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的真實與創造的歷史 詹正德

以686為名寫影評多年,著有影評集《看電影的人》,淡水有河book書店店主、友善書業合作社理事主席。

虛構的真實與創造的歷史

2017年或許是近十年來台灣文壇發生最多大事件的一年,篇幅有限恕不在此一一細數,但是其中情節最重大、影響也最廣的大概就屬年輕作家林奕含在其第一本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之後的自殺事件了吧?

事件發生之後,各界議論紛紛,相關當事人後續的所有發言都不免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因而不斷有餘波蕩漾,整個台灣文壇也自此沈浸在悲憤乃至互相指責的詭譎氣氛中,當時我想,若是能有一部激濁揚清的新作品出現,應該就能廓清此番氣象,或者至少把焦點拉回到文學上來吧?幸運地,小說家黃崇凱的《文藝春秋》在之後不久出版上市,我認為《文藝春秋》正是這樣一部讓讀者重新關注起台灣文藝及發展歷史的新作品。

《文藝春秋》從書名就很故意,當然是借自那本知名的日本文學雜誌,但其實也很合乎書旨,這是本11個短篇小說的合集,每一篇都刻意找到一位上個世紀台灣戰後文藝界的人物為核心,從而創作發想成一篇篇的小說。從鍾理和、聶華苓、黃靈芝、柯旗化、王禎和到楊德昌、袁哲生等人,除了楊德昌是電影導演之外,其他都是作家;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第一篇卻是拿瑞蒙卡佛的短篇形式來寫台灣小說家的故事,這一篇既向瑞蒙卡佛致敬,也為之後的十篇定了調,就是每一篇的風格形式都不同,角色設定也不一樣,甚至時空都不拘泥於當代,完全以能貼合或者彰顯主要角色的生平經歷或創作理念為主,因之有幾篇時空拉到非現時的場景去,甚至具有科幻小說的外衣;但是主要想要指涉的人物情節卻又以實際歷史為本,如此架構在歷史現實之上的虛構小說讀來實在非常過癮。

且既然書名叫《文藝春秋》,小說中也出現許多不同的文藝類別以及該類別中實際的文本,例如漢聲小百科、漫畫、音樂、電影等等,相關的創作者及文本往往經過不同的“歷史過程”都已成為某種符號,一旦大量出現在小說中,立刻便能召喚出相應的符號意義來,於是愈熟知這些符號的讀者,愈能夠受到召喚,並且自行產出新的解讀意含,讓整個閱讀過程更加充滿趣味。

已故的歷史學家黃仁宇曾說:“寫歷史和寫小說不同,寫歷史小說要有進宮戲弄慈禧太后的本事。”台大歷史所畢業的黃崇凱其實已經超越了這種戲弄歷史人物的層次,即便歷史真實不可動搖,但是將歷史真實取用為創作的材料,卻可以“創造歷史”,因着這點,《文藝春秋》本身同樣具有文壇“事件”的意義;比起林奕含以殉死的方式將真實與虛構打散摻雜起來以反抗台灣戰後的大敘事,不可謂不悲壯,但黃崇凱卻找到了一層又一層可以滲透暗察的角落,帶領不同年齡的讀者回頭檢視這一步步走來的大敘事底下還包藏着怎樣的內裏,讓讀者自己對文藝活動產生“春秋”之意,這是小說家最聰明或也最狡黠之處。

文藝春秋

▸ 文藝春秋

編著者:黃崇凱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年份:2017

返璞是歸真的生命美學 薇卡

現居深圳,前《女報》資深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編劇、餐館掌櫃。

返璞是歸真的生命美學

《珍物》一書,描畫關於人與物的美學博物,囊括了家國之情大小感懷,個中因緣聚散,裹挾遺憾喜悅,我們去置身每一個人的生命,靠近每一個特立獨行的靈魂,看見一種返璞歸真的感懷。

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考古學者樊錦詩(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她沒有分享奇珍異寶,而是選了姐姐的手織毛衣。自小體弱多病,家中困難,在人工較低的年代,手工考究的姐姐做出平實毛衣伴她出入各種公眾場合。“我活到今天靠的是父母的養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 。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最催淚,寫父親的講義。父親在“文革”時屢遭批鬥,下放沙縣,1960年代無法上講台後,開始認真寫講義。文革抄家之後的講義成為父親最重要的遺物。沒再教書的父親在農村離世,一生心繫民學,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情懷,是“只為浮雲能蔽日,不見長安使人愁”的悲憫。台灣雜誌人黃永松最感懷,他在貴州深山收到一位一百多歲的老太太在九十歲時親手做的竹刀木蠟布。“聽聞展覽需要,她剪下一塊蠟染‘我把身體給你,靈魂留下來’”,老人作出割愛和理解,讓黃永松的心被重擊一拳;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最坦蕩,母親在菜地裏摘菜用的籃子,她提上當成手袋一樣用。她說,自己就是天生天養的,並不在意現實的奢侈,一切順其自然。

