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慈禧翻案

英籍華裔女作家張戎的歷史小說以豐富的史料、細膩的筆觸把歷史上的人物真摯地呈現讀者眼前。新作《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為史家評為頑固守舊、窮奢極侈的慈禧太后翻案,細數她的政績。張戎跟《城與書》分享此書的創作心得。

問:為何會寫慈禧?
我從小到大聽到的都是眾口一詞的譴責,只得了個人人喊打的印象,但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寫作《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時感受到的一次觸動:折磨姥姥的「三寸金蓮」,原來是慈禧最早頒發諭旨廢除的!後來寫《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我更意識到,中國邁出現代化第一步是在1861年慈禧執政後。

問:妳筆下的慈禧很活生生、很真摯動人。
朋友建議我寫慈禧後,我產生了探索真實慈禧的願望。我想了解慈禧太后到底是個甚麼樣的人,對中國到底做了些甚麼事,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到底扮演了甚麼角色。作為一個對女性特別感興趣的傳記作家,我還想進入女人慈禧的內心。

問: 參考過甚麼歷史文獻?
我花了六年時間研究慈禧。研究的文獻包括諭旨、奏摺和其他宮廷文件、核心人物的日記、信件、劄記、外國的皇室檔案、國會紀錄、外交文件,以及當事人的回憶等。

問: 踏足過很多博物館嗎?
這些檔案出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美國國家博物館、英國國家檔案館、英國皇家檔案館、英國牛津大學Bodleian圖書館、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手稿檔案部、法國外交部外交檔案、義大利外交部外交檔案等等。許多檔案由史學家們整理成書出版,不少關鍵檔案如《上諭檔》,還上了網,使我坐在家中電腦前就可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