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长者facebook电子邮件

三次难忘的接待:何东爵士后人来访

黄洁碧

 

何东爵士的后人,每隔几年便来访一次。由于工作关系,我亲身感受到他们对何东爵士的缅怀,对何东图书馆大楼近况及何东图书馆发展的关心,也接过他们的一些赠书,这成了何东图书馆,也是澳门公共图书馆的重要馆藏。

以下是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其中三次接待:

 

1988年7月12日 何艾龄  ( Irene Cheng) 来访

1988年夏天,还在唸大学的我,趁暑假在何东图书馆实习。

某天某位馆员,提醒我翌日上班,要穿“正装”,因为将有大人物来访。为了迎接这位重要嘉宾,我紧张了一整晚,特意向姊借了一条粉色直身裙,还刻意配上一条蓝色粗腰带。当天,该馆员再叮嘱我双手放在背后,肃静站好,等候嘉宾来临。还是一名黄毛丫头的我,首次见到这样盛大的场面……。我根本不知来宾是谁,只见是位女士,年纪较大,行动也不是很方便。而我的工作只是站立、站立及站立。

事后,我才知来访嘉宾是何艾龄女士。

直至近日(2020年11月19日),总馆澳门资料室同事提供了资料“1988年7月13日《华侨报》”,我进一步了解当年的情况:“着名教育家何艾龄和中美教育界人士一行二十余人,昨日上午参观何东文化中心。澳门文化学会主席彭慕治(Jorge Morbey Ferro Ramos Pereira)、知名人士崔乐其(Roque Choi)、澳门国立图书馆副馆长罗道夫(Rodolfo Dias Azedo)、何东图书馆馆长沈振辉等在何东文化中心大门口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文化学会主席彭慕治向客人介绍了何东文化中心的各项设施及何东图书馆。何艾龄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何东图书馆收藏的珍贵书籍和重要的歷史文献,何东图书馆馆长沈振辉还向客人展示了‘宋朝的书法拓本’和‘歷代舆地沿革险要图’等藏书。何艾龄对何东图书馆的藏书、阅览室及管理工作十分赞赏。彭慕治主席代表文化学会向何艾龄赠送了文化学会出版发行的一批中葡文书刊、画册和纪念币。参观结束时,何艾龄在图书馆的纪念册上题词,并和彭慕治等在何东爵士的画像前合影留念……她虽已有八十五高龄,仍致力教育事业。最近和一批教育界人士赴中国大陆考察特殊教育逾一月之久,并专程至澳门访问,参观文化教育设施”。註1

郑何艾龄博士(1904-2007)为何东爵士的第五女儿,香港大学创校以来第一批入读女生之一,更于1925年成为首位女毕业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曾任职教育署,为该署第一位女高官。退休后于1963至1967年间担任大成中学创校校长,以教育贫苦为抱负,奠下大成中学办学理念,并为歷任校长之典范。其后旅居美国,在美期间亦开办华文孔教学校,贯彻孔教儒家之教育精神。註2


左起:崔乐其、何艾龄、彭慕治、罗道夫、沈振辉

 


何艾龄兴致勃勃地观看何东图书馆收藏的珍贵书籍和重要的歷史文献

 


何艾龄女士赠书

 

2011年11月30日 Elizabeth Gittins 来访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歷史学助理教授何伟杰博士收到香港皇家亚洲学会G C Emerson先生的电邮,获悉何东的孙女及曾孙等一行约15人将来何东图书馆访问。何教授请澳门大学中文系邓骏捷副教授协助联络本馆,安排有关接待事宜。

当天,何东外孙女Elizabeth Gittins及曾孙等约15位外国人来访。Elizabeth Gittins为何东女儿何文姿Jean Ho Tung之女儿,全名为Elizabeth Jean Gittins,因嫁与Stewart Edward Doery,故亦名Elizabeth Doery,生于1930年3月12日,来访时已是81岁高龄。

我在何东藏书楼向Elizabeth介绍1988年8月何东女儿何艾龄Irene Ho来访的照片,并展示当年Irene Ho送赠予本馆的两书《名山游记》及《Clara Ho Tung:A Hong Kong Lady, Her Family and Her Times》,Elizabeth称Irene Ho是她的“aunt”,并用英语向众人介绍何东爵士的生平,称他“has two brain” (很聪明),说他当年来澳不只为休闲,也是因为日本侵华,来澳避难。她说她的祖父很有成就,也是一个慈善家,对香港大学等均作了很多的捐献。何东爵士有感于当年在澳门避难而保住性命,故将大宅捐给澳门政府兴建图书馆,作为回馈。她很高兴能重游旧地,记忆中,年幼至少有两个週末由双亲带她坐船来澳,在此屋度假;接着,Elizabeth将她的着作《Golden Peaches, Long Life》取出,在书名页签名后赠予本馆。时任组长邓华超先生接受赠书,双方拍照留念。


Elizabeth将她的着作《Golden Peaches, Long Life》取出,在书名页签名后赠予本馆。

 