藏琴無數的李宗盛,寫的這支筆,讓他從高中聯考二度名落孫山後風吹日曬的瓦斯行工人,變成了才華橫溢的唱作人;建築師馬岩松,寫的胡同裏的青苔,從清代四合院的山水之美、什刹海游泳釣魚的兒時夏日,時至當下無比龐大的現代化超級城市,他潛心想延續的是老北京城悠然自得的人與自然……

一切無堅不摧的集權,開始變得柔軟溫情。這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覺醒,一種審美的溯源,一種民族的歸根。

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我想,是人文的包容心——過去的才情、精緻、感懷都得以妥善對待。曾經,一聲聲口號,一把把火,我們粗暴地丟棄了太多老祖宗的傳承。

《珍物》尚且不算中國文藝復興的萌芽,但人文價值的重歸,需要有這樣已經建立了生活美學生命哲學的書中人生活在民間。他們溫和且敬畏地生活着,意味着我們曾禮崩樂壞的歷史傷痕,在漸漸修復。

生活在這個時代,相對自由的我們應該慶幸,也欣慰民族仍有源源不斷克己復禮的文藝工作者存在,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值得珍視的“生活在彼岸”的平和。

那些他們看重的人生部分,讓他們成為了自己。

珍物

▸ 珍物

編著者:生活月刊編輯部

出版社:上海譯文

出版年份:2017

關於吃,你怎可能講得過澳門人? 袁紹珊

詩人,在澳門長大,在北京和加拿大拿了兩個學士和兩個碩士學位,在兩岸四地出過一些書,對文學電影美食旅遊不能自拔,典型雙子座。

關於吃,你怎可能講得過澳門人?

冬天不談吃,好像有違天理,先是澳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美食之都”, 緊接着《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18》出爐。明明吃飽了,睡前心思思,又打開美食紀錄片,看完food porn才飢腸轆轆地睡去。

幾年前帶台灣美食家去雀仔園吃家庭式葡菜,兩個人難點餐,叫老闆通融通融做小份點兒。“來的人是著名美食家呢!”老闆嗤之以鼻,鄰座客人還補刀:“哪個澳門人不是美食家?” 餐廳摘多少顆星,於澳門人都是浮雲;澳門人不聽從吃的權威,只相信自己的味蕾。

所以翻讀《文字裡的古早味──澳門作家的味蕾》一書時,讀者可能會對書中提及的所謂“美食” 有認知上的落差。大部分作品不是曹雪芹《紅樓夢》式的精緻飲食,多是窮中談吃──粗菜、街頭小吃、粥粉麵,或者買少見少的功夫菜,如穆凡中談“窩窩頭”,水月談“雞蛋焗禾蟲”,無不是粗中帶細,寡中帶甜。談海鮮,也不是甚麼高檔貨,全是虱目魚、鯪魚、帶魚,庶民得很,卻日常親切。談零嘴,漠視一切名店的高級甜點,而是外婆的角仔、姥姥的蜜麻托、母親的蝦片。懷念美食是藉口,從食物談故人、舊事、童年、往昔,才是重點。

從書中不難看出澳門作為移民城巿,大江南北的菜式如何百味紛陳,上海泡飯、順德鮮魚、南京鴨子、常熟叫花雞,都是一輩子的鄉愁;吃餃子吃出外遇,因為“蝦醬”和海關起衝突,也是一絕;梯亞的〈跟着文字饒舌〉不販賣記憶也不賣弄學問,雲淡風輕勾勒出日本文學與日本美食的緊密關係,營養豐富,風味絕佳。

在《深夜食堂》當道,人人自詡為“吃貨”,“相機先吃”,動不動就被“肥胖症”及“三高”所困的二十一世紀,上館子、嚐奇珍已是尋常事,我們為甚麼還要看澳門作家寫美食文章?因為重點不在於好不好吃,而在於故事;食物有了故事,就像深夜有了可以摸着酒底聊到三更的良朋,那酒到底只在口腔滾了幾圈,還是喝下去了,一點都不重要,重要是它讓味蕾有了永誌難忘的記憶。食物因此不再是好吃與不好吃的二元對立,不再是口腹之欲的膚淺追求,不再是炫技炫富的盲目張揚,而是將歲月、文化和情感共治一爐的佳餚佳釀。

