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死亡

三、四月是春回大地的季節,也是死亡的月份。中國人的清明節是紀念跟我們天各一方的先人,西方人的復活節歌頌為世人死而復活的耶穌。

關於死亡的文學作品多不勝數,刻畫死亡的詩更是歷久不衰,然而回到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死亡總是十分忌諱,例如廣東話有不同詞語形容生命結束,但偏偏極少用「死咗」;例如病人從醫院的正門入,但靈車則從後門出;我們看盡天災人禍的新聞,卻相信死亡跟自己很遠。

生死教育早在西方社會、日本和台灣流行,但在澳門和香港仍是起步階段。正視死亡不是因為悲觀,而是要為這個人生必經階段做好準備。孔子說的「未知生,焉知死」不是真理,反而人們因為了解死亡,才會懂得活在當下。今期我們介紹讓大家閱讀死亡的書。

死在香港

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這本書不單最少要看一次,還應該買回家以備不時之需。這本書像一本實用指南,包含所有關於死亡的資料,例如癌症病人不一定要受化療煎熬、生前可以籌備自己的喪禮、「節哀順變」這句說話可能傷害喪
親者,連道士打齋的喃嘸經文,書中都有詳細解釋。

這本書一共分兩冊。上冊《見棺材》報導香港的殯葬業,訪問了業內人士、學者和宗教領袖,提供的資料方便得可以讓人依着行事。下冊《流眼淚》關懷喪親家屬,並探討醫療和社福制度的不足,訪問了醫護人員、社工和喪親
者。隨着我們年紀漸長,老、病、死如影隨形,這本書教我們好好準備。

三位作者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紮鋪、進殮房、出墳場,終於完成了這本推動香港生死教育的先驅之作。陳曉蕾盼望此書是一個開始,最終令香港人不單活得好,也能死得好。澳門殯葬業的改革長路漫漫,只盼終有
一天,也有人會在澳門推動生死教育。

死在香港:見棺材

▸ 死在香港:見棺材

編著者:陳曉蕾、周榕榕

出版社:三聯

出版年份:2013

死在香港:流眼淚

▸ 死在香港:流眼淚

編著者:陳曉蕾、蘇美智

出版社:三聯

出版年份:2013

最後時光

美國著名會計師事務所總裁的事業如日中天,卻在53歲時驗出絕症,健康急轉直下,頭髮掉了、視力差了,連那個平時助他日理萬機的智能電話,也因為他的手指不再靈活而變成負累。他堅持不靠化療延長生命,反而欣然接受死亡的來臨。這本書記錄他的最後人生旅程。

這位商業鉅子曾經掌管龐大企業,決定以營商智慧管理自己餘下的一百天時間。他列好一張清單,包括要陪伴愛妻女兒、跟親友同事逐一道別、規劃自己的喪禮等等。他在迎接死亡的期間,發現原來自己從沒有這麼好好生活過。
當一個人活在當下,才會為身邊所有事情感到滿足。

作者回憶最快樂的時刻,是跟愛妻在黃昏時候,在高爾夫球場上一起追逐日光。書中最後一章,是作者去世後,他的妻子為這本書寫的結語。她說丈夫在生命最脆弱時候,仍然保持意識覺醒,他的最後時光感染了身邊所有人,令
大家體會生命的美好。

最後時光
追逐日光:一位跨國企業總裁的最後禮物

▸ 追逐日光:一位跨國企業總裁的最後禮物

編著者:尤金.歐凱利

出版社:商周

出版年份:2006

Chasing Daylight: How My Forthcoming Death Transformed My Life

▸ Chasing Daylight: How My Forthcoming Death Transformed My Life

編著者:Eugene O’Kelly

出版社:McGraw–Hill Education

出版年份:2008

醫學角度

著名美籍印裔外科醫生葛文德的暢銷作品,批判現代醫學的人性不足。一個患上絕症的人,被醫生咄咄相逼;一個生無可戀的病人,被醫療儀器拖延死亡。現代醫學訓練只教醫生如何治病,卻不能讓一個病人安然離世,他決定要
尋覓一條出路,令醫學不再是冰冷冷的一門科學。

葛文德有多年行醫經驗,見過許多病人被醫院折磨得死去活來,而他那位也是西醫的爸爸,卻因為受印度傳統影響而只肯接受紓緩治療,反而能安然在家中逝世。他把這些經歷連同醫院和老人院的採訪,了解臨終病人的需要,反
省現代醫療面對死亡的局限。

在他的筆下,當臨終病人有生存的動力自然康復得快,因此某家老人院養了狗,讓老人排着隊去溜狗;花園植了大樹,讓病人渴望起床便聽到鳥鳴。現代醫學不斷對抗死亡,只管延長病人的生命,反而為他們帶來更大的痛苦。對
葛文德而言,醫生的最高目標是要讓病人好好活到最後。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哀老與死亡的思索

▸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哀老與死亡的思索

編著者:葛文德

譯者:廖月娟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年份:2015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編著者:Atul Gawande

出版社:Metropolitan Books

出版年份:2014

禮儀師日記

// 愛德華.蒙克的「在死床邊」描繪妹妹臨終一刻,絕望氣氛濃烈,現由挪威蒙克博物館持有。(授權刊登)

日本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出自真人真事,潦倒詩人青木新門為生計而當上禮儀師(工作包括入殮,故稱納棺夫),而且一做三十年。在他的工作生涯中,曾經打理過無數往生者,目睹許多悲歡離合,對生與死有獨到的見解。

