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還原“澳門”的嘗試? 楊鳴宇

現為澳門大學政府與公共行政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比較威權政治。閒時偶爾寫時事評論,散見於《明報》、《香港01》、《聯合早報》和《澳門日報》等媒體。其編著的澳門回歸20周年社會經濟變遷為主題的論文集Macau 20 Years after the Handover去年由Routledge出版。

一次還原“澳門”的嘗試?

《我們這時代》是中文媒體《論盡》於2013-2016年間對本地人物、團體及老店專訪的合集。本書對於理解澳門的意義,需要把它置於澳門回歸後的社會經濟變遷之中。

都知道首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2002年做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開放澳門的博彩市場。本地經濟隨即急速起飛,很快便取代拉斯維加斯,成為全球博彩業的“老大哥”。政府財政收入水漲船高,也有更大財力為本地居民提供福利。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例如,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育?又例如,如何監督和提升政府的施政效率,使其滿足居民的期望?

有意思的是,中文世界、英文世界和澳門特區政府自身對於上述的歷史過程,分別作了三種截然不同的敍述。在本地以外的中文媒體(尤其是官方媒體)看來,經濟繁榮又社會和諧穩定的澳門是“一國兩制”的模範;對於英文媒體而言,Macau似乎只是James Bond裏的賭場場景,一個不斷為外國旅客帶來感官刺激的荼蘼之城;而在澳門旅遊局為旅客精心製作的旅遊宣傳片中,澳門被描繪成一個東西文化混合的主題樂園。這三種敍述,從它們選取的部分事實而言,當然都是“真”的,只是太過表面和刻板,距離多數本地居民的實際生活經驗太遠,也忽略了澳門的多元性和複雜性。這樣的敍述越多,借用澳門文化評論人李展鵬的描述,澳門就愈發變成“隱形”。

因此《我們這時代》可以理解為是一次還原澳門的嘗試。在本地媒體普遍依賴政府資助生存的環境中,類似的嘗試似乎只可能由財政相對獨立的媒體完成。惟有財政的相對獨立,才可能更多關注被主流敍事忽略的人和事。於是在這本書裏,我們看到了在澳門生活的穆斯林和菲傭這樣的“異鄉人”生活;看到了“沉默是金”的中產階級如何為城市規劃發聲;看到了藝術工作者“用正職餵養創作”,一點都不浪費的生活;看到了文化保育和經濟發展的張力,看到了本地政治人物的真情流露⋯⋯

惟有加上這些人和事,惟有更多類似的嘗試,才可能得到一個對澳門相對完整的敍述。從這個角度而言,需要更多這樣的作品,去記錄《我們這時代》,不論好與壞。

我們:這時代——澳門人物、團體及老店專訪紀錄 2013-2016

▸ 我們:這時代——澳門人物、團體及老店專訪紀錄 2013-2016

編著者:《論盡》

出版社:《論盡》

出版年份:2016

讀小說當旅行 店員丁

做過許多與文化相關或擦邊而過的事,30歲過後突然回頭,回歸當一個始終喜歡讀小說的純粹愛好者。

讀小說當旅行

最初我對這本書有些不以為意,不覺得特別出色。在小川糸的作品之中,有其他我認為更精彩縝密的東西,《山茶花文具店》相比其他作品,確實更像為日劇而寫。

可是,當我忽然開始跟隨着主角“波波”的每一封信而頻頻在google上查找文具的品牌,甚至還研究怎樣購買精緻信紙時,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接下來還會逐家文具店跑,只為弄來一支玻璃沾水筆。幾個月後當我從朋友手上借來續集《閃亮亮共和國》時,書桌上、抽屜裏已經填塞滿了各種手感和風格的信紙、墨水筆、沾水桿和筆尖,而借我續集的朋友同樣受到魔王召喚,跟我一起熱烈地研究着信盞和文具—我終於投降,仰天長嘯:天吶,小川糸到底寫了本甚麼魔書!