最難能可貴的是,從三餐不繼,到如今國際食府遍地,澳門作家惦記的還是古早味。作家們不一定都有一條金舌頭,但你不難從字裏行間,讀出他們對生活的感動與感恩。唯一忠告是睡前勿翻此書,不然定會有吃宵夜的衝動了。

文字裡的古早味──澳門作家的味蕾

▸ 文字裡的古早味──澳門作家的味蕾

編著者:穆欣欣(主編)

出版社:澳門日報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

非關同情 呂莉莉

澳門人,現居香港,文字工作者。

非關同情

曾想過要如何堆砌各種優美的文學詞藻,來介紹這本《做工的人》,然而,最後發現以平實的話語才最貼近作者林立青所表述的工人的世界── 那個世界裏,他們不如時下文藝青年般懂得裝飾或掩蓋,卻是腳踏實地地過生活,該愛就愛,該怒就大聲說出來。這本書也是如此,它沒有甚麼華麗的編排或矯情的橋段,卻有如一部一部短小精悍的紀錄片,在作者的觀察下,把你可能不曾接觸的世界再現眼前,那世界常是煙塵瀰漫、汗水淋漓,卻曖曖內含光。

在工地擔任監工的林立青,就是在這水泥和鋼筋構築的世界裏,以他的雙眼描繪無數形形色色的做工的人──年青的建築工人和他們帥氣的電單車、總是以酒精來提神的師傅、運籌帷幄的工地大嫂、地盤小吃部的娼妓……鏡頭再拉近點,看到正陪笑的女郎殘缺的手指、電工師傅因工失去視力的眼睛、老年工人生活拮据的無奈以及工人們不懂法律而有苦難言時懊惱的眼神等。在他的字裏行間,這些總是被隱藏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位位都立體鮮活了起來。他們有血有肉,不再是模糊的背景。資源困缺、工作艱苦、掙扎求存,種種模樣都被作者用同理的眼睛溫柔拾起。書內文字的描述卻極為克制,平靜地說着各種人生故事,卻讓人感懷萬千。猶如作者所說:“生命是有層次的,一層一層剝開後,每一片回憶都會讓人流淚。”

撰寫社會弱勢人群的著作比比皆是,然而《做工的人》下筆之處盡顯同理,而非同情,這正是此書最顯珍貴之處。同情,你站在上位檢視弱勢人群;同理,你和弱勢人群並肩而行,理解而尊重。這或許是林立青的背景使然。在台灣夜市長大,他並非畢業於所謂名校,甫出校門便在工地四處奔波,工餘執筆記錄工人世界,誓要翻轉大眾對基層勞動階級的偏見。正因為他的同理心,他筆下的工人並非皆為悲愁樣。他們苦中作樂時而有之:夏日師傅發揮專長在工地做了張吊床,寒冬則就地燒蕃薯與眾同樂;工餘時結伴去按摩釣蝦。描寫年青工人喝完飲料會為了拾荒老人而回收鋁罐;面對不公不義時主動幫助其他弱勢人群。書內也可見在工地裏時而紮鐵時而清潔的女工認真的背影描繪;或是天氣不佳時建築工人拚命工作、雨水汗水交織等段落。做工的人刻苦而努力的活着,充滿着生命力及人性。他們何需被人同情?他們需要的是同理,是同心、理解和尊重。

書本最後描述了這麼一位師傅,他進入便利商店時寧願脫下自己鞋子,也不願踩髒店內白色地磚,但求不要造成店員的困擾,“畢竟做工的疼惜做工的”。

在這個階層分明、貧富不均的時代,這份同理心和這本書的重要性,彰顯無遺。

做工的人

▸ 做工的人

編著者:林立青著、賴小路攝影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年份:2017

從街道命名看澳門城市演變 呂澤強

澳門出生,1999年畢業於葡萄牙里斯本建築學院。曾參與多項澳門歷史建築的維修、街道優化、文物旅遊路線規劃及世遺申報工作。之後於法國完成有關歷史建築及城區的專業課程,成為首位取得法國文化部Diplome du Centre des Hautes Etudes des Chaillot碩士後專業文憑及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華人。

