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死亡

凝视死亡

生命最后一程,并不只由医生话事。

苏珊医生的爸爸颈部生了恶性肿瘤,「我必须了解你愿意接受哪些治疗,以及怎样的生活是你可以忍受的。」她问,没想到爸爸答:「如果我还能吃朱古力雪糕,看电视球赛,我就愿意忍受一切痛苦活下去。」她很愕然,爸爸是心理学系荣誉教授,她从没见过他看球赛。结果爸爸手术时嵴髓出血,恐怕会四肢瘫痪,外科医生请她作决定,她问:「如果他能活下来,还能看球赛吃雪糕吗?」医生说可以,于是手术继续,爸爸后来用了两年时间慢慢恢復部分行动力,又再活了十年,并完成两本着作。

但葛文德医生爸爸(Atul Gawande)同样患癌,想法就不一样:「当然不行!」他爸爸要能够掌握自己的世界和人生,只能看球赛并不能满足,爸爸担心瘫痪多过死亡,最后选择善终的纾缓治疗(palliative care),在家中逝世。

爸爸去世后,葛文德把这次经歷,连同医院和老人院的採访,反省现代医疗面对死亡的局限,写成《Being Mortal》,一出版已经成为国际畅销书,中文版《凝视死亡》刚出版就备受关注,亦因为葛文德医生曾是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卫生政策顾问,现任总统奥巴马去年圣诞书单便包括这本书,对美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具有影响力。

如何死亡,除了是病人意愿,亦关系国家开支:美国25%医疗开支,用在5%临终病人最后一年的生命里。致命癌症治疗开支是U型的,举例2011年乳癌的医疗开支确诊,首年每年医疗费28,000美元,然后每年平均2,000美元,最后一年的开支竟高达94,000美元。愈是没法医治,病人、家属、甚至医生却会尝试更多医治方案。经济上,这做法无法持续,尤其人口老化,医疗开支如火箭上升。而人道上,这些效用有限的治疗,是否亦可以减少?是争取生命,还是延长痛苦?

当美国一间保险公司为病人提供纾缓治疗服务,不但医疗费用减少了四分一,病人生存时间反而延长了。葛文德医生亦从爸爸身上,看到纾缓治疗的效果。他指出一般医护人员都误以为病人最重要是安全和尽量活得耐,然而更重要的,是让病人有生活质素,好好活到最后。

 

出版年份: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