在日本還保留着“代筆人”這種業務,令人好生羨慕。舉凡紅包封、招牌、獎狀、商業問候明信片、菜單、私人書信—情信、絕交信、慰問信、討債信—各式各樣的信件,皆可交由“代筆人”撰寫內容,擬定合適的語氣和字跡,然後再配合適用樣式和文具(選紙、筆、信封、郵票),寫成一封一封獨一無二的信件,代客戶寄出。

“波波”是神奈川鎌倉市“代筆人”世家雨宮家的年輕傳人,故事從她小時候代母職的“上代傳人”—婆婆的死開始,藉着她回到故鄉承繼“山茶花文具店”,開始一點一點面對自己所逃離的成長記憶。

在文具店內,“波波”既不主動也不被動地,像植物一樣隨季節而成長。過程中一個又一個人物上場,不同的故事、回憶和心情,經由代筆人的手轉化成信件,信件又繼續推動她對他人的了解。一封又一封信寫成寄出,即使只是一張薄薄的手寫紙片,卻承載着各種感情溫度的關係和故事。直至“上代”生前與筆友來往的書信重回主角手上,那既是障礙又是成長養分的心結逐步顯現、被理解、消化、平伏與轉化。

陪伴着她成長的是一個生活化,又色、香味俱全的鎌倉市,不同的街道、山、小店和寺廟,以及各種傳統節慶、儀式,一環扣一環推送。小川糸向來對於每日餐點的描寫大方又獨到,小說讀來,讀者要有肚子餓到咕咕叫的心理準備。

我訪問和我一同讀此書的朋友,為甚麼會選這本書?他說因為沒法去日本旅行,惟有讀書就當自己去了。將小川糸的小說當成日本鎌倉市深度遊的書,的確亦無不可。

山茶花文具店

▸ 山茶花文具店

編著者:小川糸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圓神

出版年份:2017

每天一小時,人生變美好 Becky

從事中英翻譯,喜歡思考以及分享知識,一名“書蟲”。

每天一小時,人生變美好

起床、上班、下班、睡覺,又要起床、“又要”上班、“終於”下班、“又要”睡覺。這樣厭倦麻木的精神狀態,你是否似曾相識?

假如跟你說,不管你的生活狀況如何,只要每天抽一小時,完成六件事,就會精神抖擻,熱愛生活,甚至可以實現夢想,你願意聽嗎?

這就是《上班前的關鍵1小時》要說的事:只要你每天早起一小時,做好六件事,就能創造夢寐以求的人生。是的,這是一本勵志自助書,但它和其他同類書籍不同,因為作者除了跟你說“明天會更好”,還為你詳列究竟要做甚麼、怎麼做、甚麼時候做、要做多久、會遇到甚麼困難及要如何克服困難,“你的明天才會比今天好”。

這本書的作者曾經歷死亡、破產、被出版商詐騙巨額錢財及患過癌症,一路上他依靠以上的方法來幫他突破重重難關。如今的他身體健康、家庭美滿,也夢想成真,成為一名勵志演講家,向全球各地的人傳授這套改善人生的秘訣。

這套方法的關鍵之一在於“早起”。作者明白,很多人覺得早起並不容易,所以設計了幫你早起的五個策略,簡單實用,令每個人都能輕鬆掌握。如果你是夜貓子,你只需比平時早起半小時至一小時,然後和大家一樣完成書中說的六件事:靜心、自我暗示、觀想、寫作、閱讀和運動,就能改善身心,乃至親情、愛情、友情及事業等方面。你可以決定做這六件事的次序和分配的時間。作者也針對繁忙人,設計這六件事的簡短版本,只需六分鐘便可完成。

但是,若想這套方法真正見效,就必須持之以恆,養成習慣。美國一項跟蹤調查顯示,當地有95%的人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作者認為,很多人失敗的原因,往往是沒有將對自己有益的思想和行為變成自己的習慣。雖然不少人認為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作者卻以自身經驗,說明這個理論存在漏洞。同時,他將習慣形成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講解當中必須注意的事項,使讀者更容易將他的方法,以及其他有益的思想行為變成習慣。

除了早起要做的六件事、幫助早起的五個策略、習慣形成的心得,書中也說明了,在向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容易失敗的七個原因,並提出具體的對策。書裏的方法大多切實可行,不過由於資訊量較大,讀者看完或要重溫一遍。一邊運用方法,一邊重溫,應會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大的裨益。

《上班前的關鍵1小時》是The Miracle Morning的中文譯本,原著以及作者為此建立的網上社交群組已為全球30多萬人帶來積極影響。作者於2020年底推出同名電影,記錄他如何歷經人生波折、設計和應用這套方法。當中也有各國居民分享受惠於這套方法的動人故事。

如果,你厭倦了“厭倦生活”,不妨翻開這本書,令自己重新感受人生的美好。

上班前的關鍵1小時

▸ 上班前的關鍵1小時

編著者:哈爾‧埃爾羅德(Hal Elrod)

譯者:林靜華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年份:2016

未知死,焉知生? 淺灰

澳門自由文字工作者,喜靜,愛好在書本、音樂和詩酒世界中尋找更多的自我,思考矛盾人生。

未知死,焉知生?