從街道命名看澳門城市演變

作為文化遺產建築師,我對澳門城市發展歷史的研究甚有興趣,今次在《書與城》介紹的書正是與城市街道有關。

今年10月,遺產學會出版的《1874年澳門市公共街道命名冊》,是澳門街道和城市研究的一本不可忽略的工具書。

自19世紀中葉,澳門城區的發展和街道管理發生了巨大變化。當時澳葡政府為了開發城市及加強管理,不僅開闢城牆以外的地區,同時亦對一些街區進行改造,包括望德堂坊和雀仔園;政府並對澳門城內的街道進行登記,以作管理和規劃。

1847年澳葡政府通過政府訓令,開展城市街道的命名工作,並在房屋與商店加添門牌號。為此,1869年柯邦迪總督成立公共街道命名委員會,由首任統計司司長桑帕約擔任委員會秘書。於同年7月26日及8月2日的《憲報》刊登了街道命名名單,然而,該名單只列出街道的葡文名字,沒附帶其他更詳細的資訊。

《1874年澳門市公共街道命名冊》原是一份政府內部文件,該檔案現藏於澳門檔案館,手稿只有葡文版本,之前從未被公開,卻是澳門首份真正的、具使用價值和實際意義的街道名冊文獻,記錄了19世紀末澳門城區街道的詳細資訊,包括“天主教城區”內各區街道的起始位置、門牌編號和房屋數目等資訊,但卻未包含城外村落的街道,另外還記載了望德堂坊、雀仔園19世紀末、20世紀初消失的街道,對城市與街道研究非常重要。

已故澳門歷史學者文德泉神父在其關於澳門街道的著作中,曾經引用過上述的文件。

遺產學會組織研究人員對該手稿內容進行了整理和翻譯,方便研究者的參考和使用,填補19世紀末澳門街道文獻的空白,加深了解這時期的澳門城區發展及街道變化。

為了讓該書更具可讀性,書中採用舊相片來展示一些街道的面貌,同時根據名冊內容,結合其他地圖和歷史文獻,重現已消失或已更改的街道。

其中值得推介的是,本書研究者龍發枝建築師通過街道名冊上的資料、比對各年代街道名冊,並繪製一系列《1874年澳門市公共街道命名冊》所描述的澳門城區街道圖,探究當時街道狀況和結構,包括已消失、已改變、更改佈局的街道,以及城區範圍和堂區的演變。而研究員勞加裕通過《澳門憲報》和歷次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闡述澳門街道登記制度的歷史,以及“澳門市街道名冊”的演變過程。

*編者按:歷年版本的題名略有不同,一般統稱“澳門市街道名冊”。

1874年澳門市公共街道命名冊

▸ 1874年澳門市公共街道命名冊

編著者:

出版社:遺產學會

出版年份:2017

好好愛自己 Emily Kwong

香港專欄作家,資深傳媒人,寫酒寫人寫飲食寫文化寫生活,在美好生活與人生黑暗面之間發現了宇宙就在自己內心。同時成為顏色療癒系統 Aura-Soma 的諮詢師。 IG: perfectwriter

好好愛自己

在情緒病橫行、抑鬱症成行成市的這個世道,“愛自己”是近十年間,其中一項最多人談論的話題,只要你去 Google 上搜尋一下,不消一秒鐘,便可以獲得 4,410,000 條結果;另一熱門身心靈題目,就必然是“mindfulness”,搜尋結果更驚人,0.44秒便可以獲得 82,200,000 條結果。

由此可見,現代人對於追求心靈的安慰及資訊,需求極大。於我,愛自己及mindfulness(正念)的宗旨在於“全然接受,純粹自在”。讀由 Janet Lau 撰寫的《黑白人生》,大家可以找到一份安樂的心法。

記得一行禪師講過一句:The purpose of a rose is to be a rose.(玫瑰的存在目的,就是當玫瑰。)一個人不全然接受自己的美好與黑暗面,又怎生自在?而 Janet 撰寫《黑白人生》,無非就是要書寫出人的全部,以“黑與白”去比喻人性的美好與黑暗面。書中共分成六個章節,由“認識情緒”、“面對黑暗”、“認識信念”、“找回方向”、“認識真愛”、“學會去愛”。城市人生活繁忙到極點,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時間,都活在心跟腦不協調的狀況,而往往都是只管用腦,甚麼都講求理性為先,樣樣以頭腦去分析,卻少有聽從心的需要,心的傾訴。愛自己,絕對該由學會聆聽內在自我開始。懂得分辨來自腦及心的訊息,就可以漸漸學懂如何去解讀情訊背後的訊息,由自己開始,再及至身邊的人。書裏都有輕鬆的比喻及小故事,令讀者易於明白。接着,章節之間亦同時載有 Janet 親自示範的瑜伽及冥想、以至感恩練習(於附錄中更有瑜伽及冥想的重點及圖片示範)。

