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異鄉人 羅嘉華

澳門傳媒自由工作者,曾製作澳門電視台節目《開卷有益》。於香港畢業,故常遊走於伶仃洋間。認為書的世界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喜歡人的故事,特別是小人物的生活故事。

看見異鄉人

異鄉人和本地人究竟該如何區分?是透過護照、對這地的認知和熱愛,還是別的?在全球化的環境下,人的遷移變得經常,各種文化因而遇上、碰撞,引發大家對自身身份的思考。《what. Issue 5:異鄉人》希望探索的,正是這點──「香港人」的定義。

書中透過歷史的簡述及訪問,展述編輯們對「移民」的想法:絕大部分香港人也曾是移民,直至今天,香港的發展仍有着「異鄉人」的足跡。一個個細膩的個案分享,亦震撼地打破了讀者對「移民」的固有印象:移民不一定都拿綜援,移民也有高學歷人士;南亞人不一定都是家傭,當中也有報紙編輯、老師、歌手等;有些移民則為逃離塔利班政權而來到香港,在等待難民身份的年年月月中,他們早已在香港成家立室,子女們未必記得中東,但肯定知道尖沙咀。

事實上,移民議題經常被視為經濟或政治議題。例如Tom Miller所著的《十億民工進城來》便是從作者的觀察及分析出發,透過穿插個案,探討中國的戶口政策、城鎮化、經濟發展等問題。但《異鄉人》的獨特之處在於編輯們捨棄了枯燥的政治分析,選用豐富多彩的相片去突出「人」的存在,立場鮮明地展示出:移民是有血有肉、生活在這城市的人。而當不少評論只在乎移民能否推高GDP,或有否分薄資源時,《異鄉人》成功把這幫被視而不見的人呈現到讀者眼前,使讀者焦點重新回到「人」的本身──他們在這地方生活得好不好,他們喜不喜歡這城市。當人重新成為主角時,大家猛然發現,彼此同是生活在這城市,根本沒分別。

這,正正是《異鄉人》觸動人心的地方。

那到底,誰才是「異鄉人」﹖或反過來問,誰才是「本地人」﹖這問題大約有千百萬個答案,每個都有其道理。香港學者陳雲就曾說過:「所謂『香港人』其實是一份自覺。當你願意以此地為生命的歸宿,你便是真正意義上的香港人。」而在結語部分,《異鄉人》的編輯則表示:「每個人都可視香港為家,他人無從置喙。然而我們接納他們與否,又是另一問題了。」

what. Issue 5:異鄉人

▸ what. Issue 5:異鄉人

編著者: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

出版年份:2014

我的日本旅遊書 林琪香

旅客,賣文人,現居日本。曾於《明日風尚》、《ELLE Decoration》及《CREAM》雜誌任編輯,現替雜誌寫設計、生活、旅遊等文章討生活。最近開始寫書,首本著作為《好日。京都》。

我的日本旅遊書

五月時跟丈夫回九州探婆婆,難得聚頭,便想找些地方一起去逛。我跟婆婆都愛陶藝,大分縣的小鹿田燒之里是行程中必去的地點,那另外的幾天呢?思前想後才突然想起,該向柳宗悅先生叩問,於是翻出他撰寫的《日本民藝之旅》。

柳宗悅是著名工業設計師柳宗理的父親,對於朝鮮質樸的白瓷、家具、生活器物等尤感興趣。上世紀20年代,日本的手工藝有被機械取代的趨勢,柳宗悅開始訪尋日本各地,對富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作調查及研究,並於1926年與陶藝家河井寬次郎及濱田庄司等人發表了《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旨書》,主張設立日本民藝館,而這亦是民藝運動的開端。

被稱為民藝之父的柳宗悅對民間工藝的推動,並不限於著書立說、研究整合等,他也來到各地因為各種原因而逐漸衰落的陶窯及染布工場等,指導工匠們生產能迎合現代生活的器物及工具。兒時的柳宗理跟着父親四處見識,相信這亦是他重要的啟蒙之一吧。

《日本民藝之旅》是柳宗悅於昭和十八年(1943年)寫成,結集他走遍日本各個地區訪尋的民間工藝,有我們熟悉的清水燒、西陣織,但更大部分相信是大家都感到陌生的,像是沖繩一種名為「薩摩絣」的棉布,又或是以紙貼在木胎上,再刷上漆造成的器具「一閒張」等等。柳宗悅整整花了20多年,研究這些工藝與當地風土的關係,以及其保留的狀況等等,再將所見所聞編收成書,讓讀者了解到所謂的民藝,其實是一種無法遠離其所在之土地的藝術。

我之前已到訪過一次小鹿田燒之里,那時只感到這個位處深山中的陶窯特別閒靜,製品的花紋活潑卻質樸,富有難以言喻的魅力,後來讀過《日本民藝之旅》才知道,那些借河流推動以煉製陶土的唐臼、用腳推動的轉輪、以紅磚依山建成的窯、使用薪木作燃料的燒陶方法等,都是自古傳承的技術,而小鹿田燒亦是日本至少仍毫無保留地沿用這技術的地方。明白其背後的價值,對其生產的器物更添喜愛,於是決定再走一趟。

柳宗悅在書中便不時慨歎日本手工藝變質,像是美濃燒及有田燒,已多生產劣質的、商品化的無趣作品為主。過於追求效率及數字上利益,使我們遠離傳統這文化命脈的土地,養分傳送不來,根扎不牢,說不定山雨來時便隨即倒下來。

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

▸ 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

編著者:柳宗悅

譯者:張魯、徐藝乙

出版社:遠足文化(新北)

出版年份: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