市面上有千萬本書教導讀者何謂生存之道,卻鮮有人告訴你該如何面對死亡,直視我們每個人都難逃的命運終結。在現存的社會文化中,死亡從來都是遙遠的、忌諱的,好像是一種不能說出口的禁忌。我們對死亡的認識太少,不僅是未知,更是無法預計,無從防備,正因如此,我們對其產生了一種無法避免的恐懼。

《當呼吸化為空氣》的作者保羅是一名正值壯年,對未來生活抱有美好期盼的神經外科醫生,但就在他 36 歲之時,卻被確診患有末期肺癌,曾經以為屹立不倒的世界在一夜間崩塌。但保羅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在艱難的抗爭過程中,堅持拖着疲憊的病軀,以殷實的文字爭分奪秒記錄他經歷住院醫生生涯的點點滴滴,以及他在確診後生命軌跡的變化,與面對絕症時對生與死的感悟。

在書的首個章節,作者已經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保羅不再只是一個高高在上,每天與死亡擦身而過的醫生,他也是一個將死之人,一個只能把存活率當成希望的病人。這種身分角色的轉換,令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職業生涯和責任,曾經視死如紙上談兵的他,明白醫生的最高理想是引導病人或家屬理解死亡,以及他人存在的意義。保羅甚至認為絕症的噩耗於他這麼一個渴望瞭解死亡的年輕人來說,是一份福音,因為他與病人感同身受。他的這份執着令我越加敬佩這個行業,同時為保羅的離開感到惋惜。即使是每天與死神拉鋸的醫生,也是普通人,他們不是無所不能的,同樣要學會面對死亡。

全書文字真摯懇切,沒有煽情,也沒有怨天尤人,只有作者坦誠地將他生命中的最後時光娓娓道來。即使親歷疾病,保羅依然堅持帶我展開了一段明知終點的旅程,過程中他的痛苦、悲哀、無力、脆弱、害怕、正面、堅持和忍耐等感受,力透紙背。本書的最終章是由保羅的妻子完成的,也是由她宣佈丈夫的死訊,可想而知,保羅在完成遺作前不敵死神的召喚,生命戛然而止。

這是一本未完成的書,它提醒我們 :死,是令人措手不及的,請珍惜身邊的一切,這就是最好的告別。但我認為它更像是一本生命之書,因為無比接近死亡的保羅真正地活出了他所剩無幾的每一天,他面對死亡的樂觀和平靜,令我難以想像是一個只有 30 多歲就從人生巔峰墮入深淵的人該有的。保羅帶給讀者的鼓舞和力量,不會因為他的死而終結,相反,就像他說的話“:我沒有辦法繼續下去。我會繼續下去。”( I can’t go on, I’ll go on.),一直會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死亡是如此地遙不可及,卻又如此地接近。可能不到死亡逼在眉睫之時,我也不會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細數我還有甚麼遺憾未了結。正如葡萄牙著名詩人費爾南多 · 佩索阿 ( Fernando Pessoa ) 所說 :我的人生中是真的活了一萬多天,還是僅僅生活了一天,卻重複了一萬多次?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編著者:保羅.卡拉尼提(Paul Kalanithi)

譯者:唐勤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年份:2017

寫盡命運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 鍾二毛

湖南人,作家、導演,居深圳。出版有長篇小說《小中產》、《小浮世》,中短篇小說集《回鄉之旅》、《舊天堂》等書;小說作品獲第17屆小說月報百花文學獎、2019年第二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等;編劇、導演處女作電影《死鬼的微笑》,獲美國第60屆羅切斯特國際電影節“小成本電影獎”等。

寫盡命運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

非虛構文學,是近年來華語文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文體,書店裏類似的書非常多。然而,在我心中最值得推薦和反復閱讀的非虛構文學卻是《人類的群星閃耀時》。這本書是我的枕邊書,第一次出版是1927年,90多年過去了,它穿越時空,仍被全世界讀者喜愛,是不朽經典的“代言人”之一。