Janet 本是一位瑜伽老師,而她於 2014 年就出版首本中文著作《瑜珈‧生活禪》,同年受邀在TEDx席上演講。Janet 以香港為基地,活躍於東南亞各國,擔任瑜伽培訓教練及舉辦正念、瑜伽,以及自我發現(Self Discovery)課程。憑藉佛學研究碩士學位資歷,她在教學中融入了古典瑜伽哲學、佛學意義及靈學,亦融入她對情緒平衡的理解,並貫穿解剖學及陰陽瑜伽的技巧。她於《黑白人生》中的自序中提到“十九年來與憂鬱打交道,明白情緒有不同層次,它們就像神經反射,只想給我們傳達訊息,幫助我們走回應走的路──而每個人的生命道路都不同,透過情緒,我同時明白宇宙的運作模式及生命的智慧。觀察‘黑’是幫助我邁向‘白’的法門。”

關於愛,關於愛自己,也許有很多法門,也許有很多書籍在談論在闡釋,而《黑白人生》於書海之中,亦只是其中一本而已。可是,作者不掩飾的細膩情感及對過去生活的感受,不介意分享她亦曾經被憂鬱所折磨。她以溫柔的語調娓娓道來,不用艱澀的言詞,是以讓書更具可讀性。這是一本關於人生、信念、力量與及愛的練習書。

黑白人生

▸ 黑白人生

編著者:Janet Lau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

出版年份:2017

假牙有鳥,名青春 陳偉智

馬來西亞專欄作家、影評和媒體人。曾任職《星洲日報》政治記者八年,現任Ntv7電視台華語新聞和《環球透視》製作人,主要負責國際時事和文化內容。曾奪世界旅遊文學獎優秀獎、馬來西亞最佳專題(中文)獎。《星洲日報》固定影評人。

假牙有鳥,名青春

說起這本馬來西亞詩人假牙詩集《我的青春小鳥》,無論是他的詩,他的人,都有一種玩味。先讀詩。

《鄉愁》

那年去非洲旅行/他爸爸被獅子吃掉/他媽媽被鱷魚吃掉/他弟弟被黑豹吃掉/他妹妹被蟒蛇吃掉/現在每逢想家/他就去參觀動物園

年少的時候就讀了假牙的詩,這本假牙詩集在2005年橫空出世,一看就不能自已。詩也可以那麼有趣?可以讀得會心一笑,或哈哈大笑。尤其假牙的短詩,非常“抵死”。2011年,假牙詩集再版,那時候已經是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不少讀者如我,將假牙短詩貼在臉書上,大家讀詩拍案叫絕。短詩易讀,易消化,但詩的回味在於意境。假牙的短詩,讀了饒有趣味,也耐人尋味。

《暗戀》

她來探訪時他不在家/她於是在廚房的桌面/下了一粒蛋/他毫不知情/煮了當早餐

假牙詩集中,有不少是情詩。詩中總有個落寞的身影,孤單或固執地愛着一個人,所以開始寫詩自嘲,對方聽不見看不見,除了下了一粒蛋。而他真的寫了一首叫《情詩》的情詩。

《情詩》

遙望背影/他淚珠滾落/地上一朵小花以為是雨/嘗了一口,“好鹹!”/說罷就死了。

很多人大概也很想知道甚麼樣的人會寫出這樣的詩,但他偏偏就是那種低調隱世不曝光的詩人。只知道,目前假牙就住在倫敦,偶爾在戲院裏睡覺。看假牙的詩,大概會覺得他是長不大的頑童,將詩寫得那麼好玩,似乎內心住了個小孩,但身心上也不得不被大人的因子吞噬。所以,他的詩有對大人世界的戲謔和自嘲,正如他這樣書寫童話:

《童話後遺症》

多年以後/她吻他的感覺/仍像吻一只青蛙

雖短,文字卻有畫面和想像的。就算只有那麼兩句,如:

《鬼故事》

咦,/我的身體呢?

