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去所有與尚未失去以前—讀《55歲開始的Hello Life》 陳玠安

1984年生於花蓮,以散文作者與樂評人身份活躍,著有《那男孩攔下飛機》等文集,“角頭音樂”與“風和日麗”廠牌專書作者,擔任金曲、金音獎評審等,目前於台北藝術大學擔任講師。

在失去所有與尚未失去以前—讀《55歲開始的Hello Life》

隨着人生景況的變換,日本作家村上龍似乎開始轉換寫作視角,從回看青春的傷懷,來到描繪中老年在社會的處境。兩本作品《老人恐怖份子》與《55歲開始的Hello Life》,皆有此等意念。

話雖如此,村上龍依舊保持着冷峻中帶有“鄉愁”(Nolstalgia)的“雙面刃”寫作心念。從面對世界不得已長大的各種青春代入(《接近無限透明的藍》、《69》、《跑啊高橋》),到了中年人對於身份認同感的迷離與無力(《味增湯裡》、《初夜,重逢夜,最後一夜》、《寂寞國的殺人》),為了在這些生命夾層奮力一搏的重生“幻想”(Fantasy)寫作(《你根本不懂愛》、《IBIZA》、《到處存在的場所,到處不存在的我》、《共生虫》、《希望之國》)—粗略分為以上三種元素,但並非斷裂的分野:他將過去作品的意念放在當下,再從當下延伸出未來,“正是因為看不見希望,而知道希望存在着”,村上龍筆下的真實,一直給我如此的感受。

於是,即便關注的事件混濁無以名狀,觀看的角度,仍是清澈的。

《55歲開始的Hello Life》的“Hello”建立於悔恨汗水、粗重呼吸與絕對忐忑之上,透過五篇中篇小說,村上龍將“失去”的命題擴散:在失去所有與尚未失去以前,所謂的“知天命”與“不惑”以“還有甚麼能夠失去”作為解答,以“理解失去”作為主述。工作與自己的關係再也不同,被迫每日面對的家庭,突然變得陌生,作為個體,曾經附着於社會的甘心與不甘心,全都回到個體的自我思考與定位,極為受迫。整本小說的口氣都聯貫着主角自己懷疑的獨白,連成一氣,好像每個故事其實都相連,這些主角不僅各自存在,也被同一個世界觀給覆蓋。這份世界觀既是書名所謂的 “開始”,看似無望,其實正開始些甚麼。

“Hello Life”這般字眼,心酸且諷刺,但,有些事情才正要“開始”呢。《55歲開始的Hello Life》即在如此拉鋸之中,譜出悲傷而不得不輕盈的一切。田野調查的風格寫作,符合村上龍作為小說家獨具的說服力,人設生命力十足,悲喜皆能活躍,對於尚未進入老年的讀者而言,讀來亦是人生寓言,餘韻悠長。

55歲開始的Hello Life

▸ 55歲開始的Hello Life

編著者:村上龍

譯者:張智淵

出版社:大田

出版年份:2015

擺脫被觀看的攝影框架 Alan ieon

方言社創辦人及專欄作者,攝影書收藏愛好者。常化名“布列-大道”從事攝影創作及參加展覽,並與方言社其餘成員共同出版攝影集《Mǎorganic》及舉辦如“project SHOWCASE”及“边度有攝影書”等合作項目,期許引入不同地方與類型攝影,豐富澳門攝影文化。

擺脫被觀看的攝影框架

攝影術自19世紀從歐洲發明並隨着殖民者傳入亞洲以來,一直都是以一種西方的觀點去建構其歷史。但隨着當代攝影的興起與發展,使我們能重新以有別於西方“大攝影史”的角度去觀看自己地方的攝影軌跡,而這本由新加坡影像學者莊吳斌先生撰寫的《東南亞攝影概論》,本着一種擺脫過往西方本位觀點的企圖心,拒絕東南亞“被觀看”或以“奇珍異寶”的身份再現,以一種有着各自發展脈絡並能與其他地方互相比較影響的方式存在。