談論這本書,必然要從他的作者—奧地利作家斯蒂芬 . 茨威格開始說起,因為吸引我們閱讀此書的主要因素,很大可能就是作者頭上的光環,他也是“群星”中真實存在的一員,分析此書,必定要把作者背景放在一起整體觀察。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茨威格是個“富二代”,這位堪稱天才的作家本人也是個“偶像派”,像是現在的KOL一樣,經常在公共場合被讀者認出來。但就在他52歲那年,命運突然急轉彎:德國納粹掌權,出身猶太家庭的茨威格開始流亡生涯,直到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與他的第二任妻子相約服毒自殺。客死異鄉,徒留無限唏噓。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冥冥中有所注定,書寫此非虛構文學作品的時候,茨威格並沒有想到自己往後的人生,會像書中列舉的眾多主角命運一樣跌宕起伏。全書14個故事都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書寫,同時擁有強烈的個人情感色彩,雖然時代背景迥異、人物地點迥異,但其實他們都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暗線,那就是人的命運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

全書人人命運都被時代改寫,比如《馬賽曲》的作者利勒、在1911年12月14日歷盡九死一生到達南極的五個英國人等等。命運殘酷地捉弄人,人被席捲在時代浪潮中,既偉大又渺小,無法控制,但正是這些不確定性,令故事充滿了被“追讀”的引力,讀者忍不住一篇一篇翻看下去,而巴西也是因為這本書,第一次被全世界所認識。14個“閃光時刻”除了書寫勝利者的偉大功績,也不忘賦予那些容易被忽略、被嘲笑的失敗者“高光時刻”的光環,留下一點正名的痕跡。在我看來,這在當時是個創舉,是細膩的茨威格和別人的不同之處:他不但把注意力聚焦於偉大,同時也把目光投向了失意。

寫人、寫命運,令這本書成為經典。千萬不要誤認為這是一本枯燥的“歷史復讀書”,14個故事並非史料的堆積,更不是刻意地為某個人物立傳。史料堆積意味着讀起來晦澀,需要耐心和毅力。刻意為人物立傳,則意味着事先設置好了立場,文學光芒更多被政治目的所掩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還是可以供給課堂教學的一本“教科書”,我就經常使用它來開分享講座,書中用詞遣句是標準的文本範例,不僅“非虛構”,而且甚具“文學”底蘊,這是它和其他沒有“文采”可言的非虛構文學不同之處。其實如果失去了文學部分的支撐,作品就像拉長了的新聞報道,冷冰冰的,把讀者拒於千里之外,無法產生共情,自然也無法走進讀者內心。這些弊端,茨威格全都避免了,所以他是一個憑藉實力取勝的“偶像派”。在書中,我們看到他全神貫注地寫每一個真實的人:既書寫英雄的猥瑣和不堪,也書寫卑微小人物的崇高和情懷;既讚美勇於抗爭命運的英雄,也充分尊重黯然退場的失敗者。尊重文學的應有之義,再重現歷史,成就了這一部經典。

於讀者而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是一本不忍一口氣讀完,讀完忍不住一聲歎息的好書。於非虛構文學寫作者和出版界來說,《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則是一個標杆和典範。

人類群星閃耀時

▸ 人類群星閃耀時

編著者:斯蒂芬.茨威格 (Stefan Zweig)

譯者:舒昌善

出版社:三聯

出版年份:2016

向松茸學習,擁抱不確定 袁紹珊

詩人、作家,北京大學雙學士、多倫多大學雙碩士。著有《愛的進化史》、《Wonderland》、《太平盛世的形上流亡》、《喧鬧的島嶼──台港澳三地文化隨筆》及《拱廊與靈光──澳門的120個美好角落》。

向松茸學習,擁抱不確定

被喻為“菇中之王”的松茸身價不菲,與之相關的文化、社會、經濟脈絡,遠較其他菌類複雜百倍。松茸不但無法由人工栽植,採菇人要在林中與之相遇,全憑不確定的機遇。

《末日松茸—資本主義廢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一書,可說是圍繞松茸的特殊性而生,一首洋洋灑灑的機緣之歌。在橫跨日本東京與京都、美國奧勒岡州、中國雲南,以及芬蘭拉普蘭地區的田野調查中,美國人類學者安娜 . 羅文豪普特 . 秦(Anna Lowenhaupt Tsing)藉由尋溯一條罕為人知而微型的跨國商品供應鏈,從經濟活動、生態科學和人類學三個面向,探尋野生松茸如何在跨文化、跨地域中不斷因資本主義而達至價值“轉譯”(如成為奢侈的賀禮,乃至為美籍日本人締造身份認同)。

