校园内的“自助取预约书柜”扫瞄读者证条码开箱取书,借阅手续在取书时已同时完成。学生亦可透过该书柜还书,方便快捷,藉此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为学习助力,也能补充课外知识,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自助取预约书柜”便于学生借閲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的书籍。
学生可透过电子屏幕自助进行借书、还书、查询及续期。
只需于书柜扫瞄公共图书馆读者证的条码,学生便可从书柜取出所预约的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