假牙的詩,其實也發揮了作為馬來西亞詩人在這片南洋土地吸收了各大華文區域的文化營養的作用,然後吐了一首又一首具有文字特色的詩。所以,就算文字有本土特色,但是在其它地區的讀者看了也一樣有共鳴。假牙詩集2016年在台灣推出,短短20天就創下六刷的暢銷紀錄。有一次梁文道來馬,我送了這本詩集給他。大概他也覺得非常有趣,後來他在講座會和節目都介紹了這本書,他說這是一本開玩笑的詩集。也因為是開玩笑,所以,童言無忌,處處有小聰明的痕跡,情感有矛盾,無厘頭卻真實。這是一本長大了的大人,像是拒絕長大,像是告別青春,或是留戀青春所寫下的一本詩集。假牙說這是他唯一的詩集,但一直再版,成為奇葩,也成為就算不讀詩的讀者也可以讀得津津樂道的詩集。他在一個訪問中說道:“如果有人記得我,我希望他們會因不曾被我騙財騙色而深表遺憾。”

坦白說,就算騙財騙色了,但讀詩讀得很快樂。

我的青春小鳥

▸ 我的青春小鳥

編著者:假牙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年份:2017

正義的溫度 宛冬

資深傳媒人,現居北京,《男人裝》專題總監,寫明星也寫平凡人。文章散見於《GQ》等雜誌。

正義的溫度

在每年如海的影視作品之中,人民群眾對一種題材非常“買單”——那就是英雄揮舞正義之錘,擊退邪惡和不義,無論是穿着緊身衣肉搏,還是普通小人物站在法庭之上,抑或是不知名的俠盜覆雨翻雲,似乎都成為了大眾的心理訴求:他們需要看到正義被伸張,判罰被執行。正義以很多面目出現,但都會殊途同歸,武松殺死西門慶,超人抓住盧瑟的那些瞬間,都會引發最大程度的歡呼。

《正義課──從電影故事看美國法律文化》匯集了70多部經典法律題材電影,通過解讀電影中的經典法庭審判場面,讓讀者感受歐美法律文化。正義,作為人們一直熱衷的話題,它不但有關終極價值的追問,同樣也是普羅大眾和社會結構達成的協議。只有在正義劃下的範圍裏各行其道,懲罰越界的,保護規矩的,人們才能安心在社會中生活,不至於將人生陷於混亂和不安,令罪惡橫行。

在現實社會裏,無論是小孩或是老人,但凡有些常識,都會在矛盾無法通過私下解決的時候,找法院來做最終的審判者。吵不下來的架,分不清楚的錢,都可以在國徽下一錘定音,從此再不糾纏。可是,在錯綜複雜的生活之中,法律也並不是萬能的。人類的糾紛,往往會以一種略顯詭異的方式呈現,如漫畫般標準的邪惡注定只能是想像,人類不但會撒謊,更存有偏見。更多的情況是母親聲稱是野狗叼走了孩子,卻無法證明;女人指認三個男人輪姦,群眾卻說她是情願的;黑人更容易被定罪,窮人更像是凶手,移民男孩被當成弒父者……這些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既然基本不可能穿越時空,法官和陪審團就要面對無窮無盡的真話與假話,披沙揀金,在爭吵與辯論中尋找真相。《正義課》中提及的每一個電影,都是一次在謊言迷霧中苦苦尋找真相的正義急行軍。

作者Paul Bergman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教授,著有一系列法學專著,本書深入淺出地給我們解讀了不少的法律現象。一旦站在法庭之上,原告與被告,檢方與法官,律師與陪審團,都會進入一種理性撕扯情感的極端境地,代表法律的人,需要將情感剝離出去,而向法律乞求的人,則試圖在殘酷的理性之中尋找空間,他們就像是在叢林中彼此尋找的食物鏈,千方百計地擊殺對方。正義在這看不見硝煙的120分鐘戰鬥中,冉冉升起。電影雖然不能當作法律的完全參照物,但它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激發觀眾對於正義的思考,動搖他們的偏見,順應他們的要求,對他們又拉又打,直到結局幕落,正義以女神之姿統治一切。這種對於概念的感知,不啻於沙漠甘霖,一杯飲下,便生出無盡的快感,感到生活依然可以挽救。

想要感知一個國家在正義上的溫度,莫過於在銀幕之上,看看他們是如何應對冤假錯案的,《正義課》這本書恪盡職守,只是,劇透太多。

正義課

▸ 正義課

編著者:保羅 ‧ 伯格曼(Paul Bergman)

出版社:浙江人民

出版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