和坊間常見、多靠史料堆砌的科普著作相比,此書有著細緻的第一手資料(如奧勒岡“開放票現場”的精彩觀察),令人眼前一亮。不同於大多數學術著作設法去蕪存菁,此書之舉形散,不免給人東拼西湊、有始無終之感,但研究的地理跨度之廣,資料之入微,走向之出人意表,充分表現出作者駕馭龐大議題的自信與能力。 如此繁多橫生的枝節和從頭至尾對不確定性的高揚,正是作者有意為之的結果—此書無意成為一部一針見血的邏輯機械,而是一種結局開放的集合。

雖以“末日”、“廢墟” 為題,但作者對人類文明困境的態度並不悲觀,就像大洪水後鴿子叼來的橄欖枝,松茸可謂“絕處逢生”的希望。作者雖指出遍佈全球的“廢墟”地景的始作俑者,正是一味追求進步的資本主義,卻無意作出批判 。更為震撼的結論是,松茸依賴工業森林廢墟而活。換句話說,人類大量開伐森林的行為,實際上有助無法人工栽植的松茸的繁榮。作者甚至樂觀地預視,無論對人類還是森林而言,被干擾不等同於歷史終結,再生能量終究會在廢墟中潤物細無聲地出現。

本書試圖挑戰世人集體以為自己知道何去何從的舊有框架—達爾文式的適者生存、線性發展歷史觀、進步主義、資本主義擴張及生產規模化,從而學會在“廢墟”或“第三自然”中安身立命。所謂的“第三自然”(Third nature),即儘管受到資本主義籠罩,卻尚可維繫的生活方式,並跳脫未來只能朝單一個方向前進的假設。正如此書追蹤松茸的貿易與生態的同時,講述的都是生計不穩與環境不定的故事,乃至歌頌探索前途未卜的狀態所帶來的驚喜—想在不穩定中活下去,需要彼此共生合作,松茸正是不可規模化、多重聚合、擁抱不確定性及擅長經營共生關係的神聖象徵。

對松茸的了解,反映的不只是美食家的能耐,還有居民消費力的變化。隨着澳門購買力平價(PPP)的實質人均GDP躍升至世界第二,不但高級進口水果店遍地開花,如今在超巿也能輕鬆購得新鮮松茸。身處極度依賴機遇性的“博彩之都”,以及農地林地稀缺的“蓮花寶地”,“末日想像”、“野蕈之趣”似乎離澳門讀者相常遙遠,但唯獨理解不穩定乃全球現象,方能明白此書的高瞻遠矚。在亂象叢生的當下,松茸帶給我們的不只滿足口腹之慾,還有如何與不穩定共存的哲學啟示。

末日松茸:資本主義廢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

▸ 末日松茸:資本主義廢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

編著者:安娜・羅文豪普特・秦 (Anna Lowenhaupt Tsing)

譯者:謝孟璇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年份:2018

的士司機的“一期一會”——讀《東京運將》 梁偉鍵

新聞系出身,誤陷數據科學泥沼,努力研修掙扎求存,日常寫字為樂。

的士司機的“一期一會”——讀《東京運將》

《東京運將》一書,訪談了在東京這座大城市中29位的士司機,勾勒出他們接載乘客川流不息的百態。細讀那些運將們在行業中拼搏的心路歷程,令人深思除了將乘客點與點之間運送往來,的士服務和體驗還有更多可能性。

日本人所說的“一期一會”,被廣泛應用在各大服務行業之中,意為每個客人都要像一生只會相會一次那般重要,需要好好款待。閱讀此書,從那些的士司機身上能夠加深理解這個詞的意思,那些在城市中匆匆忙忙的過客,進入車廂那一刻可能就是和司機一生一次的相遇。

而運將們為了每次的“一期一會”,背後作出的努力亦非輕鬆。着實地提高駕駛技術、熟悉路況、保持自身着裝和車廂整潔為服務基礎。針對服務類型的需要,考取導遊觀光認定、友善無障礙研修等證照也是東京的士司機們的功課。

與其說的士司機在東京是一種職業,更貼近的是他們是一種專業。書中提供的數據顯示,全日本35萬名司機中,超過四分之一集中東京,無論是個人自僱司機,還是屬於車務公司的從業員,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立足,優質服務和專業資格顯得額外重要。

但《東京運將》最有趣的地方,不是通過司機們觀點描述東京的士服務如何優秀,而是每位司機被作為訪談個體時,口述出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他們之中有前職業桌球手、有從阿富汗逃避戰亂到日本的外國人,以及夢想成為飛行員的司機等。那些印象只在駕駛座上沉默做好本份的的士司機,他們的職業生涯以外有着豐富的人生閱歷,因此閱讀這些訪談,真切感受到他們各自人際交往的哲學。而每位運將各自的人格魅力,令外型大同小異的的士車廂,獨顯出個性,也為那些初到貴境的旅客、哭着吐出心事的陌生乘客,以及須急送病危寵物到醫院的主人等,感受到除抵達目的地以外的貼心乘搭服務。