Elizabeth指着她的着作,说封面照是她在香港唸书时拍的,穿的是校服 (何伟杰博士说她唸的是拔萃中学)。

 


Elizabeth在《Golden Peaches, Long Life》书名页上的题字。

 


邓华超先生接受赠书,与何东外孙女Elizabeth Gittins及曾孙拍照留念。

 


Elizabeth翻开书本的一幅图片,指出当天是何东爵士九十大寿,整个家族聚集一堂与他庆祝。与何东爵士同排的是她的各位长辈。最后第二排中间的是她,旁边站着的是她的丈夫,现已离世。

 

可能由于太难忘,Elizabeth再次表示她年幼时,至少有两个週末由双亲带来,曾在此过夜,在三楼睡觉;她对此大楼印象已模煳,只记得有很可口的鱼吃。整座大楼印象最深刻的是楼梯,她记得很清楚,年幼时曾在楼梯走上走落。

接着,我们带她来到旧大楼及新大楼之间的位置,我向她介绍2006年何东后花园建成的新大楼,并向她指出地下是儿童室,二楼是中文书区,三楼是外文书区,而四楼是多媒体视听室。我代表图书馆感谢何东爵士当年对本澳的馈赠,并说何东图书馆环境幽美,读者众多,是本澳着名的图书馆,平日亦有很多游客来此参观。Elizabeth问我是否这里的工作人员?我答是,是这里的图书馆员。她又问我是否天天在此上班?我答是,并说这是第一份工,已做了20年。她感到高兴。最后,众人一起在中庭楼梯前拍照留念,我们送她返回旅游车,整个接待过程在愉快的气氛下结束。

事隔9年,今日回想,我仍感受到Elizabeth 的高雅、和蔼可亲。

 

2017年9月12日Alison Doery 来访

Alison Doery为Elizabeth Gittins之女,即何东女儿何文姿Jean Ho Tung之外孙女。当日12时40分,我接到新大楼二楼流通柜枱通知,有读者想拍摄几页本馆藏书“Golden Peaches”,并说该书由她的母亲赠送给图书馆。

来访者Alison Doery是首次来馆,也是首次来澳。她从澳洲,经香港来澳,当天回港,然后再返澳洲。我在何东藏书楼向Alison Doery展示何东家族及相关人员的来访记录,包括:1988年8月何东女儿何艾龄Irene Ho、2011年11月30日Elizabeth Gittins、2012年11月7日何鸿毅家族基金会、2014年6月9日何东长孙何鸿章及其儿子何彪;2015年8月12日何东爵士的孙女何勉君女士及长女关悦文、何东爵士玄孙女关嘉伦的来访记录;Alison Doery对所有来访记录均很感兴趣,并说知悉她母亲Elizabeth Gittins于2011年来访及向图书馆送赠了《Golden Peaches, Long Life》一书。她的儿子数天前曾到访何东图书馆,可能来得晚了(已过了开馆时间),被看更拒诸门外。

我将《Golden Peaches, Long Life》取出,并让Alison Doery在藏书楼翻阅;她对此书很感兴趣,非常怀念书中的照片。她向我指出几张她儿时的照片、她的家族树,又向我说明她的直系家族成员及展示她的家族大合照,并表示她的家族成员中也有写书人。


Alison Doery对《Golden Peaches, Long Life》很感兴趣,非常怀念书中的照片。

 


我与Alison Doery在何东爵士像前合照留念。

 


Alison Doery向我指出《Golden Peaches, Long Life》书中,有她少年时候的照片。

 


Alison Doery向我指出《Golden Peaches, Long Life》书中,亦有她成年后的照片。

 

我向Alison Doery表示,自1988年开始,均有参与何东家族成员的来访接待工作。Alison Doery迅速指出我在1988年接待何艾龄Irene Ho时的老照片,并说我一定十分清楚他们的家族史及情况……。随后我陪同Alison Doery参观其他地方,她对何东图书馆旧大楼的外观及中庭水井尤感兴趣,拍了很多照片;她对何东图书馆新大楼也很欣赏,特别喜欢新大楼三楼的平台设计。

我给她一张名片,然后再给她多几张,欢迎她发给家族成员,也欢迎其他家族成员来访,希望他们可以事前跟图书馆联络,以便作更好的接待安排。

我向Alison Doery感谢何东爵士当年对本澳的馈赠,并说因何东爵士的捐赠,令澳门有了这么美好的图书馆,让澳门人可以去图书馆阅读(也跟Alison Doery开玩笑地说,因何东爵士,我有份很好的终身职业)Alison Doery听了很是高兴。

Alison Doery非常感谢馆方的接待,并说希望有机会再来参观,也希望下次再来时见到我(我笑说那要请她在未来8年一定要再来,否则我可能已退休了) 。

Alison Doery道别后,继续参观何东图书馆旁边的明爱机构。

虽然这次突如其来的访问,令我的午餐告吹了,不过内心仍是满满的……。

 

<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来源:

註1: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09222335/http://www.chkpcc.edu.hk/memorial/index.htm

註2:《华侨报》1988年7月3日