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_木寺 圖片_余梓峰
文化局推出的“嬰幼兒閱讀有禮計劃”已近兩年,閱讀包至今已經陪伴了6,800名嬰幼兒的成長。今期,我們邀請了關家熹和鍾敏冰兩位母親分享使用閱讀包培育孩子的溫馨故事。
循序漸進 培育閱讀習慣
鍾敏冰與慈慈已使用閱讀包半年
“慈慈已經能夠持續三十分鐘閱讀,並養成自發閱讀的習慣,每晚主動要求共讀。”
從事於托兒相關工作的鍾敏冰,重視嬰幼兒的啟蒙,其女兒慈慈今年兩歲,兩人已經使用閱讀包半年。在日常生活,鍾敏冰注重閱讀環境的塑造,讓慈慈有限度地觀看電視,並在每晚創造親子共讀的時光。起初,慈慈的閱讀時間較短,鍾敏冰會從十五分鐘開始,並根據慈慈的興趣選擇合適書籍,提升她的閱讀興趣,讓她逐漸適應每日閱讀的節奏。
在選書方面,鍾敏冰發現慈慈對書籍的喜好會隨着年齡變化。在幼齡時期,慈慈對閱讀的耐性較低,會把書本視為玩具,喜歡互動性強的書籍,如觸感書、洞洞書或翻翻書。隨着時間的推移,慈慈逐漸對故事情節產生了好奇心,開始偏愛內容有趣、故事情節生動的繪本。閱讀包內的五本圖書涵蓋了不同的成長階段,這讓鍾敏冰能夠更有方向地培育孩子。
現時,當慈慈在生活中看見書中出現的餐具和動物時,會隨之反應,並能夠模仿母親在閱讀繪本時使用的詞彙。回顧這半年的培育心得,鍾敏冰認為,閱讀有助於培育孩子的全方位發展。然而,閱讀包僅僅是一個契機,父母持續的引導和陪伴,才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關鍵。
讓閱讀變得有趣起來
關家熹與桐桐已使用閱讀包一年
“在胎教階段,我選書時會偏向知識性書籍,如故事版三十六計和兒童版詩經,而閱讀包的選書則更貼合嬰幼兒的需求。”
關家熹是《澳門日報》“閱讀時間”專欄作者之一,十分重視以書籍啟發女兒桐桐的學習。她坦言,很高興看見閱讀包的推出,這為她提供了選書上的幫助,包內的書籍內容實際且日常化,適合啟發嬰幼兒的智力。
在培育過程中,關家熹重視讓桐桐掌握選書的主導權,每次也會將三本書籍放在她面前,讓她選擇感興趣的書籍,以增強她的閱讀動力。其中,《派樂熊會說謝謝你!》是桐桐最愛的書籍。關家熹笑言,當桐桐尚未學會如何說“奶奶”、“飯飯”時,已經能說出“謝謝”二字。而熊也成為了桐桐現時最愛的動物之一,關家熹認為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書籍。
為豐富閱讀體驗,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關家熹會融入角色扮演元素。當故事出現較多對話時,如派樂熊說話的情節,桐桐會更集中精神聆聽,並嘗試進行回應。書中描繪了動物們坐在一起享用下午茶的場景,當桐桐看見每隻動物面前都有一杯水時,她會拿起水杯與角色碰杯喝水。關家熹認為,這些互動細節讓整個親子閱讀過程變得充實。現時,閱讀包已陪伴桐桐走過一年的成長之路,並創造了許多快樂的回憶。
閱讀包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閱讀需求
如何領取閱讀包?
閱讀包資訊:閱讀包分為中文版和葡文版,每個閱讀包內均包含五本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兒童自主閱讀或進行親子共讀的圖書。
領取對象:凡自領取閱讀包當月起計未滿24個月,持有澳門居民身份證及已辦理文化局公共圖書館讀者證,且未曾領取過閱讀包之嬰幼兒。
領取地點:澳門中央圖書館、何東圖書館、沙梨頭圖書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氹仔圖書館及石排灣圖書館。
領取時間:星期一14:00-20:00、星期二至日08:00-20:00,公眾假期除外。
領取方式:家長或監護人需向工作人員出示本人之身份證明文件、嬰幼兒之澳門居民身份證/文化局公共圖書館讀者證/電子讀者證,即可簽收及領取中文或葡文閱讀包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