全球受新冠疫情影響,無論本地人員流動或旅客出行均大大減少,相信書中介紹的每位的士司機,如果仍在這個行業中也須面對這次行業寒冬。澳門的士行業過去一直以旅客為重要客源,相信我城的士司機及整個行業的從業員,也需要在防疫常態化的環境中積極謀求出路。

讀完《東京運將》,為進一步了解的士服務情況,我約澳門劇場人古英元聊天,他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士司機,開着的士穿梭在大街小巷中,認識形形色色的乘客。然後為自己開設專頁做直播,和網友互動講街道的歷史、邀請相熟乘客朋友在車廂中唱歌。儘管這不是一位傳統的士司機的行為,但在今天線上線下日漸模糊的網絡時代,誰又說得準未來的士服務的形態是怎樣?

東京運將

▸ 東京運將

編著者:Beretta

出版社:人人出版

出版年份:2017

酒店關門時,沒有人捨得離去 朱福銘

普通讀者:“他不需要任何賞賜,因為他終身愛讀書”

剩餘價值:國際Mensa主題演講者、民視FTV哲學講座與談人、台北哲學星期五主持人、迴旋進退台灣最龐大、最文青之古騰堡書店星系其中。

酒店關門時,沒有人捨得離去

約翰 . 勒卡雷,公認最能刻劃冷戰時代之世界精神的小說家。1931年生於英國,18歲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工作,5,000多日實戰的間諜生涯。一生獲獎無數,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的愛倫 . 坡獎、英國Somerset Maugham Award、James Tait Black紀念獎、英國犯罪作家協會CWA終身成就獎等。2020年12月12日,勒卡雷逝於英國。

而後現代冷戰,仍未結束。

“我們活在的世界,是眾多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德國啟蒙思想家萊布尼茲

你(妳)壯年。聰明絕頂、識見獨到、卓爾不群。1991年冷戰結束,你知道你經歷了歷史的轉捩點。世界原分二元,未來將在美國單邊主義、“財星500大”的全球化步伐中,漸趨整合。福山的《歷史的終結及其最後一人》、亨廷頓《文明衝突論》,佐證了你的推測。你沒純真到以為世界從此波瀾不驚,但世界不受相互保證摧毀核戰冬天的威脅下,陽光將燦爛,人間四月天。

你懷念起勒卡雷《冷戰諜魂》、《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完美的間諜》等小說。你愛在眾聲俱寂的霧冷冬夜閱讀它。你喜歡倫敦、柏林、香港、莫斯科、克里特島及卡薩布蘭卡的空氣沁入到你的大腦你的皮膚你的肺。每座城市均一也異化。均一的是:國際情報組織的算計,像極了俄羅斯娃娃的層巒疊嶂;異化的是:所有背叛都來至更深的忠誠,而所有忠誠都導致不同的悲劇。

“現在,我們要着手打敗資本主義了。”—勒卡雷小說人物史邁利

妳(你)畢業、出社會、籌組家庭。你理解但不在意苦心孤詣、出類拔萃這類深沉。你知道你很努力,但房契等於賣身契,職場處處天花板,世界猶如蛛網陷阱。合理預期你將活到100歲,未來非常棘手。2001年“911”美國世貿中心雙子星大樓崩塌的全球直播,令你覺得新聞現實可比電影虛擬更有張力。

你還沒讀過勒卡雷的《摯友》。你不知道這事他早已預見。當歐美亞菁英蓋棺論定柏林圍牆坍塌意味冷戰結束,殊不知這結束是多麼的表面,像極了愛情。某年某月某日,誰吹皺一池春水。多年多月多日,寂寥傷酒後互吼干卿底事!《永遠的園丁》闡釋了藥廠的救人和殺人,一事;《夜間經理人》揭露殺人和救人,兩面;《頭號要犯》使反恐戰爭的正義比恐怖分子更邪惡。你也沒天真到以為世事善惡分明,但水墨張大千與光影林布蘭對酌的冷冽世界,令人困惑,該如何梳理?

除了蘇格蘭威士忌,你還需要勒卡雷。

摯友

▸ 摯友

編著者: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

譯者:張定綺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年份: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