 

該書的作者莊吳斌先生對東南亞及其周邊地區的攝影發展有着深刻的理解,讓他能夠擺脫主流觀點來研究其他邊緣地區的攝影發展,其慣常做法是:以較強勢的攝影文化—(例如歐美及日本)—作為邊緣地區的參照來定義這些地區的發展。而作為一本以東南亞地區為編訂主軸的攝影著作,首先要知道的是東南亞本身並非一個固定的地理實體,更像是一個變化中的亞洲區域,現今大部分東南亞國家在西方攝影術發明及傳入時均未成立,如果單純以國家作分類而不作其他處理,顯然會切斷了國家地區間實際上存在的連結紐帶而無法完整地了解地區的攝影史觀。實際上,比對這些東南亞現代國家便能發現他們有着非常類近的共通點,大部分國家地區曾被殖民及經歷解殖時期,早期攝影的發展脈絡大多與商業攝影,特別是由廣東僑民經營的影樓拉上關係等等。

 

另一方面,東南亞地區間亦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就政治體制而言,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陣營在過往冷戰影響下分庭抗禮,政治體制的差異除了影響新聞及紀實攝影的審查外,亦影響所謂“非政治化”的沙龍攝影比賽,這些不同的差異使各國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書中“國家”的分類並非用來差異化攝影創作者的創作。作者一再強調,東南亞本身就像是一張互相具有緊密聯繫的網,要把其拆開成不同國家分析只是為了提供一個起始的方向與標記,而獨立並忽略其他國家來討論,實際上並不可行也不可取。在此前設下,如果我們把閱讀的角度略為提高一點,以每個章節中國家的攝影與其攝影師的攝影實踐作獨立對比,往往能夠發現中間的共通與差異,繼而建構出一套東南亞與世界連結的攝影地圖。

 

作為一本有企圖心填補東南亞攝影發展研究的工具書,《東南亞攝影概論》以一種嶄新的角度去書寫地區攝影發展,過往我們梳理與建構非西方國家的攝影發展脈絡時,往往都是參照並依靠西方的經典論述,如何跳出這個論述的框框去重新書寫,則是一大挑戰。本書作為一個起步點,相信在未來必定會成為有志研究東南亞及其周邊地區攝影的一個很好參考。

東南亞攝影概論

▸ 東南亞攝影概論

編著者:莊吳斌

譯者:許芳慈、朱詩迪、李佳霖、林昱均、林書全、陳靜琳

出版社:影言社

出版年份:2019

收集星星的人 汪子懿

現居上海,葡萄酒作家,自由葡萄酒講師、國際葡萄酒作家協會(FIJEV)成員、VDP(德國名莊聯盟)大使、義大利ONAV品酒師協會大中華區顧問。

收集星星的人

這本由台灣墨刻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的書,作者為旅居巴黎幾十年的謝忠道先生。來自台灣的謝先生,大學畢業後即前往法國普羅旺斯念文學碩士,之後又在巴黎研修電影博士,學習途中,愛上了法國料理,並一發不可收拾沉迷其中。之後,他決心以法餐為起點深入研習各地美食及餐飲文化,堅持在旅途中尋找味蕾的感動。

《星星的滋味—忠道的米其林筆記》一書雖然距今時間久遠,今日再讀,依然能從字裏行間發掘出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美食的熱愛,以及各種有趣的人生感悟。作者從之前給雜誌《Traveler Luxe旅人誌》的專欄中精選了12家米其林餐廳餐評集結成書,至於想給讀者傳達的訊息,按謝忠道的原話來說,就是“希望在好吃不好吃之外,給予餐盤外的細節更多關注”。於是乎,讀者仿佛跟着作者遊歷法國各地,吃盡法蘭西深入骨髓的美食精華。沒想到擅長覓食的謝忠道,文筆也同樣暢快淋漓,跟着他一起進入米其林美食天地,感受每一飲每一饌的美好,每個人都有變成一名懂吃饕客的可能哦!