他整理以前的日記,再引述許多參考資料,寫成這本感人的傳記。禮儀師這種職業最能體現世人如何迴避死亡:妻子埋怨、親友嫌棄,又遭社會歧視,連他的同業也自卑得不敢直視別人。他反而決定要藉此正視死亡,不單是敬業樂業去送別逝世的人,也閱讀許多宗教和哲學關於死亡的書籍。對他而言,死亡並非終點,而是邁向光明;生死並非對立,而是如雨雪交融。

青木新門是詩人出身,文筆自然優雅流暢(也許是翻譯的功夫)。書中引述許多關於死亡的詩作,有些是詩人臨終以詩抒情,有些則是目睹至親逝世有感。這本書出版後極之暢銷,還拍成奪獎無數的電影,書內最後一章是作者成
名後寫的感受,卻沒有意氣風發。一個看透生死的人,總有不一樣的智慧。

禮儀師日記
納棺夫日記

▸ 納棺夫日記

編著者:青木新門

譯者:蕭雲菁、韓蕙如、廖怡雅

出版社:新雨

出版年份:2009

Coffinman: The Journal of a Buddhist Mortician

▸ Coffinman: The Journal of a Buddhist Mortician

編著者:Shinmon Aoki

譯者:Wayne S. Yokoyama

出版社:Buddhist Education Center

出版年份:2002

悼祭之書

台灣著名作家朱西甯與世長辭,他的二女兒朱天心以文字悼念亡父,序言開宗明義說這是「悼祭之書」。這本書既是表達對亡父掛念之情,也有贖罪之意。

作者四十年來跟父親事事對立,直到父親兩腳一伸,她對立的對象沒有了,才驚覺自己輕飄飄像無重力地漫遊於世。

朱天心筆鋒銳利、觀察入微,將死亡刻畫得入木三分。她寫夢中的父親踏遍意大利的羅馬廢墟,馳騁於埃及的法老王墓穴;她幻想死亡之後靈魂出竅,不分天南地北隨風飄移。在她的筆下,文明的浩瀚是用來襯托生命的渺小。這
本書憶述父女之情時,又有點似遊記見聞。

人們面對至親去世總會手足無措,甚至無法形容當下感受。朱天心以文藝筆觸描寫她想像出來的死亡之路,是無人駕駛的火車走進黑暗的隧道,聽不進親友在後方的呼喚。以前的文學作品,大多只有詩歌才能這樣如泣如訴刻畫死
亡帶來的哀慟,如今由朱天心這六篇優秀散文繼承了。

漫遊者

▸ 漫遊者

編著者:朱天心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年份:2000

死亡數據

// 寄藤文平以有趣的圖畫記錄死亡的資料,希望讀者能準備死亡。(出版社提供)

這本書令人眼前一亮。一個沒有接觸過死亡的年輕插畫師,矢志要了解這個人人忌諱的題目,於是花了兩年時間去搜羅所有關於死亡的資料,並以得意插圖呈現在讀者眼前,這本書的資料豐富得猶如人類死亡百科全書一樣。

例如某一章是各民族文化的死亡觀念,他畫了佛教的輪迴轉世、天主教的天堂地獄、還有其他民族相信死後化成飛鳥和蝴蝶,又以插圖表達各國平均壽命和日本死因分析的數據。書中也記錄歷史名人的死亡傳說,例如德國暴君希
特拉自殺身亡,三島由紀夫切腹自盡、聖女貞德遭火刑判死等等。

如此幽默風趣的書籍,絕非作者貪玩自娛之作,他在書中語重心長說,人們要透過了解隨時發生的死亡,才能好好調節生活方式,不要等到死亡發生才來束手無策。而書中的數據也證明,古往今來,死神都會隨時隨地降臨,既然
我們躲不了,更積極的方法就是好好準備。

死亡數據
死的型錄:鬼才插畫家筆下 的生命終點

▸ 死的型錄:鬼才插畫家筆下 的生命終點

編著者:寄藤文平

出版社:圓神

出版年份:2010

兒童角度

連成年人都未必清楚死亡真諦,小孩更難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因此很多繪本以死亡為題,讓小孩明白親人去世是怎麼一回事。書中小孩的爺爺因心臟衰竭去世,他傷心得很,爸爸媽媽只好胡亂哄他,爸爸說爺爺要化作泥土,媽
媽說爺爺變成天使,但主角偏偏看到爺爺的幽靈。

主角矢志要為爺爺完成未了的心願,於是兩爺孫每晚四處搜索爺爺未完成的任務,但始終沒有頭緒,末了,才發現爺爺的心願,原來是回來跟孫子道別。

兩爺孫緊緊的擁抱起來後,爺爺的幽靈昂然而去,其實是寓意孫子終於放下哀傷。

生死教育應該從小做起,不要亂撰故事去哄騙小孩,認認真真給他們解釋死亡,才會讓他們珍惜生命,也更珍惜跟其他人的關係。在這個死亡的季節,讓我們都學懂活在當下。

跟爺爺說再見

▸ 跟爺爺說再見

編著者:金.富茲.阿肯森 (Kim Fupz Aakeson)

譯者:巨河文化

插圖:伊娃.愛瑞克森 (Eva Eriksson)

出版社:巨河文化

出版年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