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之城

澳門中央圖書館外文古籍研究員李淑儀的辦公室在議事亭藏書樓,這兒鋪天蓋地都是17世紀至20世紀中葉的外文古籍,包括漢學和葡萄牙在非洲及遠東的歷史文獻,以及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的葡文報紙。
李淑儀是廣州暨南大學文藝學博士,精通中、英、法、葡等語言。她對這些館藏珍而重之,總是先戴上防塵手襪,翻閱時定必小心翼翼。對她來說,這些古籍報章見證了澳門曾經風光一時的鉛活字印刷技術。
所謂傳統活字印刷術,是以反體文字或圖畫製成印版,然後着墨,加以壓力,將印版上的圖文資訊轉移到承印的物體上。中國「活字印刷術」傳到歐州以後,經過古騰堡改造成「鉛活字印刷」。

土生葡人貢獻
自意大利神父范禮安於1588年在澳門印刷了第一本拉丁文的教義書籍Christiani Pueri Institutio後,要到19世紀初英國宣教士馬禮遜來華傳教期間,把澳門印刷業推上高峰,而其中土生葡人的貢獻極大。
馬禮遜受聘於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刷其字典時需要聘用華人來雕刻中文字,但由於要躲避中國官方多次逮捕華人刻工,馬氏只好僱用澳門的葡萄牙裔刻工去刻字。李淑儀說:「根據1816至1817年的Canton Consultations提及印刷所開始顧用一位土生葡人G. J. Steyn,學習刻字的工作,其後再顧用更多葡人協助壓印。」
議事亭藏書樓所收藏的報紙最早的一份是1822年創刊的葡文週報《蜜蜂華報》(A Abelha da China),也是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刊登的第一份外文報紙。李淑儀說:「人們以為《蜜蜂華報》是一份民辦的報紙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按當時印刷報紙的慣例,在報紙最後一頁的右下角都會印上印刷館的名字,而《蜜蜂華報》的報腳印上“Na Typographia do Governo”,即『在官印局印製』,內容主要是官方的公告、法令等資訊,與現代的憲報相似。」

土生印字館
那邊廂土生葡人管理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印刷廠,這邊廂也有土生葡人透過聯婚的關係,推廣了活字印刷的技術,從而得以開辦多間印字館。那時葡國政局不穩,偶爾禁止澳門印刷,土生葡人的印刷業務遊走於澳門、廣州和香港之間,令鉛活字印刷技術在澳門以外發揚光大。
土生葡人飛南第(Nicolau Tolentino Fernando)於1855年創辦鏡海印務總局(Tipografia Mercantil),不單為澳門政府印刷官方刊物,也同時印刷葡文報紙Echo Macaense和中文《鏡海叢報》,該報代派至中國沿岸重要省市、香港、新加坡和舊金山等地。另一位土生葡人Delfino Noronha的家族與英國政府和英資商人有多方合作,他的印字館Noronha & Co. 業務遍及香港、上海和新加坡。著名的澳門葡國歷史學家José Pedro Braga 正是Delfino Noronha的外孫。
那風光一時的澳門印刷業足跡,如今在議事亭藏書樓處處呈現。


// 排好的印版。


// 中、葡、英三語活版印刷成品。


// 20世紀50 年代澳門官印局的印務房。


// 這是20世紀的印刷品,在陽光下仍可見造紙廠的水印。


// 《鏡海叢報》是澳門第一份中、葡文雙語新聞報紙。


// 先製銅字模(左),才能鑄成鉛活字(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