全書最讓我產生共鳴的,絕對是謝忠道筆下那些星級餐廳的靈魂“主廚”們:當寫到三星廚師Christian le Squer時,形容他為低調而謙卑的人,更特別提到他“沒有許多大廚擺出來的派頭或是法蘭西文化的傲慢”,我忍不住想到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自以為是的大廚嘴臉,會心一笑。“料理,尤其是帶有藝術創作精神的菜餚,足以表現廚師的個性脾氣,和其對生命的態度、對人生的價值、對土地食物的看法”,看到這個表述,內心豁然開朗,一瞬間明白剛剛升至米其林二星、坐落於上海外灘的Da Vittorio餐廳坐鎮之主廚Stefano Bacchelli,也是個如Christian一般謙和有料的主廚,他眼中總是閃耀着孩子才有的童稚並且一直秉持既能用高級食材如黑松露製作美食,也不排斥用平易近人的食材為食客帶來味覺享受。謝忠道更特別為曾經被稱為世界第一的餐廳el Bulli(2011年7月永久關門,只作為創意中心)花重墨描寫,這個篇章猶如交響樂般弘大,讓我們這些不再有機會品嘗到分子廚藝大師Ferran Adrià炫技般廚藝的人,有機會透過字裏行間體會當年讓人驚歎的美食創作所呈現的震撼、困惑與迷炫。

雖然,這本已有11年歷史的書籍未必能成為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米其林餐廳導讀,去幫助讀者們開展一場星星之旅,因其中所提及的餐廳有些關門了,有些被摘星了,而有些則更上一層樓成為三星。但這都不影響謝忠道傳遞出的那種發自內心的“純粹享受美食帶來的樂趣和文化”的赤子之心,這點與享受葡萄酒帶來的快樂有異曲同工之處:喝得起昂貴的葡萄酒不代表有品味,只代表暫時有這個經濟實力,而懂得酒中美好與背後的文化,才可稱得上是真正有品位的人。

星星的滋味——忠道的米其林筆記

▸ 星星的滋味——忠道的米其林筆記

編著者:謝忠道

出版社:墨刻

出版年份:2009

人生的困局 郭辣辣

土生土長廣州人,典型雙子,保持好奇,熱愛藝術創意,在夢想和現實中獲取生活的滋養,曾經的媒體工作者。

人生的困局

2020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年初至今,在經歷了生活中的一些變故後,每每發現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哪怕再小的事也需要注意行善避惡。Small great things(中文譯名:《渺小的偉大》)一書也因書名出處(馬丁·路德·金的原話:“我也許不能成就偉業,但我能以偉大的方式做好小事。”)而引起內心不少的共鳴。

 

小說的編排如同一部完整的舞台劇,創作的原型最初來自一則真實的新聞。主人公魯斯,是一有色人種,媽媽長期在白人家當保姆,供兩姐妹讀書。魯斯長大後到一家大醫院當婦產科護士。她某天在給一名新生兒例行檢查時,卻被新生兒信奉白人至上的父母告知,嚴禁接觸這個嬰兒。後又因嬰兒出現呼吸困難,魯斯因禁令而沒及時搶救嬰兒而險些身陷囹圄……作者通過這樣的一件事,將三位主角魯斯(黑人護士)、特克(嬰兒的父親)、甘迺迪(公共辯護律師)的命運交織在一起。魯斯和特克代表着現實中不可調和的種族矛盾,而律師甘迺迪則代表了許多心存善意、堅持正義的白人女性,是緩和矛盾的存在。

 

書本在種族問題上的探討,更多的是希望呈現一種接近真實的現狀,而這種現狀往往會因人際間的巨大差異而形成無法跨越的理解障礙。對於作者來說,正是意識到這種差異,才能意識到成功的難度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盡相同,才能為不同的人試圖通過努力抵達成功創造出更公平的途徑。

 

為達此目的,作者秉持公平開放的態度,通過長久的大量調查訪談(包括各類有色人種及白人至上的光頭黨人士),也曾參與“停止種族主義”的社團組織,嘗試從真實的生活中去感知白人階層所無法觸及的另一種人生體驗,因此體會到自身所處階層的絕對優勢。每個人在人生的歷程中都只經歷了僅對自己發揮作用的東西,儘管這種生活狀態有時會起伏不定,但因不同的人所代表的角色不同,又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和表現。其實在巨大的命運之手擺弄下,無論任何種族,似乎都是渺小無助的,而每個小人物卻又在默默地用自己的力量來抵抗着外部的種種衝突和變故。對此,全書着力鋪排了大量的人物心理及各種經歷的描寫。在面對困境之時,和人的這種內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顯得微不足道!

 

此外,作者嚴謹的寫作態度也使得著作十分耐讀有趣,除了有專業的醫護、律師團隊作全書的技術指導之外,書中有涉及魯斯曾在麥當勞打工的細節,居然有13名相關人士給予寫作建議。因此,讀者才能感受到真實的麥當勞工作:薯條是從薯條機裏裝填,機器上有三種大小的框子,可根據忙碌程度選擇,2分40秒後必須搖一搖籃子,否則薯條都會黏成一坨……由此可窺見朱迪·皮考特對細節的考究。

Small great things

▸ Small great things

編著者:Jodi Picoult (朱迪•皮考特)

出版社:Ballantine Books

出版年份:2016

文學留存 時代身影:凌稜的《有情天地》 鄧曉炯

寫作人,曾獲澳門文學獎、澳門中篇小説獎,出版作品包括:《浮城》、《刺客》、《迷魂》及《有感爾發》等,《刺客》、《迷魂》等小說被翻譯英、葡文出版,戲劇創作包括:兒童劇《魔法寶石》、《反斗西遊記》,澳門民間傳說系列《石獅子》、《許願靈猴》等。

文學留存 時代身影:凌稜的《有情天地》

老照片近年在澳門越來越受歡迎,每次有相關講座或出版物,經常座無虛席或搶購一空。這大概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生活於急速轉變、熟悉景致不斷消失的澳門人,對這片土地的某種鄉愁吧?不過,照片留下的只是影像,而影像背後的故事,也需要有人來訴說。“凌稜”這名字,也許不少新一代澳門人已感陌生(本澳導演徐欣羨的紀錄片《荒蕪中栽花》就曾對這位作家有充滿生活氣息的紀錄),她本名李艷芳,出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曾任教師、記者(是澳門首個女記者)、編輯,一生筆耕不綴。她的文學書寫誠懇真摯,尤其是對其所處年代場景的細緻描寫,仿佛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重回那個已消失的澳門小城。

 

凌稜的代表作之一,便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有情天地》(星光出版社), 2014年,文化局從“星光版”內選取了十二篇故事,再加上她在澳門筆會文學刊物《澳門筆匯》(第四期)發表的《阿桃》,共十三篇,重新出版中葡雙語版。《有情天地》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描寫了澳門特殊年代裏的一個特殊群體──低下階層的葡人土生女子。凌稜偶遇這些故事,大概是來自命運的冥冥安排:原來,凌稜的外祖父就是水坑尾坤記餐室的創辦人,而她母親當年則在厚望街開了家發記咖啡檔(這兩家老店至今仍在),當年坤記餐室及厚望街一帶,是澳門土生葡人經常出沒之地,尤其不少低下層土生葡人及風塵女子,喜在這裏來來往往,被年少的凌稜看在眼裏、記在心底,長大後提筆寫作,這些少時記憶便自然流露,以紀實的白描筆法,把這群女子的身影留存在書頁之間:

 

“瑪利亞每次來臨,總是人未到聲先到和脂粉香先到。聲先到者,不是拉大嗓門風情萬種的跟餐室門外的人打招呼,就是尖着嗓音地唱着‘Rose Rose I love you’;而那些脂粉香,則是隨着玻璃門一推開而湧入,當餐室裏在座的葡兵抬眼望過去時,她那個像裹上彩裙的紅酒桶似的身軀已出現在門旁了。霎時間,一陣口哨聲在每一個座位響起,瑪利亞誇大臉部表情眼波流盼地分頭跟向她吹口哨的葡兵打招呼,就在回應的喧笑聲中,她坐到了她的獵物身旁。”(《瑪利亞》)

 

在凌稜筆下的這群土生女子,就像白先勇筆下的失意台北人,也充滿時代的煙火氣息。中葡雙語版《有情天地》聚焦於土生葡人女子,而星光版涵蓋的層面又更廣闊,凌稜寫身邊人物,往往信手拈來:辦公室的小妹、報館裏的實習生……每一篇故事雖然很短,但彷如一張人物的速寫快描,下筆精准,描畫舉止狀態之餘,更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或許,凌稜算不上文學大家,但她和那些用相機捕捉澳門逝去舊景的攝影前輩們一樣,憑藉敏銳的觀察和細膩的筆觸,用文字記錄下一個又一個人物故事,為我城保留了一張張永遠不再回來的人文風景。

有情天地

▸ 有情天地

編著者:凌稜

出版社:澳門文化局

出版年份:2014

為建築招魂——讀《澳門歷史建築備忘錄(一)》 黃文輝

寫作人、攝影師、澳門史研究者。已出版詩集、散文集、評論集多種,最新著作為《儂家正住蓮花地——澳門歷史建築文化解碼》。

為建築招魂——讀《澳門歷史建築備忘錄(一)》

由陳澤成和龍發枝編著的《澳門歷史建築備忘錄(一)》是一本備忘錄,也是一闕招魂歌,招建築物、招建築師,也招一個時代。

介紹澳門文化遺產的書少說也有幾十本,以建築美學角度去談澳門歷史建築的,個人寓目過的就有劉先覺、陳澤成主編的《澳門建築文化遺產》(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以及張鵲橋、陳建成著的《澳門文物建築筆記》(澳門日報出版社,2008年),介紹澳門文物的官方網站上也有建築細部賞析的文字。後出的《澳門歷史建築備忘錄(一)》區別於同類著作之處,在於對各建築物創建、改建與使用者的資料有更詳盡的說明,尤其闢專欄介紹負責的設計師或建築師甚至承建商,這是以往同類作品較少有的專業角度—在中文媒介裏,呂澤強建築師近年文章也有介紹葡人建築師的。當然,作者精心搜羅而得的眾多歷史建築舊照,除用以說明建築外觀與風格變化,增加本書的文獻價值外,也渲染出濃重的懷舊風情,體現出兩位作者別有寄托的深情與心情。

最突顯本書精神的,或許是收錄那些已消失的“風景”—已被拆毁的建築物,像民國大馬路的飛南第別墅,士多紐拜斯大馬路的飛南第花園住宅,新馬路的域多利戲院、利為旅酒店,以及澳門萬國賽馬會—它甚至不是建築物!說這是一本招魂之作,此是明證。作者搖動歷史之鈴,讓這些建築物的舊日豐姿,以及與之相關的靈魂—設計師、建築師都浮現在讀者面前,讓人想念在這片彈丸之地曾經出現過的藝術人才和創意,以及(未來)有可能被消失或被遺忘的風景。此乃“備忘錄”之謂也。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無數的人與風景被淡化、隱去、消逝,此乃大勢所趨,擋也擋不住;當代人能做的,便是珍惜,以及總結。一座歷史建築其實是紀念碑,要記住的,除了外型風格,還應該有它所體現出來的時代特質與智慧條件。《澳門歷史建築備忘錄(一)》跨出了很好的一步,介紹了相關設計師和建築師,建築物終於不再是冷冰冰的磚石,而是生活在具體時代具體人物的靈魂創意。我更期待日後出現有心人,把澳門建築放在更大的時空背景中去考察,比如建築物料、工藝的限制與拓展(從“木板為障”到磚木結構);比如點出建築物的美學特徵之餘,放在同時代空間(如香港、上海、廣州)去評論、總結其創新與成就,說明澳門在特定時空中體現出來的文化、歷史價值,並以之說服當代人珍而重之,不要變成日後的悔恨而剩招魂的無奈。

最期待出現的,是有心人去走訪現正或曾經在這些歷史建築物裏生活過、居住過、工作過、逗留過的無數男男女女,那些主人、住客、旅客、觀眾、神父、修女、教友、老師、學生、家長、老闆、職員……他們在這個空間裏的經歷與感受,愛恨與憂樂。畢竟,沒有人的建築是廢墟,有人的建築才是生活,或者說,歷史。像這本《澳門歷史建築備忘錄(一)》想要記錄下來、招魂重回的。

澳門歷史建築備忘錄(一)

▸ 澳門歷史建築備忘錄(一)

編著者:陳澤成、龍發枝

出版社:澳門遺產學會

出版年份:2020

《親密︰高俊耀劇作選》︰讀一首身份之歌 莫兆忠

澳門劇場編導、評論及活動策劃。《劇場.閱讀》季刊、評論網站《評地》主編。

《親密︰高俊耀劇作選》︰讀一首身份之歌

劇本集公認為最難賣的書,可是這本《親密︰高俊耀劇作選》讓很多人跌破眼鏡,劇作選出版不足兩周就宣佈二刷了。到底這本劇作選有多吸引讀者?首先得指出高俊耀本人(包括他與台灣演員鄭尹真合組的窮劇場)近十年來產出了一部又一部口碑載道的小劇場創作,累積了眾多粉絲,且不止台灣,還包括其他華人地區。

你也許還會問︰“不是作者粉絲,很少看劇場的人,這部劇作選有甚麼好讀?”我想,“既可演又可讀”是一個劇作值得出版的原因。

2010年高俊耀帶着改編黃碧雲小說《七種靜默︰忿怒》的戲來澳演出,之後他頻繁來回台澳兩地表演、教學、創作,還跟本地劇團足跡合作了兩部探討賭博與澳門人心理狀態的作品《大世界娛樂場》和《大世界娛樂場II》,其中後者就有收錄在這本劇作選中,而聯合編劇正正就是筆者本人(是的,好不要臉),也由於這個無法迴避的合作關係,讓我接下來可以為讀者揭露更多高俊耀的“底牌”。

在選入的劇本中,我首先讀到的關鍵字是“身份”。這位長期活躍於台灣劇場界的中年男子,其實生於馬來西亞,自小迷上港片、港劇,大學時迷上劇場,於是大概十年前放下家鄉電視台的安穩工作,隻身跑到台灣文化大學攻讀劇場碩士,又先後跟隨陳偉成、周逸昌兩位台灣劇場名家學習表演。作為馬來西亞華人,自小受香港文化影響,同時又在台灣從事劇場工作,在他的劇本中,我們可以看到華人身份的混雜性,他在作品中也從不掩飾他對身份認同問題的思考,例如以幾乎半自傳的方式,結合一宗馬來西亞搶屍新聞編寫成的《死亡紀事》中,便透過半敘半議的結構,呈現出“身份”其實除了血緣、文化之外,還不免牽扯於宗教、經濟、政治因素之間,愈想追尋愈覺惘然。

而最能表現身份的混雜性的,也許就是“語言”。選進這部劇作選的三個劇本都有華語、粵語、馬來語“混用”的特色。不同語言並置,也許還沒有甚麼了不起,有趣的是“如何用”。跟高俊耀合作編劇,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這句話口語一點怎麼說?”接下來就是一堆“可不可以押韻一點?”“節奏感怎樣可以有趣一點?”,“可不可以用兩三個字代替這句話?”劇本中的台詞對他來說不只是傳播訊息的工具,而是“音樂”的一種,在他的劇本中,很多台詞都是在排練場上“煉”出來的,每一句話不只因應故事、人物背景去寫,還要在劇本整體聲音節奏中進行調整,正如《大世界娛樂場II》的寫作過程中,我便需要借鏡於古典詩詞或廣東南音的句式,每句台詞執着於字數、對仗與押韻的可能,讓觀眾不只在台詞中聽到意思,還要聽出一種音樂性。身份的迷思,書寫成一首鄉愁之歌。

高俊耀在劇作選裏的“創作手記”中提出:“……一個字出發到另一個字,一個詞邁向另一個詞,彼此關係是連綿、交織、纏綿,抑揚頓挫,入耳動心。”(p.120)而這種追求,正是這部劇作選“可讀”之處。

親密:高俊耀劇作選

▸ 親密:高俊耀劇作選

編著者:高俊耀

插圖:鄭志偉

出版社:斑馬線文庫

出版年份:2020

雖然是輕鬱症但沒關係 羅小白

澳門人,做雜誌,喜愛文字,喜愛閱讀,相信一切人事物都是美好。

雖然是輕鬱症但沒關係

從小到大,要自己努力、加油的語句聽不少,每當稍有灰心和氣餒,或是事情不如預期般順心,就會說出這些“鼓勵”的說話,無論是自己,或是由別人口中說出來,都多少能找到些慰藉。但是,我們有足夠時間消化那些由不順心的事掀起的負能量嗎?好像也沒有哦,每當不如意事來襲,灰心過後,就有種條件反射—自動自覺想起正能量語句,鼓勵自己快快收拾心情振奮起來。

這沒甚麼不好,但也好像沒有正視和解決負能量所引起的問題,像只是把東西扔在某地,或埋於沙裏,越積越多,終有一天不勝負荷,身體發出警告訊號……這其中一種訊號就是情緒病。情緒病之中,有聽過“輕鬱症”嗎?它是抑鬱症的一種,但又未達至嚴重程度。輕鬱症的症狀主要是心情低落、感到無助、容易恐懼、易怒等,更甚會影響生理,如失眠、沒有食慾。

“我一直深受不怎麼憂鬱卻也不怎麼幸福的無力感所折磨”本書作者從小就是個內向、心思細膩的人,亦因為太過在意他人看法,成長期一直處於比較之中,想法也變得較為極端,沒有中間值。當陷入憂鬱,感到沮喪之初期並沒有正視自己,後來自覺變得嚴重,即尋找精神科醫師,被診斷患有輕鬱症,並記錄下這“12周心理治療”對談。此書將對話完整呈現,內容圍繞原生家庭、學校、工作、友情、愛情等問題,沒有高潮迭起的人生經歷,是她也是你和我。對話內容提及到比較心理、自卑、不自覺說謊、過度依賴他人、往事情的最壞方向去想,甚至藥物副作用等等話題,每人都十分熟悉。

本書並沒有討論對與錯,值不值得,應不應該去做這類總結或建議,反而是真實地陳述,將作者的內心感受跟醫師的療癒說話記錄下來,像是一本日記,也許你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感受,這些想法其實並不羞恥,只不過沒有太多人公之於眾。其中最深刻的一段:“‘加油’、‘沒甚麼好害怕的’、‘多一點自信’,對於做不到的人來說,有時候這些話就像毒藥,甚至是在傷口上撒鹽……我們不夠完美也沒關係、有點笨拙也無所謂、不用加油也無妨。我今天可能會表現好,也可能表現不好,這些都是人生中的經驗,沒有關係。”原來有時候跟別人說加油的話,真的會比粗口難聽,因為對方只是需要一個心靈樹洞,耐心傾聽已是最好安慰。

未看這本書之前,與他人有不一樣的感受或想法,總會質疑自己,更甚會努力改變希望可以融入大家。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有獨特的感受,也許大家都有相同或近似的想法,但絕對不是100%一模一樣,與其痛苦地改變,不如重新傾聽內心的聲音,慢慢接納自己,接受擁有不完美的勇氣。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編著者:白洗嬉(백세희)

譯者:尹嘉玄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年份: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